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初探

2020-12-15 10:52郭婷瑶
西部论丛 2020年14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思政课

摘 要: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有效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对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揭示了脱贫攻坚成果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挖掘了湘西民族地区所特有的脱贫攻坚成果及高校思政课的利用现状,提出了推进湘西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对策,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促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范式。

关键词:民族地区;思政课;脱贫攻坚成果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积极推动英雄模范人物进校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加强体制机制、项目布局、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的系统设计”为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了“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的重要论断,既科学分析了脱贫攻坚的总体形势,也深刻揭示了脱贫攻坚的教育价值。在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如何促进脱贫攻坚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帮助大学生更好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体制创新,更加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创性、典范性价值,是高校思政课增强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于提升青年学子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脱贫攻坚成果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一)脱贫攻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为消除贫困、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1]新时代脱贫攻坚不单单是物质上的“两不愁与三保障”,更是经济、生态保护、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诸多要素的有机整合。经济上的高强度与集中性投入,改善了贫困地区发展基础和环境,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经济发展空间。社会治理层面的派驻驻村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集中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扶贫信息化技术引入,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激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社会治理的体系优化奠定了基础。而生态保护方面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规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生态保护脱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友好型措施,对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综合性、全方位的深度精准扶贫,补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短板,推进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脱贫攻坚成果是党创新理论教育的生动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2]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与鲜明特色,实践证明,我们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引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才取得了如此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之所以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之所以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换言之,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巨大成就,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正确选择。中国减贫的巨大成就,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彰显,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社会大同思想、富民思想及扶贫济困思想等,为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因此,脱贫攻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的生动践行,是对反贫困理论的创新与运用,也进一步体现了党创新理论的实践。

(三)新时代脱贫攻坚具有广泛的教育效应

中国特色脱贫攻坚道路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千篇一律”到“因地制宜”、“顾此失彼”到“协调发展”的转变,形成一套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貧为核心的扶贫开发方法,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扶贫体系。“精准”不仅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要求,也凸显了新时代扶贫工作的精细化、针对性内涵,是现代社会治理的科学方法,同时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哲学思维,对高校学子学习方法与实践具有重要启迪作用。另一方面,新时代脱贫攻坚也能进一步引领我们深刻认识中国。进入新时代,我们应正确看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国情的“不变”。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的“大学生看扶贫”大学生暑期扶贫等调研活动;吉首大学开展的“千村万户大调查”大学生暑期乡村振兴调研活动;中国扶贫事业起源地“赤溪村”、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中国梦的发源地——梁家河和以《中国扶贫在路上》为代表的一批影视、文学作品成为青年学子走进社会底层、感受脱贫成效的有效载体。这些志愿活动、实践探索、艺术作品成为大学生加强国情认识的现实教材,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国情的再度认识。

二、湘西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的挖掘和利用

(一)湘西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的挖掘

湘西州作为“老、少、边、穷”地域的集合体,素来有“百年贫困,十万大山”之称,由于地理区位、交通、资源条件等的限制,在新中国成立后湘西地区人民的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线以下。2013年,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湘西,走进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视野,在湘西花垣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指导方针,从此,“精准扶贫”成为了国家扶贫的主要方针,十八洞村也因“精准扶贫”首倡地成为了国内外研究与关注的焦点所在。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各级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的共同发力作用下,湘西地区干群的奋发努力下,以十八洞村为代表的湘西地区走出了一条特色的扶贫之路。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在湘西探索实行的“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的“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新模式;以绿色发展为指导,坚持地区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以人为中心,提升地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为基本要义的脱贫理念;以十八洞党建引领、产业帮扶、思想建设和事业发展等方面为核心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经验;以吉首大学为主线,以十八洞村为载体,以发挥民族地区高校专家学者的智力优势与花垣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思想首倡地的示范作用相结合为目的的“十八洞乡村振兴学院”等,成为了湘西民族地区独一无二的脱贫攻坚成果。

(二)湘西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利用

2016年,《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强调指出“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促进贫困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支教、技能培训和宣传教育等工作”等,为脱贫攻坚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考与前进的方向。湘西民族地区高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抓准教育方针,通过将民族地区高校智力优势与地区实际相结合,在促进脱贫攻坚进程、运用脱贫攻坚成果与教学课堂、“第二课堂”相结合等方面做出了有效实践。在湘西地区,大学生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与研究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地区脱贫攻坚实际,开展脱贫攻坚“第二课堂”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拓宽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开展优秀大学生“三支一扶”活动与“十八洞”党性主题教育活动;创办“十八洞村乡村振兴学院”,在思政课堂中的扶贫教育主题研究、在各类创新课题中进行扶贫经验研究等,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为脱贫攻坚提供相应智力支持。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影视作品、“十八洞”扶贫精神、“十八洞”扶贫经验等影视、文学作品也成为青年学子感受脱贫成效的有效载体。目前,脱贫攻坚的教育功能虽然在湘西地区民族高校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但也明显存在着重视程度不一、缺乏统筹协同等问题。

三、推进湘西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对策

(一)开展高校思政课运用脱贫攻坚成果的教学设计

湘西民族地区在高校思政课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与资源优势。因此,在教育部思政课程内容更新修订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与地区实践,推动中国特色扶贫理论融入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思”并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活动中融入长期的扶贫减贫教育,研究健全的脱贫攻坚成果运用课程体系,形成扶贫价值教育的理论教学体系;“术”“道”并重,透过扶贫过程、扶贫实践,宣传中国扶贫奇迹背后的中国扶贫理论、中国扶贫道路、中国贫困治理体系;“物质”“精神”并重,透过扶贫数据、脱贫成效,传递蕴藏的中国扶贫精神,在此基础上,研究理论育人、精神文化育人方法,研究实践与理论相互转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并重,研究行不言之教、开展实践育人方式,透过感性认识,增进对扶贫创新理论的认知与认同。

(二)创新高校扶贫教育的统筹协同保障机制

将脱贫攻坚成果运用于高校思政课堂,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单个主体能完成的,必须坚持高校、师生、政府、市场等主体的共同发力。首先,要建立高校思政课利用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体系。湘西民族地区高校应顺应助力脱贫攻坚的教育扶贫向运用脱贫攻坚成果的扶贫教育范式转换,探索建立湘西民族地区的实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结合的实际范式,研究高校思政课运用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体系,建立校地紧密联系的协同工作体系。其次,就湘西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而言,要提高脱贫攻坚成果的教育功能认识,将湘西民族地区所特有的脱贫攻坚成果成文成册,高标准、严要求打造区域扶贫教育研学(劳动教育)基地体系,研究校地紧密联系的协同工作体系。

(三)推进扶贫教育转型讲好湘西扶贫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还要讲得好。”“讲得好”是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核心任务,要求我们要擅于抓住重点、坚持内外有别、做到真实客观。结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的“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因此,将扶贫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宣传与讲解在湘西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的“最美脱贫攻坚人物”及其事迹、在十八洞村形成并推广的“精准扶贫”首创精神、探索并实践的“五兴互助”基层治理模式等,将扶贫融入教育,让扶贫故事承载精神。“世界扶贫看中国,中国扶贫看湘西”,推动扶贫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有机结合,讲好湘西脱贫攻坚故事。

注 释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8页.

参考文献

[1] 王介勇,戴纯,刘正佳,李裕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思考及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10):1273-1281.

[2] 刘文斌,武力.乡村振兴进程中脱贫攻坚的成效利用与经验传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05):30-37.

[3] 谢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创新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探索,2020(02):129.

[4] 唐任伍.脫贫攻坚: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中国贡献[J].人民论坛,2020(02):16-18.

[5] 梁红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的新趋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8):39-41.

[6] 程衍生.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136-140.

[7] 尹怡诚,沈清基,王亚琴,张邓丽舜,邓铁军,凌敏,张明.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十八洞乡村精准规划研究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19(02):99-108.

[8] 李蓉.对挖掘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的哲学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07):52-5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湘西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编号JGY20204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郭婷瑶(1996—),湖南益阳人,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