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与饲养活动中混龄幼儿交往能力探究

2020-12-14 04:19吴越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混龄交往能力

吴越

摘要:交往是幼儿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良好的交往能力可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升。混龄班是幼儿模仿哥哥姐姐,照顾弟弟妹妹的大家庭,在种植和饲养活动中,幼兒可以感受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关键词:种植与饲养   混龄   交往能力

一、混龄班幼儿交往现状

笔者执教的混龄班有30个幼儿,其中有7个小班的幼儿。刚开始有两个幼儿每天来园都会哭,很少与同伴交流,中大班的幼儿在开学后,能够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融入自己的交往圈。

中大班的幼儿对小班的哭闹声做出的反应不一样,中班的赫凡捂着耳朵说:“她怎么又在哭了?”大班的瑾萱望着小班幼儿说:“小班的妹妹想妈妈了。”小班煜婷的姐姐琳琳就在隔壁中班组,煜婷在幼儿园时就喜欢和姐姐一起玩,姐姐也会偶尔去找她玩,有一次琳琳看到小班的欣欣在哭,就去安慰她:“小妹妹,不要哭了,这个给你玩。”第二天,欣欣来幼儿园时又在哭,琳琳拉着好朋友的手一起去安慰欣欣,妹妹煜婷也跟在姐姐边上,一起拍拍欣欣的肩。虽然欣欣始终没有和他们说话,但是不哭了,默默地跟着琳琳一起玩。

二、在种植和饲养活动中,培养混龄幼儿交往能力的策略

1.大带小参与种植与饲养活动

幼儿们都热爱自然,教师要顺应幼儿的天性,给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在幼儿园里,大班幼儿会带着小班幼儿欣赏花朵、玩泥巴、收集种子,会教小班幼儿如何使用工具,使他们真切地感受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大自然中生命的力量。

2.分组参与种植与饲养活动

在混龄班里,小班幼儿的能力相对较弱,教师也会给予幼儿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在户外的种植和饲养活动中,大班幼儿会关注小班幼儿的困难和求助,主动帮助小班的幼儿。教师可以找朋友的方式,让大班幼儿带着小班幼儿进行小组活动,引导幼儿有意识地交往,增加幼儿间的互动频率。

三、混龄幼儿在种植与饲养活动中交往的优势

1.交往能力强的幼儿更聪明

在种植植物和饲养小动物的时候,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关注点不一样。低年龄段的幼儿喜欢观察,对植物的外形感兴趣;高年龄段的幼儿喜欢问为什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要钻研到底,动手能力强的幼儿甚至会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在混龄班里,幼儿也会因为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在一起讨论,如叶子上的小洞洞、小虫子身上的花纹、泥土里的小蚯蚓等。

2.交往能力强的幼儿更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一次,混龄班小班幼儿发现了萝卜的叶子,说这是小草,大班幼儿告诉他们这是萝卜的叶子,萝卜就藏在下面的泥土里,他们拨开萝卜叶子,发现了露在外面的萝卜,小班幼儿激动地拍手欢呼,像是发现了宝藏,正准备去拔萝卜,大班幼儿连忙阻止他,说:“如果你想拔萝卜,要告诉教师,不可以自己把萝卜拔出来,而且拔萝卜还需要工具呢。”小班幼儿听从大班幼儿的建议。由于认知经验的层次不同,小班幼儿更容易接受大班幼儿的想法,顺从和协调也是幼儿交往策略的一种方式。面对听话的小班幼儿,大班幼儿会更加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讲道理来解决问题,做弟弟妹妹的榜样。

3.交往能力强的幼儿更自信

幼儿都喜欢和年龄比自己大、能力比自己强的幼儿一起玩,大班幼儿喜欢指挥小班幼儿做事情或者帮助他们,他们一起从活动中获得益处。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大班幼儿的性格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和善宽容。如有一次,在找蜗牛的时候,大班幼儿主动做好示范,翻看叶子的背面,小班幼儿也因为有了榜样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学着哥哥姐姐的样子捉蜗牛。由此看来,良好的交流环境有利于幼儿产生责任感和自信心。

总之,在幼儿园种植与饲养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比较、记录、讨论、实验等形式,帮助幼儿调动多感官感知、体验、参与活动,呈现探究动植物的自主学习过程,从而获得经验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丁永亮,汪秀华.关于创设幼儿园班级自然角的思考[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4(2).

[2]周碧波,康莉.对比种植 探索自然——对比种植在幼儿园种植园区的应用[J].生活教育,2013(12).

[3]曹茜.小小一隅 氤氲开来——浅谈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5).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

猜你喜欢
混龄交往能力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开展
《指南》背景下改进幼儿户外混龄活动的实践与策略
浅谈混龄教育
民办高校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探讨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论户外活动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重构小班“娃娃家”环境,建立幼儿交往意识
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学生的语言交往能力培养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