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中心的不同手术组人员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现状调查

2020-12-13 15:03姚建锋田利飞张晓龙权攀阎立昆王小强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腔镜修补术腹股沟

姚建锋 田利飞 张晓龙 权攀 阎立昆 王小强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已开展了20年[1]。使用人工材料进行修补的概念得到了广大疝外科医生和普外科医生的广泛接受,也得到了广大病人的认可[2-4],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已逐渐成为主流术式[5],操作技术也由开始的网塞填充式为主[6],发展成为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并存的局面[7-9],李金斯坦手术的价值再次被认可[10],开放腹膜前修补手术的技术也逐渐得以推广。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技术同样存在发展不均衡,不规范的问题[11-14]。我们对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某三甲综合医院普外科近6个月的成人腹股沟手术治疗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了解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和完善中国疝外科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17年10月~2018年4月西部某院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人183例,按病人所在病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 114例,B组 69例。男161例,女22例,年龄18~-95岁,中位年龄64岁,体重指数(BMI)(22.75±2.20)kg/m2,TAPP 112例,TEP 1例,Lichtenstein式53例,开放腹膜前修补术11例,单纯疝囊高位缝合结扎6例,复发疝10例,嵌顿疝4例;全身麻醉127例,腰麻34例,局部麻醉22例;手术平均时间(113.00±39.62)分钟,平均住院时间(5.20±1.79)天;术后并发症病例资料未有记载。

二、方法

对该院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人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病人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BMI;手术相关资料包括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三、统计学方法

结 果

1.年龄构成:本次调查显示,病人年龄18~95岁,中位数64岁,其中,A组年龄18~95岁,中位数65岁;B组年龄24~89岁,中位数61岁。A、B组间年龄中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性别构成:本研究中,男161例,女22例,其中A组男102例,女12例,B组男59例,女10例,A、B组间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BMI分布情况:所有调查对象BMI平均值(22.75±2.20)kg/m2,其中A组BMI值(22.75±2.50)kg/m2,B组BMI值(23.08±1.71)kg/m2,A、B组间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间腔镜疝手术百分比构成比较:A区腔镜疝手术占68%,B区腔镜疝手术占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两组间开放手术中采用局麻方式百分比构成比较:A组开放手术中采用局麻方式占47%,B组占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两组间腔镜疝(单侧)修补术手术时间比较:A组手术时间(151.46±34.71)分钟,B组为(97.56±25.90)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7.两组间开放疝(单侧)修补术手术时间比较:A组手术时间(90.40±19.05)分钟,B组手术时间(95.64±25.34)分钟,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该院所有调查对象中,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疝修补术住院时间比较:腔镜疝修补术病人平均住院时间(4.90±2.17)天,开放疝修补术病人平均住院时间(5.81±3.29)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9.两手术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B组间并发症均为0。

讨 论

西部地区腹腔镜修补手术起步较晚[15]。通过近年来开展的走基层活动以及医联体活动,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县级医院腹腔镜修补手术也正在逐渐开展。但是,在腔镜技术的普及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地区间、医院间以及术者间不均衡的现象。本研究表明,本院A、B两组间,虽然A组腔镜开展的比例较B组高,但总体差异不大,说明术式选择的主导权仍然在医生的手中。不同组间术者对手术方式接受度的不同,采用的手术方式也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就两组目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技术发展趋势来看,两组仍是开放术式向腔镜术式的逐渐转变,这与我国目前腹股沟疝技术发展总的趋势一致。

腔镜疝修补术已成主流趋势。朱健等[16]认为,在掌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腔镜疝修补术应为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术式,但对于一些不能耐受全麻的病人,开放手术仍不失一种很好的选择。在开放疝麻醉方式的选择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简易、安全性是第一位的[17-18]。本研究两组间麻醉方式差异明显,表明A组术者倾向于腔镜全麻手术,当病人因为不能耐受全麻时,便选择了简单、经济而又相对安全的局部麻醉方式[19],而B组术者也许因为开放手术较多,局麻有些手术相对难以满足或舒适性较差,因而习惯性的沿用了非局麻方式。

虽然手术时间并不能说明手术的质量的好与坏,但可以反映出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20]。手术时间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在同一医院不同病区手术组间开展的熟练程度。本研究发现,在开放疝修补术方面,两组间手术所用时间差异不大,说明对于开放疝修补术的运用,各手术组都能够熟练掌握,但在腔镜疝手术方面,两组间手术时间不一致,说明对于腔镜疝修补术的运用,各组掌握熟练程度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组开展腔镜技术不均衡性。

开放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腹腔镜手术没有差异。开放手术平均住院时间较腔镜手术略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修补方式均可使病人达到很好的恢复。除了不能耐受全麻的病人需要开放手术治疗之外,开放手术具有更佳的经济性。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8年版)强调,采用何种方法治疗,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和医生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加以选择[21]。尽管在腹股沟疝腔镜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开放手术也不应被抛弃[22],甚至在基层应得到更加广泛地应用。

在本次调查中,没有任何的并发症被记载,这和实际情况肯定是不相符合的。这种情况,目前在国内应该是一个普遍的现象[23]。说明疝修补手术在综合医院往往被作为小手术对待,并没有建立非常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即使有,也很难在手术组间得到完全的落实,加强疝质量控制是必要的。

在本调查中,腔镜疝修补术A、B手术组手术方式的主要选择,不同组间的手术相关指标存在一定不均衡性,同时也曝露出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侧面反映出西部地区目前成人腹股沟疝治疗的实际情况。

猜你喜欢
腔镜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硬式腔镜管理中的应用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高原地区与非高原地区胸乳路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对比研究
负压引流预防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