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引美智”课堂: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的变式

2020-12-14 03:59史晓丽
江苏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

史晓丽

【关键词】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三引美智”课堂;语文教学

一、“三引美智”课堂的提出

“引美教育”是山西省太原市凤凰双语小学的办学理念。为让这一理念落地,学校积极打造基于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的“三引美智”课堂,即教师从课的视点出发,以“引趣—引智—引美”三环节推进教学,有效落实视点,实现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与审美能力。

第一环节是从审美材料出发的“引趣”。教师从教材出發,与学生原有认知相联系,以各种形式的“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并形成浅层的审美体验。

第二环节是从典型材料出发的“引智”。教师精心选取能体现该课视点的典型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讨论、深度研讨等方式学习知识、技能,进一步明确视点,实现审美模仿。“引智”环节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借助典型材料,初次认识本课“视点”;第二阶段是运用延伸材料,巩固本课视点,落实学习效果,实现审美表现;第三阶段是通过朗读等方式获得审美体验,实现智力提升,积累具有美感的词语,丰富人生感悟。

第三环节是从任选材料出发的“引美”。要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须借助任选材料对学生进行检测。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将经历从文本走向生活、从课内走向课外的过程,同时感受学习对生活的作用,产生更为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审美创造。“三引美智”课堂教学模式见文末图1。

二、“三引美智”课堂的案例

《只有一个地球》是统编语文教材六上的课文,其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该课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亦有出现,其所在单元的教学任务是“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点:在语言环境中体会“晶莹”“慷慨”等具有情感色彩的词语。会提炼文章的观点。

关键词:主要观点、和谐发展、息息相关。

技能点:学习“抓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阅读方法;巩固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式,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审美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观点相当于事物的重心,只要重心稳,整篇文章就会显得稳定协调。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精准美。感受人与地球的息息相关,产生保护地球的使命感。

(二)典型材料

介绍“地球的渺小”,明确本文观点。学习“人类无法移居火星”片段,强化本文观点。

(三)延伸材料

关于保护地球的宣传标语、一封关于保护地球的倡议书、影片《流浪地球》的推荐语。

(四)教学过程

1. 引趣导入。

出示四篇新闻报道的片段,请学生快速找到报道中的关键词。认识到“观点明确”对一篇文章的重要性,引出本课内容。

(1)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APEC 欢迎宴会上致辞……

(2)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杭州市举行……

…………

学生从四篇新闻报道中得到一个观点——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以上教学,以新闻报道引趣导入,明确本课的视点是“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

2. 揭示视点。

课文提到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需要精心保护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呼吁人们保护地球的?默读课文,明确每部分的主要观点。学生运用找关键句的方法找出主要观点。

学生用提炼关键词的方法完成思维导图(见图2)。

教师小结:这就是围绕一个观点合理选择材料的重要性。

以上教学,教师从整体入手,揭示主要观点,从视点出发,引出相关概念“衬托”“对比”等,同时带领学生体会“息息相关”“和谐共生”等具有美感的词语。

3. 视点延伸。

师:作者是怎样表达自然资源有限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来介绍资源有限呢?

讨论交流,找到“举例子”“列数字”“作假设”等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

师:人类能移居到其他星球吗?学生阅读教材及拓展资料,找出能支撑该观点的内容。

师:(出示关于保护地球的宣传标语)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理解,再照样子创作几条适合不同环境的宣传标语。

该环节,教师通过视点延伸,让学生认识到“围绕一个观点合理选择材料”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观点鲜明的重要性。

4. 视点检测。

师:为什么文章在开头与结尾处都要引用宇航员的话?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师:大自然这么美好,如果有人说你是杞人忧天,你该怎样说服他?你又该怎么做?

以上问题能检测学生能否就“材料围绕观点,服务于观点”这个核心任务进行思考。

5. 回归视点,美感描述。

师:万物都有核心,这是一种和谐之美。地球承载着人类的所有幸福与未来,万事万物都与地球的健康息息相关。这时候,你的脑海中涌现出哪些词语呢?

出示《流浪地球》新片推荐词,感受片中核心句“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并结合本课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以上教学让学生知道:保护地球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如此,立德树人的任务就渗透在了教学的过程中。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布置

阅读一篇倡议书,找到它的主要观点。观看电影《流浪地球》,围绕主要观点写观后感。

本课,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美”与“智”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而“三引”则是打造“美智”课堂的重要途径。由此也可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由于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具有便于操作的体系,于是我们也可将其用于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中。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