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棉铃虫危害及防治措施

2020-12-14 13:54杨晓红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花丝棉铃虫测报

杨晓红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农牧业和科技局,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500)

一、棉铃虫主要形态及习性

棉铃虫共分成虫、卵、幼虫、蛹四大阶段。不同阶段的期限一般分别为:卵3-6 日,幼虫12-23 日,蛹10-14 日,成虫7-12日。其中幼虫共分为六个龄期,成虫体长15-20 mm,翅展27-38 mm,雌雄虫的颜色分别为赤褐及灰绿色。棉铃虫具有昼伏夜出的特性,夜晚出来活动,进行觅食、交尾、产卵等。

二、棉铃虫的主要危害和乌拉特后旗棉铃虫发生情况

棉铃虫危害较大,很容易造成作物的减产欠收,下面结合乌拉特后旗棉铃虫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1、棉铃虫的主要危害

棉铃虫蛀食的主要部位是蕾、花、嫩叶及棉铃等。当花蕾被棉铃虫蛀食时,苞叶逐渐枯黄,很快就会脱落;危害花朵时会侵蚀柱头、花药,导致无法授粉结实;此外还会蛀食嫩叶,使嫩叶产生穿孔。棉铃虫具有杂食性,能取食的植物和农作物达250余种,对玉米、番茄和小麦等都有危害。

2、乌拉特后旗棉铃虫发生情况

7 月25 日乌拉特后旗植保植检站测报人员、农户等反映向日葵、玉米查到一种突发性害虫,即向市植保站进行了汇报,测报人员马上开展了普查工作。通过上级专家田间调查确认,鉴定为棉铃虫幼虫。

8 月3-4 日,测报人员对乌拉特后旗属下3 个乡镇10 个村进行的普查结果表明,棉铃虫害主要集中于向日葵和玉米,但程度较轻。向日葵受到的虫害范围为3.5 万亩,玉米为10 万亩。单雌产卵为100-200 粒,最高可达1000 多粒。

三、棉铃虫综合防治措施

棉铃虫的田间幼虫龄期参差不齐,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乌拉特后旗近年来均提倡以成虫期防治为主、幼虫期防治为辅,采取绿色防控手段。棉铃虫的成虫具有较强的飞翔能力,容易扩散至很多种作物进行产卵,危害十分显著。因此从源头与区域的角度来进行防治,能够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在成虫期采取的手段主要以灯诱、性诱、食诱为主体。一方面使用核多角体病毒(NPV)白僵菌、苏云菌芽孢杆菌等生防制剂,另一方面释放棉铃虫的天敌-寄生蜂、草蛉等进行生物防治,再配合幼虫期的农药防治手段,以及相关的人工防治,最终达到除蛹、诱蛾、杀虫的目标,从而有效遏制棉铃虫害。

1、及时清理田园,减少冬蛹基数

对于田园注意做好秋耕冬灌,尽可能减少越冬蛹基数。秋后棉铃虫以老熟幼虫的形态来入土越冬,通常深藏于地表底下2.5-6.0 cm 甚至9 cm。一旦收获了玉米和向日葵,就要及时深翻,并进行冬灌,使冬蛹无处藏匿而被大量冻死、淹死,使冬蛹基数明显减少,来年发生的棉铃虫害会明显减轻。

2、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鉴于棉铃虫食性杂的特性,可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增加作物多样性。比如在玉米、向日葵地周围可种植洋葱,胡萝卜等,可在开花期诱集到很多成虫集中消灭。

3、诱集驱虫

充分抓住棉铃虫的趋光、趋化等特性,采用诱饵将棉铃虫诱导聚集在一起,然后再统一对其进行杀灭。

可采用糖醋液来对于棉铃虫进行诱杀。具体方案是:白酒125 mL(40°-50°),水250 mL、红糖375 g,食醋500 mL,配置为糖醋液,放在盆里,在大约1 m 高的地方诱杀棉铃虫,每亩3-5 个。

可采用杨树枝把来进行诱杀。每亩插萎蔫的杨树枝把5-10个,分散插立。每日清晨均将枝把用塑料袋套住,并进行拍打,让成蛾飞入袋内集中捕杀。每把用50 cm 左右长的带叶杨树枝条8-10 枝捆在一起,一旦过于干枯应及时更换。

玉米也是棉铃虫的“美食”之一,可以利用玉米为诱饵,给棉铃虫设置“圈套”诱集,然后再统一灭杀。

4、科学进行农药防治

根据棉铃虫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的特点,在喷洒农药时,要注意轮换用药,在农药的选择上必须结合玉米的不同生育期来进行。

播种时用杀虫剂成分的农药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可防止幼苗期虫害的发生。

6 月下旬在玉米心叶中撒施氟氯氰菊酯颗粒,每株用量1.5 g左右;3%辛硫磷颗粒剂,每株2 g 左右。在玉米喇叭口期,用50%的辛硫磷乳油1:100 配成毒土撒入新叶,每株1.5 g 左右。

防治的最佳时间选在3 龄以前,施药要选在上午5 点-10点前,下午4 点后至日落前,尽量在无风无雨的天气进行。

由于棉铃虫对农药的高抗性,在不同生育期也可选用如下几种药剂:0.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0-150 mL/亩,2.5%多杀菌素(多杀霉素)悬浮剂80-100 mL/亩,15%茚虫威(安打)浮剂8.8-17.6 mL/亩,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悬浮剂8-15 mL/亩,10%溴氰虫酰胺(沃多农)悬乳剂20-30 g/亩等。

除此之外,当花丝萎蔫之后还可以把杀虫剂喷洒在花丝上面。在雄穗顶端花丝的部位,喷洒2.5%溴氟菊酯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200-400 倍液。平均每穗滴上0.5 mL 的杀虫剂,一般过上三天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对天敌的伤害作用。

5、生物防治

生物制剂也是杀虫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选用的制剂有阿维菌素、甲维盐乳剂、苏云金芽孢杆菌、氟啶脲等。

6、人工防治

当玉米完成授粉之后,直到玉米田棉铃虫幼虫3 龄前,尚未钻入玉米雌穗危害时,立即将雌穗花丝进行人工剪除,能够有效地防治棉铃虫害。清晨、黄昏两个棉铃虫容易出没的时间段,注意捉虫。

猜你喜欢
花丝棉铃虫测报
花丝镶嵌:细金工艺的巅峰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道安银花丝“细水长流”天地宽
天祝县地面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花丝墨玉薰》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
棉铃虫重发频次趋高原因探析与综合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