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贝母石油醚段化学成分研究

2020-12-15 06:47李宇彭湘敏张娜刘丹冉亚兰赵仁君何美军
农业与技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化合物

李宇 彭湘敏 张娜 刘丹 冉亚兰 赵仁君 何美军

摘 要:探究湖北贝母石油醚段的化学成分。本文将湖北贝母经60%乙醇超声提取获得总浸膏,再采用石油醚萃取获得石油醚段浸膏;利用1D和2D NMR等对湖北贝母石油醚段的成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石油醚段经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分离到2个化合物,利用1D和2D NMR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beta-Sitosterol(1)、ethyl ferulate(2)。该研究可为湖北贝母药材的开发利用、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湖北贝母;抗菌活性;石油醚段;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115002

收稿日期:2020-09-22

基金项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2019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ZYCJJ05)

作者简介:李宇(1990-),男,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材天然产物;通讯作者何美军,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材天然产物。

湖北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干燥鳞茎,原野生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俗称“板贝”或“窑贝”,民间习作川贝药用,使用历史悠久[1]。湖北贝母在主产地恩施自治州利川市和恩施市至少有150a以上的种植历史,以前又称板贝、窖贝、奉贝,临床上一直作川贝使用[2]。中药贝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中医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止咳祛痰药之一[3]。湖北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散结的功效,传统用于治疗热痰咳嗽、瘰疬痰核、痈肿疮毒[4]。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湖北贝母具有镇咳平喘[5]、抗炎[6]、抗癌[7]、抗肿瘤[8]等作用。贝母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有生物碱、挥发油等,目前,絕大多数文献是对贝母生物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其它成分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见[9]。

湖北贝母是湖北恩施重要的药材之一,因此研究湖北贝母石油醚段化学成分以及其含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可为湖北贝母药材的开发利用、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湖北贝母向外更好发展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J&K色谱纯乙腈。本研究所用湖北贝母样品采集于湖北省恩施市的人工种植品,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由金文高级农艺师鉴定为湖北贝母鳞茎。

1.2 仪器与设备

Bruker maXis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Aglient Technologies 7890A/5975C GC-MS联用仪;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DAD检测器);Phenomenex色谱柱(50mm×4.6mm, ODS 5μm);Agilent Poroshell反相色谱柱120 EC-C18(4.6mm×150mm,4μm);HS-GF254硅胶薄层板。

1.3 方法

将干燥的湖北贝母鳞茎20kg,粉碎,过40目筛,共用40L的60%的乙醇萃取,采用60%乙醇100L冷浸提取96h,过滤,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到浸膏800.27g。再加3倍体积的石油醚萃取3次,合并石油醚相,减压回收石油醚,得到贝母石油醚段浸膏80.2g。

贝母石油醚段浸膏采用硅藻土拌样,硅胶柱层析(Φ10cm×50cm)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100:0、80:20、50:50、20:80、0:100,V/V)洗脱,得到8个组分Fr.A1~Fr.A8。根据HPLC和TLC分析结果,将Fr.A4~Fr.A6合并正向硅胶分离,以石油醚/氯仿体系(100:0、98:2、96:4、94:6、92:8、90:10、80:20,V/V))洗脱,得到10个组分Fr.B1~Fr.B10。根据HPLC分析,经半制备HPLC、ODS色谱柱(250mm×10mm,5μm),组分Fr.B6~Fr.B7合并,经半制备HPLC、ODS色谱柱分离,以CH3CN/H2O(85:15,V/V)体系洗脱30min,流速为2.5mL·min-1,得到化合物2(tR24.5min,10mg)。组分Fr.B8走凝胶柱,以乙腈洗脱,得到化合物1。

2 结果与分析

2.1 湖北贝母石油醚段化合物分离鉴定

2.1.1 化合物1

为白色无定型晶体,化合物1在UV(190~450nm)及可见光波段无吸收。1H NMR谱表明该化合物存在共轭双键质子(δH5.32)。通过HRMS-ESI质谱检测,其[M+K]+=453.3560,推测其分子式为C29H50O。1H NMR(CDCl3,400MHz)δ:5.32(1H,d,J=5.0Hz,H-5)3.50(1H,ddd,J=15.4,10.6,4.4Hz,H-3),1.02(3H,dd,J=18.9,9.7Hz,H-19),0.94-0.85(12H,m,H-19/26/27/29);13C NMR(CDCl3,101 MHz)δ140.8(C-5),121.7(C-6),71.8(C-3),56.8(C-14),56.1(C-17),50.1(C-9),45.8(C-24),42.3(C-4),42.3(C-13),39.8(C-12),37.3(C-1),36.5(C-10),36.2(C-20),34.0(C-22),31.9(C-7),31.7(C-8),29.2(C-25),28.3(C-16),26.1(C-23),24.3(C-15),23.1(C-28),21.1(C-26),19.8(C-19),19.4(C-27),19.1(C-21),12.0(C-29),11.9(C-18)。化合物1的1H和13C NMR化学位移值与文献报道的beta-Sitosterol的核磁数据基本一致,推断该化合物为beta-Sitosterol[10]。

2.1.2 化合物2

为白色无定型晶体,化合物2的UV吸收光谱在340nm波长处显示有最大吸收波长。高分辨质谱HRMS-ESI[2 M-H]-为441.1559,推测分子式为C12H14O4。HNMR(400MHz MeOD)7.59(1H,d,J=15.9Hz,H-8),7.16(1H,s,H-7),7.05(1H,d,J=7.1Hz,H-5),6.79(d,J=7.8Hz,1H,H-6),6.32(d,J=15.8Hz,1H,H-9),4.22(2H,dd,J=14.1,7.0Hz,H-10),3.88(s,3H,H-1),3.31(s,1H,),1.31(t,J=7.1Hz,4H,H-12);13C NMR(101MHz,MeOD)δC:168.01(C-10),150.19(C-2),148.24(C-3),145.37(C-8),122.85(C-5),115.28(C-4),113.81(C-7),110.18(C-9),60.01(C-11),55.01(C-1),13.26(C-12)。化合物2的1H和13C NMR化学位移值与文献报道的ethyl ferulate核磁数据基本一致,推断该化合物为ethyl ferulate[11]。

3 结论

由于湖北贝母石油醚段有抗菌活性,本研究进而对湖北贝母石油醚段的成分进行了探索,石油醚段经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分离到2种化合物,利用1D和2D NMR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beta-Sitosterol(1)、ethyl ferulate(2)。beta-Sitosterol是植物甾醇类成分之一,存在于某些植物或种子中,具有降血脂、抗癌、抗炎症等作用,可作为苦檀子质量控制的指标[12]。β-谷甾醇-硬脂酸油脂凝胶和凝胶乳液对β-胡萝卜素具有增强缓释效应[13]。beta-Sitosterol可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参与ERK1/2信号通路,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出现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并抑制其心肌细胞的凋亡[14]。ethyl ferulate能有效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能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15]。近年来,ethyl ferulate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以其为主要物质的医疗药物、功能性食品等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其良好的清除自由基、抗菌消除炎症、预防肿瘤、降血脂等特性深受人们喜爱和关注,因而使其具有了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16]。

参考文献

[1] 万军梅,袁桥玉,蔡明凡.均匀设计法优选湖北贝母生物碱提取工艺[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5):100-102.

[2]万军梅.湖北贝母研究新进展[J].福建茶叶,2019,41(07):8.

[3]沈莹,孙海峰.平贝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18,32(06):62-66.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63.

[5]王翰华,陈雁虹,姜雨辰.浙贝母-知母药对的止咳、化痰及平喘作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6):2474-2476.

[6]巴珂,李颖,何文楷,李佳川,顧健.不同川贝母制剂镇咳、祛痰和抗炎作用实验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4(01):52-55.

[7]徐丽婷.贝母素乙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关键代谢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8.

[8]佟晓琳.浙贝母主要成分血浆药代动力学及肿瘤耐药细胞抑制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6.

[9]侯敏娜,成昕玥,赵明光,张静怡,刘峰.浙贝母挥发油提取工艺优选及抑菌活性实验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9,48(01):87-92.

[10] Aydin T , Cakir A , Kazaz C , et al.Insecticidal Metabolites from the Rhizomes of Veratrum album against Adults of Colorado Potato Beetle, Leptinotarsadecemlineata[J]. Chemistry & Biodiversity,2015,11(8):1192-1204.

[11]王洪玲,梁文娟,钟国跃,等.小大黄根部酚类成分的研究[J].中成药,2016,38(10):2197-2020.

[12]杨舒.β-谷甾醇和硬脂酸油脂凝胶的性质及作用机理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8.

[13]黎雨浩,李照莹,周伟,等.火龙果茎植物甾醇对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稳定性以及释放性能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0,41(16):68-76.

[14]严宁,杨春霞,马娟,等.β-谷甾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20,41(03):321-325.

[15]喻丽红,唐福才,胡娅嫚,等.阿魏酸乙酯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05):693-696.

[16]肖楠.阿魏酸乙酯促进痤疮丙酸杆菌极快速生长的过程特征及促生机制初探[D].镇江:江苏大学,2019.

(责任编辑 李媛媛)

猜你喜欢
化合物
MS-DAIL联合MS-FINDER鉴定中药黄酮类化合物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反柄紫芝中的二个新化合物
Modeled response of talik development under thermokarst lakes to permafrost thicknes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新型三氮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Hydrothermal Syntheses,Crystal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Keggin-type Polyoxometalate[ZnⅡO0.5(4,4'-bpy)1.5(H2O)2]2[HPMoⅥ12O40]·4H2O
对《铁及其化合物》高三复习课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