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综述

2020-12-15 06:49林娜陈南坤邓琳
高教学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综述教学改革

林娜 陈南坤 邓琳

摘  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愈发重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是帮助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载体。近年来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了哪些教学改革?文章对2008-2018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进行了进行梳理与归纳,并从深化理论研究,拓宽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4-0006-05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 and the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courses is an effective carrier to help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 out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What the teaching reforms aremade in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course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research content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Career Planning" from 2008 to 2018, and deepen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broaden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innovates research methods.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career planning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summary

近些年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在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透露,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1],就业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就业不稳定因素愈发突出。如何通过高校生涯教育合理规划个人职业路径,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高校育人应有之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是帮助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载体。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求自2008年起,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目前大多数高校按照要求开设了该课程,但是课程的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以2008-2018年为时间阶段,将10年来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归纳,旨在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文献数量情况

从2007年教育部发布文件以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便纳入了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就业“一把手”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开始受到关注,相关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中。

从已公开的学位论文来看,笔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含“教学改革”为主题词在CNKI 知网进行精确搜索(下同),相关硕博论文共有10篇,围绕课程教学的共有4篇,分别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张宁辉的硕士学位论文《体验式教学——在高校生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2016),西南大学严怡的博士学位论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2015),上海师范大学刘中丽的硕士论文《项目课程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研究》(2016),重庆师范大学蒋双雄的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优化研究》(2017)。

期刊论文方面,笔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词从2001年迄今进行精确搜索,共得到相关文献128篇,其中核心期刊和CSSCI共有17篇。从时间上看,相关论文发表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之前,相关论文为0,从2007年教育部发布文件以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始受到重视,从2007年的第1篇开始,逐年递增,2007-2011年共有20余篇,而在2015、2018年,相关文献发表达到顶峰,分别为22篇和20篇。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方法

以现有研究文献来看,从理论角度进行探讨性研究的文献总数为96篇,占全部文献总数的75%;通过实证或者调查问卷研究的文献为29篇,其中以高校作为个案研究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文献为16篇,如王莎佳的《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设计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认知与需求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结果反映民族高校大学生在职业规划需求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期望值很高”。[2]余明的《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通过调查问卷“对比課程开设前、课程结束时、课程结束一年后的教学效果数据,发现该课程体系能够提高课程的实效性。”[3]另外结合个案进行定性研究的文献约为13篇,如张宁辉的《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2016),张小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以石河子大学为例》(2015)。除此之外,还有对已有文献进行研究,形成研究综述,如刘甜甜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研究与走向分析》(2013),孟芳的《综述与展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5),王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法述评》(2016)。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视角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视角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基于学科理论进行研究。如基于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万洪芳《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究》(2016)等5篇文章,分别以心理学基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基于管理学的研究,以陈捷的《基于TOC理论的大学生職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研究》(2015)等3篇文章,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要素、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讨;其余则主要从教育学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第二类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研究。最早的如在教育部发文要求2008年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背景下,尹玉斌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2009),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张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2013),魏东初的《中国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视野》(2014),刑晓杨的《大数据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2014),周丽妲的《互联网+视阙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探索》(2017)等,王晓蕾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研究》(2017)等共有文献19篇,分别契合时代背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实施和评价等进行了具体研讨。第三类则着眼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本身,如陈文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构建思考》(2009)、郭海侠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探索》(2013)、詹晓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2018)等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队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二、对大学生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研究内容的分析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是促使教学改革的源生动力。因此相关文献很多都涉及到对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类观点:

1. 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放到应有位置,资源倾斜不够。张迎认为,“无论是经费的投入、师资的配备,还是机构的设置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4];马小红认为,“部分高校在教学中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同步管理。”[5]这些都反映了在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过程中,其重要性和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支撑。

2. 课程设计不完善

课程设计是对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深度、连贯性等进行整体规划与安排,是一门课程能否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者认为当前该课程设计有了很大改进,但依旧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系统性。魏茜、尹玉斌等认为目前多数高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没有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院系的学生展开系统化、连贯化、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内容缺乏差异性和深度。张竞认为“课程编排很少考虑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学生就业去向等因素,使得所有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如出一辙”。[6]张爱芹认为课程内容陈旧,很多新的理论和方法没有被及时吸纳进来。[7](3)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等。张烨认为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大多为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没有根据本地实际就业形势给出差异化指导,也没有带领学生深入就业市场或者企业进行实地的学习。[8]

3. 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主体的专业化水平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队伍虽正在逐渐增多,但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学生人数以及日益提高的教学实际需求,教学队伍的质量有待提升。梁建春认为“教师无论从机构设置、职能的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建设很难达到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9]

4. 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评价体系反映的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以及效果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考评。但是,当前的课程评价体系一直存在着缺陷。汤锐华认为,当前课程的评价局限于学校教学的评估,侧重于评估学生知识理论的掌握,缺乏对学生实际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评价,没有形成学生跟踪调查和分析的机制,也缺少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联动评价机制。[10]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的研究

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对课程教学改革具有方向指引作用,约有23篇文献对其教学目标和理念进行了研究。就教学改革目标而言,陈文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构建思考》(2009),认为教学目标包括核心目标、基本目标和总目标。邢晓阳(2014)认为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时,还要厘清“鱼”“渔”“欲”三者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总体而言,教改的目标与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要求》保持一致,“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一定的目标”,要“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11]教学理念方面,随着教学的深入和时代背景的发展,教学理念从内涵到外延不断延伸。陈文举认为,应建立起能适应新形势的面向学生生活的、面向个体的、面向素养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系统[12];王莎佳(2011)认为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引导”;魏东初(2014)从“中国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隐含的德育功能对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赵海莹(2015)从实践育人的角度提出有效促进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王晓蕾(2017)认为坚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在教学中与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侯士兵(2018)则强调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推进高校生涯规划课程改革。

(三)课程体系的建立研究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保证课程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有关课程体系的设立,当前主要观点如下:1. 建立全方位的综合课程体系,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大学教学的整个过程。[13]陈蓝爝认为,要制定以“全程职业生涯指导”为理念的教学目标,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中。[14]陈文举认为,职业规划课程内容在大学四个年级应有所侧重。第一年的重点:从入学教育开始;第二年的重点:收集本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信息;第三年的重点:明确学生个人职业选择的实际决策过程;第四年的重点:选择决定毕业后最期望的职业目标。[12]2. 构建实践体系。张宁辉等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全面贯彻“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把职业指导课程从课堂搬到校外企业。[15]马洁认为,学校应该有目的组织相关的学生活动,例如组织模拟招聘大会、举办简历设计大赛和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创新型活动等。[16]杜文海认为需开设大学生职文化素质课程等。[17]戴镒东认为要构建全新的双向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与实践体系。[18]3. 教学体系主体加强联动,为课程改革提供组织保障。徐幼文认为,以就业主管部门为牵头单位,负责整体架构、实施与协调;教务处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来设计学业知识体系,负责相关课程课时与学分的安排、认定以及授课教师队伍的组建;学生处、团委负责为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活动提供平台;心理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知识授课与辅导;各学院负责根据专业特性提供相应的实践单位等。[19]

(四)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有关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之外,王庆林(2011),李玉洁(2013),古长畔(2015)均对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进行了专题研究,包括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李玉洁(2013)提出创新网络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跟踪服务法、实践体验法等。郭海俠(2013)则是在“听中学”“看中学”“说中学”“做中学”中将用课堂研讨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融入教学过程中。张悦(2018)对团体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进行了专项研究,李茂平(2016)认为“高校在普及生涯规划知识的同时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立足专业、年级、需求等制定规划辅导方案,通过开展个体、团体生涯咨询辅导,辅之以课程教学”。[20]此外,杨春梅(2012)还研究了榜样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有关教学方式研究,张玉婷(2012),马小红(2015),顾亚莉(2017)均对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体验性教学模式运用策略,以期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夏佩(2015),顾华(2018)则着眼于翻转课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实践,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和个性化的教育培养。王海红(2015),吕华芹(2016)则明确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呈现、任务学习、任务运用和任务反思几个模式环节,使学生“通过任务引领来开展学习,在任务完成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展开自我管理”[21],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李娟(2016)研究了“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贺修裕(2018)研究了围绕微信平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移动学习模式。

(五)课程评价与教学效果

课程评价机制的确立,是生涯发展课程规范化建设的标志之一,也是促进其不断完善的动力之一。对于该课程评价的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象。李仁伟(2018)对课程考评体系进行专题研究,通过打破传统考核模式、倡导学以致用,增强课堂学习时效性,小班型、小组讨论方式教学,注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建立课程评价体系。[22]陈捷(2015)认为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可以通过测验法和等级评价法进行量化评价,档案袋评价和逸事评价进行质化评价。[23]汤锐华提出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多方联动课程评价体系,一要建立课程评价标准,二要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联动评价机制,三要掌握科学的评价工具。[10]李志锋强调对评价结果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加强校友联系,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库。[24]

对于教学效果的研究,不少学者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如王莎佳,在课程前对首批上课的2450名学生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认知与需求”问卷调查[2],课程结束之后,又组织进行教学反馈问卷调查。余明则向华南农业大学2012级本科生发放问卷,对比课程开设前、课程结束时、课程结束一年后的教学效果数据,探索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实效性。[3]许明采用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构建了职业规划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实现对职业规划课堂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价,他认为在职业规划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更应该强调师生互动以及学生的高度参与。[25]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梳理来看,现有学者已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主要从教学现状,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总体来看,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 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本土化欠缺

当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部分借鉴的是西方国家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当前高校在使用带有西方社会文化特点的生涯教育理论时”[2],会产生“冲突”,例如“认知自己”中的“价值观”。虽然目前也有部分学者已经开始将“实践育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念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学,但是尚处于初级阶段。

2. 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多元化不足

目前,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和论述,主要聚焦于教学论和课程论等,存在研究内容重复的现象。而对于师资队伍以及大学生的研究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取得成效的主体保障,大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真正践行者,是学的主体,教学活动需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进行。因此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体系、技能水平都是教学活动的发展基础。目前的研究比较肤浅,有待进一步拓展。此外,教学改革研究还可以借鉴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来充实。但是从现有128篇文献来看,从心理学、管理学的学科角度对教学改革进行研究的只有8篇文献,数量明显偏少。

3. 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方式固化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还是基于理论分析,实证研究较少,如前所述,检索到的2007到2018年的10年文献中,通过实证或者调查问卷研究的文献仅为29篇。

通过以上分析,未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

1. 深化理论研究,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是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应给予政策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将国外高校的优秀理念和手段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思路和模式,为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提供多角度学术支持,并组织力量将研究成果编写成教材,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理论体系或学科体系。

2. 拓宽研究视角,丰富研究内容

随着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探索的空间。如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加大对师资队伍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加大对学生研究。另外,不同类型的学校定位,特色不同,相应的研究重点也应当有所区别。此外,还可以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3. 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聚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对其理论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路以对教学提供指导作用。但在现有研究中, 理论和实践是相互独立的。因此,结合社会科学,创新研究方法。同时,通过对教学活动要素的研究逐步深入到对教学改革的规律研究中,为大学生提供更加浅显易懂和便于操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

参考文献:

[1]吕家欣,尹芳,吴青兰.浅析创业对在校大学生能力提升的影响——以厦门华夏学院众创空间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

2019(12):15-16.

[2]王莎佳,汤振华.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8):129-131.

[3]余明.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7):94-97.

[4]胡艳,张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1):95-98.

[5]马小红.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5):121-122.

[6]张竞.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管理工程系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52-54,57.

[7]张爱芹,白勇.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困惑与对策探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6(Z1):54-56.

[8]张烨,黄炎,赵鹏飞,等.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与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3(25):66,125.

[9]梁建春.论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84-85.

[10]汤锐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4):52-55.

[11]林保花,杨彬,李明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课程教学效果研究——以广东药学院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3(10):128-130.

[12]陈文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构建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8-9.

[13]翟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苏北工科院校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88-90.

[14]陈蓝爝.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高教学刊,2018(7):119-121.

[15]张宁辉,刘宁芳.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6(26):67-71.

[16]马洁,佟丞.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3(14):88-90.

[17]杜文海.对我国聋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2(3):229-230.

[18]戴镒东,李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与实践体系创新[J].科教文汇,2013(2):28-29.

[19]徐幼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体系及实现路径[J].教育评论,2015(2):100-102.

[20]李茂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丽水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学报,2016(6):120-121.

[21]张容容,徐永志.行动导向与翻转课堂结合教学的模式探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4):86-94.

[22]李仁伟,王力尘,韩彦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考评体系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6-68,77.

[23]陈捷.基于TOC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15(11):52-55.

[24]李志锋.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6):130-132.

[25]许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评价[J].广西教育,2011(33):44-45,48.

*基金项目: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机制”(编号:2019JKDJ017);深圳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改探析”(编号:8030000270843)

作者简介:林娜(1979-),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高校德育;陈南坤(1983-),男,汉族,湖北黄冈人,硕士,辅导员,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高校德育。

*通讯作者:邓琳(1980-),女,汉族,湖南祁阳人,硕士,讲师,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职业生涯及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综述教学改革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