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斯肉牛与牦牛杂交及其效果研究

2020-12-14 10:34罗青宝布仁朝格图扎西卓玛李福寿马玉林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冻精安格斯海西州

罗青宝,布仁朝格图,斯 青,扎西卓玛,张 寿,常 兰,李福寿,马玉林

(1.青海省海西州农牧特色产业指导服务中心,青海 德令哈 817099;2.青海省海西州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青海 德令哈 817099;3.青海省海西州农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青海 德令哈 817099;4.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5.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畜牧兽医站,青海 天峻 817299;6.青海省海西州农牧局,青海 德令哈 817099)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畜种和景观物种。以牦牛为主体的高寒生态系统和高寒生产系统对青藏高原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以及人文和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饲养牦牛1 300多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2%,青海省牦牛数480多万头,具有世界“牦牛之都”之称。牦牛充分利用了其它畜种无法利用的高寒草场的牧草资源,为人们提供肉、乳、毛、绒、皮、役及生活燃料,是当地牧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20世纪60~70年代,各地牦牛开发利用工作逐步启动,相继开展了牦牛与野牦牛亚种间杂交,牦牛与肉牛、奶牛种间杂交,牦牛营养平衡等多途径研究工作,随着肉牛经济的发展,牦牛传统养殖与现代肉牛养殖的结合应用,给牦牛肉用性能开发带来新的更广前景。

为进一步优化牦牛肉品质,有效缩短牦牛养殖周期,实现牦牛肉非季节性生产的目的,在总结以往牦牛杂交利用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小型著名品种安格斯肉牛,通过冷冻精液人工授精配种,生产肉用犏牛,为规模化舍饲育肥和半舍饲养殖基础母牛提供依据。鉴此,2013年在海西州科技局的支持下,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安格斯肉牛和牦牛杂交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利用安格斯小型肉牛冻精,对海西州天峻县、都兰县、乌兰县等地牦牛进行了人工授精,生产了一批安格斯犏牛,经过多年观察,该批安格斯犏牛生长发育比本品种后代好,对高原环境适应性强,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实践证明,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牦牛与安格斯肉牛杂交的推广应用可有效推动牦牛产业的发展。

1 试验区概况

1.1 试验地点选择

根据海西州牦牛分布的特点,试验地区选为都兰县巴隆乡、天峻县织合玛乡、天峻县新源镇、乌兰县茶卡镇和铜普镇等地。

1.2 地理概况

试验点海拔在3 400 m以上,平均气温-5 ℃以下,干旱多风。天峻点属高寒草甸草场,年降雨量300 mm左右;都兰点属半荒漠类高寒草场,年降雨量200 mm左右;乌兰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地势凹平,盐湖和沙漠广布,年降水量159.3 mm。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母牦牛251头(都兰点42头,天峻点139头,乌兰点70头)成年牛,2胎次以上,上一年带犊母牛,膘情中等。常年放牧饲养,无补饲。

2.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细管冻精,编号为178的红安格斯肉牛冻精,冻精由加拿大太平洋遗传育种中心加万盛公牛站生产,北京华牛世纪生物技术研究院提供;黑安格斯肉牛冻精编号为AG111111,冻精由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提供。

3 结果与分析

3.1 配种情况

2012—2014年选择256头母牦牛(常年放牧饲养,没有任何补饲),实施人工授精配种,母牦牛平均怀孕期为278±14 d,范围在264~292 d。

3.2 安犏牛(F1)产犊情况

2013—2015年共产牛犊160头,其中2013年产牛犊42头,成活牛犊28头,成活率66.67%,死亡流产14头(详见表1)。

表1 2013年试验点牦牛人工授精受胎成活率情况

2014年产牛犊51头,成活牛犊45头,成活率88.24%,死亡流产6头(详见表2)。

表2 2014年试验点牦牛人工授精受胎率情况

2015年产牛犊67头,成活牛犊61头,成活率91.04%,死亡流产6头(详见表3)。

表3 2015年试验点牦牛人工授精受胎率情况

3.3 犊牛发育情况

安犏牛(F1)生长发育中初生重、3月龄重、6月龄重以及各阶段的体长、胸围等指标与牦牛犊牛的各指标进行比较,各数据的处理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安犏牛的初生重、3月龄重和6月龄重分别17.70±2.87 kg,88.54±12.26 kg和97.64±14.38 kg,显著的高于牦牛(P<0.05)。安犏牛的初生重、3月龄重和6月龄重分别比牦牛高38.93%、39.02%和23.47%(详见表4)。

表4 安格斯与牦牛杂交牛活体重统计

3月龄安犏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显著高于牦牛,三者分别高于25.65%、19.74%和11.13%(详见表5)。

表5 3月龄安犏犊牛、牦犊牛体尺统计

6月龄安犏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同样显著高于牦牛,分别高于6.23%、8.97%和14.95%(详见表6)。

表6 6月龄安犏犊牛、牦犊牛体尺统计表

4 讨论

对牦牛采用安格斯肉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其受胎率与母牛的营养状况有关,母牦牛膘情好,受胎率就高,2015年牧户5家的牦牛处于牧草较好的草场,且牦牛膘情较好,所以受胎率达到83.33%,接近于奶牛人工授精的受胎率,这在青海省牦牛人工授精历史上达到了较高水平,而且利用安格斯肉牛来生产安犏牛,虽然出现了少数难产,但比其他肉牛如西门塔尔、利木赞、荷斯坦等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保持牦牛较好的膘情状况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牦牛采用安格斯肉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进行安格斯犏牛生产,可以有效提高犊牛的初生重、3月龄、6月龄体重以及各项体尺指标,而且安犏牛犊牛适应型强,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生长发育。因此,采用安格斯肉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进行牦牛改良是提高牧民经济收入的良好途径之一。

安格斯犏牛犊4月龄断奶时,由德令哈昆仑圣牛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收购养殖,产犊母牦牛实现了当年发情配种。2015年时,根据前一年年产犊中存在的难产问题,对怀孕母牦牛进行了孕期补饲,方法是从怀孕第6个月开始,每头母牛每天补饲精料250 g,逐渐增加到500 g,难产死亡明显下降。从表2和表3看,2014年最高犊牛成活率达100%,总体成活率达91.04%,比2013年的犊牛总体成活率提高24.37个百分点。

通过将人工授精技术应用到安格斯肉牛冻精与牦牛牛种间杂交,怀孕母牛在妊娠期没有出现营养不良性腹水及其它不适症状,犊牛生产时母牛没有难产等情况,试验证明安格斯牛与牦牛杂交,克服了过去在牦牛杂交过程中的难产、营养不良等问题,有望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安格斯肉牛与牦牛种间杂交生产的后代,适应性能好,生长发育良好,活体重和体尺接近半野血牦牛后代,在高寒环境表现了良好的生存能力。如果断奶后,加强补饲,或集中育肥将会促进安犏牛的快速生长,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冻精安格斯海西州
酋长的答谢礼
黄牛冻精改良易地输精的技术应用
关于乌兰察布肉牛养殖的对策建议
安格斯和鸭子
提高肉牛冷配受胎率的措施
回眸
24美元的“冷漠”罚单
牛繁改现状和改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