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

2020-12-13 20:35贾兰婷赵佳琦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规培教研室住院医师

贾兰婷 赵佳琦

卫生部颁发的《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学员不仅要掌握临床理论知识、熟练实践技能操作,还应对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有所掌握。我院超声科自2010年获批全国住院医师规培基地以来,从规培计划、教学模式、考核方案等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带教体系,超声科规培学员每年出站考核合格率达100%[1]。然而,由于出科考核计划无明确要求、学员科研意识薄弱、超声科日常工作繁忙等原因,对于规培学员科研能力的培养未予重视。针对这一现象,本教研室尝试从科研态度与目标、科研内容与方法、科研实践与转化等方面加强对规培学员科研能力的培养,以期提高规培质量。

一、超声科住院医师规培学员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2010年至今,本教研室超声专业规培学员总人数56人,研究生学历及以上5人,其余均为本科学历。本科学员缺乏科研基础知识,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英文文献检索存在较大限制;其科研意识薄弱,不注重科研方法学习及科研思维的培养,且四年制大学本科专业未设立科研伦理教育课程[2],科研诚信问题堪忧。由于出科考核对于学员科研能力无严格要求,本教研室在教学计划中未明确对学员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亦未制定具体的科研考核细则及奖励制度。本教研室年轻医师占比大,疲于应付繁重的临床工作,科研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导致科室科研团队新生力量薄弱,科研方向较为分散,无突破性科研成果产出。

二、提高超声科住院医师规培学员科研能力的策略

(一)端正科研态度,明确科研目标

科研诚信教育是科学研究的底线,端正的科研态度是科研能力培养的前提。科研教育首先应做好科研诚信教育,杜绝虚假署名、论文剽窃、研究结果报告过程中捏造和弄虚作假及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3]。为此,本教研室在学员入科教育学习中增加科研诚信教育课程,并要求学员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其次,学员可结合个人兴趣、亚专业方向确立科研目标,建立层次性、系统性科研计划,如“选取科研方向”、“寻找合适切入点”、“获取某领域前沿文献”、“确定选题”等。

(二)丰富科研内容,交流科研方法

超声科规培学员学历及学习能力不一,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过程中,对于科研培养的需求也不断改变。科室通过定期组织学员参加院科两级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科研交流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员对于科研领域的探索需求。

1.学员小组讨论交流会:由本教研室科研助理及1~2名青年医师主持,学员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性参加,讨论内容不限:①科研基本能力培养。包括中英文文献检索常用网站介绍及如何获取前沿文献、论文写作要点分享、投稿流程介绍等;②统计学方法介绍。包括通用数据处理及分析、示意图及流程图制作等;③实验方法及操作技能理论学习等。小组讨论交流形式既适用于科研零基础的本科学员,亦对科研经验缺乏的研究生或以上学历学员有很大帮助,能及时解决学员在科研各阶段遇到的问题。

2.科室科研成果学习讨论会:可使规培学员了解本教研室科研方向和动态,促进团队协作精神,产出突破性科研成果。本教研室从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技术探讨、预后跟踪等临床研究,逐步向利用干细胞移植替代甲状腺术后功能低下的激素治疗方法等基础研究探索,这一系列研究共申请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论文30余篇,形成了超声微创治疗的临床特色。讨论会中应注重:①鼓励学员加入本教研室科研项目,不断进行思维拓展,提出新问题;②引导学员建立科研思维,讨论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创新性等,如结合计算机处理技术将超声图像诊断从“定性”向“定量”转变[4],启发学员科研思路。

3.日常工作中贯穿临床科研思维:在对学员科研能力的培养中,始终贯穿“超声医学技术、诊断、治疗的发展与临床密切相关,科研源于临床”的学术思想。重视规培学员临床轮转学习,在建立临床思维的同时了解临床需求,做好、做精超声诊断的每个细节,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科研新问题,如急诊医师应用超声新技术对腹部创伤的快速诊断。组织规培学员参加不同专业学术交流会,掌握临床最新研究动态,在跨专业合作中寻求科研创新。通过搭建软性科研平台,联合规培办定期举办跨专业科研沙龙,邀请院内外不同领域青年学者交流科研体会,促进不同专业规培医师相互交流合作。

(三)注重科研实践,加强成果转化

科研实践是培养学员将科研理论及方法运用到科研活动中。结合超声临床工作特点,对学员科研实践环节重点提出以下要求:①日常工作中做好病例随访,关注随访病例的归类、总结,提出问题并主动思考;②坚持学习积累,做好科研笔记,区别于校园学习模式,工作后主要是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包括文献阅读、讲座讨论等;③加强学员科研写作及表达训练,要求学员定期撰写多种形式的文章,包括科室公众号、个案报道、研究论文等,或组织学员参加国家级、市级各类疑难病例讨论会及超声学术会议等,进行个人科研工作的汇报和成果展现。在整个科研实践培养过程中还应注重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员从临床向科研转化,鼓励其将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有机结合[5]。

(四)建立科研考核及奖励制度

对规培学员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离不开合理的考核及奖励制度。包括考核学员个人科研思路、科研基本功等方面的科研素养指标;另对于发表个案报道、科普文章等学员,在季度评优中应进行加分奖励,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学员,直接推荐季度考评优秀上报医院,同时进行科室绩效奖励。

三、阶段性效果与小结

本教研室从科研态度与目标、科研内容与方法、科研实践与转化等方面加强对规培学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完善规培教学模式,丰富培训内容。我科住院规培学员科研成果亦实现了“质”与“量”的突破,目前已有5名学员(本科学历1名、研究生学历4名)在规培期间发表了10篇核心期刊论文和1篇个案报道。今后本教研室将继续加强对本专业规培学员科研综合能力的培训,以期培养出科研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综合型青年超声人才。

猜你喜欢
规培教研室住院医师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就业指导课提高麻醉规培医师就业质量的实践
岗位胜任力结合情景教学模式在急诊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规培医生为主讲的小讲课在规培教育中的应用
《走进大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