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2020-12-15 13:31宋阳
文存阅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宋阳

摘要:吉林市拥有众多的省市级乃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保护性开发等工作上仍存在些许不足。本文试从吉林市非遗的开发与保护现状入手,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被各种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演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或文化场所[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今天地位日益突出,其开发与保护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现状

吉林市是全国唯一一座省市同名的城市,这个名字本身就包含着众多的历史文化与渊源。1994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批准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赫然在列。吉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种类繁多,涵盖9大门类,并且数量巨大,其中包括3项国家级、50余项省级、以及150多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便不再一一列举了。吉林市政府为了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开发,做了许多工作。

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机构的建立,2007年,为响应国家号召,切实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落实,吉林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该中心成立后,对吉林市非遗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包括对广大吉林地区进行非遗调查,组织吉林市内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建立吉林市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并对吉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予以公布等。

其次,吉林市还积极推进利用校园、博物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等一系列场所,对市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与继承教育。例如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开展的吉林乌拉赫舍里满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省级满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进校园;吉林缸窑烧造技艺入驻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等活动。

但是,吉林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上,依旧存在许多的问题。

二、制约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突出问题

(一)观念问题

首先是并非所有人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知道文化遗产,尤其是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需要我们所有人重视、去传承、去呵护。但是事实上,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价值还远远没有被社会公众所深刻认识,这一点从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的严重不足上就可以看出。尽管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搞得风生水起,但是更多的是许多取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依旧无人问津的优秀非遗项目,导致这些项目远未发挥出应有的社会价值。这一问题暴露出的是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度不够,以及工作不到位的情況。

(二)资金问题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需要资金的支持。就保护而言,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遍调查、遗产发掘、材料整理、资料送审、保护研究等工作十分繁重且复杂,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濒临失传危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迫在眉睫,那些珍稀的资料以及大量实物的征集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尤其是某些重大项目,例如陈汉军旗单鼓舞的传承,如果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将无以为继。

就开发而言,非遗前期的宣传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例如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的建立、依托松花江非遗项目举办的河灯文化节等等,如果没有前期大量投入的人力物力的支持,是不可能取得良好宣传效果的。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为产业,则更加需要资金的支持。目前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运作,整体呈现出多以小团体或个人为主的小型组织、经营手段单一、管理方式落后、市场适应性差、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发展战略不明确、竞争力不强等特点[2]。这是因为吉林市非遗项目大多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进而在市场缺少立足之地。

(三)传承问题

最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传承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但是吉林市在非遗的传承方面,尤其是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上仍需加强。现阶段,吉林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困境,首先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的空缺,即传承人总体年龄偏高并且后继传承人梯队尚未形成;其次对传承人缺少有效的管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现有管理单位存在人员不足、人才空缺等问题;最后是传承人的后继培训与教育的不均衡。

三、促进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

为了进一步促进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首先要提高全民的思想认识。可以先从学校教育入手,例如结合吉林市地域特色进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使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感在青少年中形成,进而为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培育主力军和后备力量。其次,多多举办全民性的非遗文化活动,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凝聚浓厚的文化氛围,进而让非遗走进生活,逐步常态化。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其保护与开发必须由政府发挥主导地位。一方面需要政府协调各方资源,对前期的投入予以支持,例如发掘、开发、宣传以及专业机构、专门展览场所的建立等等;另一方面,则要由政府掌握一个开发的程度,避免企业出现过度开发导致非遗本色丧失乃至被破坏的情况出现。

(三)发展文化产业

仅谈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是远远不够的,长远来看,吉林市更应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例如整合资源,打造非遗展示基地、创办非遗展览会,搭建商业平台、以及培养或引进专业人才,最终实现非遗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结论: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以政府为主导,集全社会组织与个人的合力,才能取得显著效果。这是一个漫长,却意义重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有效保护[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6):43-49.

[2]于乐.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现状及发展问题分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4(05):58-60.

猜你喜欢
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林市文化旅游形象设计和高质传播问题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吉林市春季农技培训开课
吉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