釋戰國璽印中的複姓“延陵”*

2020-12-11 01:37
古籍研究 2020年1期

王 磊

關鍵詞:戰國;璽印;複姓;延陵;考釋

《古璽彙編》3660號著録如下一方私名璽印(1)故宫博物院編、羅福頤主編:《古璽彙編》“姓名私璽”,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第338頁。:

複姓“延陵”是“姬”姓的一個分支。春秋時期,吴王壽夢的第四子札讓國避居(一説受封)於吴邑延陵,地望在今江蘇常州市一帶,後嗣即以地名爲氏。《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季札)去之延陵,終身不入吴國。”何休注:“延陵,吴下邑。”《史記·吴太伯世家》:“季札封於延陵,故號曰延陵季子。”以“延陵”爲氏者,春秋末期有趙襄子謀臣延陵玉,戰國時有趙成王臣延陵鈞,秦印中見有“延陵悁”(6)康殷、任兆鳳主輯:《印典》,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2002年5月,第2254頁。等。另據典籍記載,季札讓國後,子孫多散居於齊魯一帶,例如《通志·氏族略二·吴氏》云:“勾踐滅吴,子孫以國爲氏。季札避國,子孫居齊、魯之間。”這方齊私名璽,或即爲散居齊地的季札後人所有。

《古璽彙編》3555號另著録一方秦私名璽,印面如下:

可與殘存筆畫相對照。如果我們所釋不誤的話,該璽也應爲複姓“延陵”,“陵”所从的“阜”旁拉長並占據兩字的空間,以使印面的佈局看起來比較均匀。

附記:

本文蒙徐在國師、劉建民先生、劉剛先生、李鵬輝先生審閲指正,謹致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