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文化为背景谈小学语文教学

2020-12-14 08:46刘金丽
关键词:古诗词汉字传统

刘金丽

摘 要: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价值理念的结晶。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小学生的成长学习需要出发,合理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质量,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主要问题和有效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6.005

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情感的熏陶,是养成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教学形式。语文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意识,积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1.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搭建傳统文化与语文知识之间的桥梁,进一步关注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有助于学生积极投入趣味性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融入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阅读素材,提供了锻炼语文能力的空间。

2.加强情感思想熏陶

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进行联系,可以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价值观念,灿烂的中华文明展示给学生,一方面优化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接受核心价值理念。另一方面,有助于养成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促进学生对生命、人生、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1.对传统文化渗透重视不足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割裂,主要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于重视语言技能教学,教师把识字教学、阅读、言语表达教学作为主要任务,没能在各种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价值理念的熏陶,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促进学生深刻的体会古代典籍的思想文化内涵,不利于学生深入鉴赏文学著作,因此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形成。

2.传统文化渗透方法不当

还有的教师采用以往机械的教学方式讲授传统文化,没能在传统文化渗透时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与学习兴趣需要。一方面,仅仅采用理论授课的方式,不注重设置传播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境,因此影响了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没能采用多种教学活动方式,不注重课内外的广泛联系,没能发挥微课、多媒体与互动教学等方式对学生的积极作用,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难以理解传统文化现象,传统文化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

3.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缺失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广泛联系体现在完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教学方案,明确阶段性教学计划方面。有些教师不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既没能充分利用课内古诗词、阅读教材,也未能给学生渗透丰富的故事,不能开发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源,造成传播传统文化的资源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1.在汉字中渗透传统文化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传统文化存在的基本形式。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应当积极渗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汉字,在造字法、字音和字义解读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观念。首先,汉字教学应当发挥《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著作的载体作用,在经典解读中指导学生习字,把汉字特有现象作为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载体。其次,通过象形字、形声字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师还要高度重视讲授汉字发展史,讲解有关汉字的小故事,进而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妙趣,以及文字的重要价值,促进学生更好接受汉字。第三,教师还要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渴望,给予学习汉字的自信,让学生在汉字学习时获得成就感。优化的汉字教学形式,创新汉字学习游戏,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在诗词中融入传统文化

诗词蕴含着古代先贤的哲学智慧与思想情感,诗词是美感与情感高度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阅读经典古诗词可以对学生进行极大的思想情感熏陶,养成学生的文化素养。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多篇古诗词,教师需要围绕古诗词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渗透,通过对古诗词意象与意境的解析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例如,通过解析古人思想价值理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李清照《夏日绝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形象的叙事感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可以对作品的背景进行分析,增强学生对项羽不肯过江的传统文化理解。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带入一定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诗歌朗读,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古人的所思所感。教师还可以在古诗词教学时配置音乐,以及运用图画等展示古诗词内容,或者让学生自主收集与古诗词相关信息。古诗词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注重句式、韵律和语言的解析,通过语言的讲述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渗透的哲理。例如,在苏轼的《题西林壁》教学时可以通过体会作者对庐山景色的描述与气势来思考蕴含的哲理,达到深度和形象化阐释哲理的效果。

3.在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阅读也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必要能力,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引申,将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帮助学生阅读掌握和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首先,从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兴趣需要出发,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合理安排篇幅适当、语言浅显、形象生动的阅读材料,围绕主题阅读进行阅读材料的广泛收集整理。例如,在讲述为人类幸福而不懈追求和牺牲自己精神时,可以把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等故事呈现给学生。其次,教师还要传授给学生读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搜寻阅读材料。例如,在《古人谈读书》相关教学活动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一些古人读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故事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第三,教师还要合理的运用诵读、阅读与背诵等不同教学方式,力求在阅读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古代文学典籍的情怀与美感,通过《弟子规》《百家姓》《论语》等篇目的朗诵与背诵进一步获得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的熏陶。第四,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延伸,例如,在学习《司马光》一课之后,学生很可能对司马光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学习寻找阅读司马光生平和著作等。

4.在情境中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设置一定的情境氛围,构建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吸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应当通过视频、图片、故事、生活情境渗透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运用多种形式讲解节日来源和节日习俗等。教师还可以运用微课的方式进行课前导学,例如,在《牛郎织女》教学时,可以运用微视频的形式导学,让学生通过动画了解这个感人的故事,然后再进行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阐述。再例如,《将相和》教学时可以将历史故事搬到课堂,鼓励学生表演将相和的几个小故事,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了解廉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从而塑造学生优良的品质和美德。情境氛围的设置还要从学生兴趣出发,提高情境的形象性,同时设置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借助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加强生活、情境、知识与传统文化理念的深度联系。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优化学生的思想情感认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播作用。教师还要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出发,把握传统文化渗透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契机,充分借助汉字、阅读和古诗词渗透传统文化,并且设置良好的教学活动情境,优化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传统文化渗透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农适花《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软件(教育现代化)》2018年第12期。

[2] 杨福《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探讨》,《学周刊》2019年第2期。

[3] 颜世芳《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语文课内外》2019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古诗词汉字传统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