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节选)解读

2020-12-16 02:36梁明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产业园现代农业特色

梁明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000)

1 全面发展特色种养业

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25年)》中的第四章提及要全面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产业,由于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乡村特色产业,尤其是具备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等乡村产业,这些乡村产业的发展能提升乡村产业的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利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能进一步优化乡村就业的结构,拓宽乡村发展的渠道。如何才能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25年)》中提出要全面构建全产业链,以第二三产业作为拓展重点,将产业链条延伸,提高特色资源的竞争力,全面发展具有特色的种养产业。

特色种养业的发展首先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借助当地的自然优势,合理的进行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种植生产规划。这一点跟《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25年)》中提出的“发展特色种养,根据种质资源、地理成分、物候特点等独特资源禀赋,在最适宜的地区培植最适宜的产业”是相对应的。对于各地区来讲,发展特色种养业要依托于自身有利的地理环境、种质资源等各方面的条件。举个例子来说,像安微小镇就适合发展“水产+水稻”的种养业,或发展浅水湖泊“莲藕+螃蟹”种养殖产业。基于安微的有利的地理环境,水系较为发达,而且适合螃蟹、虾的饲养,因此可以发展稻田养虾、稻田养蟹或者是莲藕池养虾等模式的种养业。把传统的稻田进行改造,升级为“稻+蟹”综合种养结合的新型模式,从而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这不仅仅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提升了资源的利用,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像河北省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东临渤海,西靠太行山,环抱首都北京、天津,除了具备了优良的种植环境之外,还占据了有利的市场,蔬菜瓜果的种植可直接就近向北京、天津输送。基于此河北省在发展特色种养业时,重心可以向市场方面倾斜,例如发展“电子商务+基地直供”、“科研院所+育苗基地+农户”、“蔬菜种植+特色养殖+有机肥加工”等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

其次,特色种养业的发展需要确定主导的发展产业,明确发展思路。在发展特色种养业时,不能盲目地随意发展,要根据市场作为导向,结合自身具备的农业特色资源优势,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对于特色种养业的发展模式,大体上可以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发展粮食生产专业村,即推行粮食+经济作物的耕种,同时也发展稻鱼共生、稻鸭共育的模式。这种特色种养业的发展模式比较适合于我国水稻种植区。二是发展蔬菜生产专业村,依托于村庄自身的特色蔬菜或水生蔬菜,建立新型农业蔬菜种植园,并在蔬菜园的附近建设鸡舍,形成种植+养殖模式的特色种养模式。三是发展畜禽养殖专业村,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生猪生产或牛羊养殖模式,加强提高对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的利用程度,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结合在一起,构建生态循环利用的运作模式。四是发展水产养殖专业村,对于具备丰富水资源的村庄可以考虑往水产养殖方面发展。可发展“莲藕+螃蟹”、“莲藕+鱼”、“稻+蟹”或“稻+虾”等模式,一水两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增加收益,不过该种发展模式需要注意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以及水产的养殖密度。五是发展茶叶及水果生产专业村,茶叶及水果的种植地域性比较强,在水果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发展具有代表地特色的水果,并以此做为媒介,发展农家休闲观光项目,将水果采摘、水果文化和水果旅游相互结合在一起,把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集采摘、休闲、体验、观光等为一体的果园或茶园。六是发展林业产业,部分地区可根据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培育苗木花卉、木本油料等特色的基地,例如云南春城昆明凭借自身的优势,种植品种繁多的花卉,形成特色种养业。七是发展中药材生产专业村,这种模式适合我国西南山区,充分利用地理环境的优势,发掘和保护特色药材种植,大力培育中药材的种植生产,例如河北省临西县发展“杜仲种植+特色养殖+有机肥加工”特色种养业模式,拓宽了乡村发展的渠道,增加了乡村就业的结构,提升了乡村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2 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25年)》中的第四章还提及要把农村资源聚集在一起,集中所有力量,加强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化、特色化的特色产业集聚区。而特色产业集聚区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或“多县一带”的新型产业模式。如何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25年)》中要求要延伸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链,加强产业园各个方面的发展,由单一型产业园向复合型产业园升级转变,提高产业园的研发、生产、加工、物流、服务等功能,促进产业园的格局集中化,并且发展方式逐渐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形成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大体上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功能做好正确的定位。现代农业产业园要围绕四大产业来发展,即发展主要粮食、农产品、蔬菜水果和花草树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要注重高效,对农作物的种植,农产品的加工以及向市场的运输都要做到面面俱到,从原本单一的发展模式向复合型的格局发展,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格局集中。另外,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定位也可以融化第二三产业,形成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举个例子来说,像罗山县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专门以浉河故道为中心,把豫楚地区的人文资源特色和农村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到一起,建造了七个生态循环农业基地,两个集休闲观光、餐饮为一体的生态农庄。该现代农业产业园既保留了农村的特色,又吸收了都市的文化信息,功能定位十分明确,是集科技创新、就业增收、生态防护、休闲旅游、产业示范、教育培训和文化传承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二是合理规划和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时候,要根据建设区产业的发展基础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充分地利用建设区的自然资源,结合实际的的建设需求,进行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

在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主要事项。一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要符合建设地的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不能只局限于庄园的建设,而是要拓宽视野,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地方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建设,顺势而为,以建设地的资源优势做为依托,扩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范围。例如可以发展规模化的种养基地,形成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在种植生产过程中,加大科技的应用,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运作模式。举个例子,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园的发展模式采用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模式,该产业园的建设不拘泥于庄园的设计模式,而是利用当地的农田优势发展食用菌的培植。当农户收割完水稻后,则会利用闲置的稻田种植菌类。菌类的种植对后续水稻的种植影响不会太大,反而更有利于水稻的生产,会给水稻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另外也会想农户提供菌种,培训菌类的种植技术,鼓励农户利用空置的猪栏种植菌类,增加农户的额外收益,提高农户的经济水平。二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要依托于具有优势的特色主导产业,加强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为一体的模式。对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要集中连片的进行建设,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逐步向产业园集中聚拢,不断地提升种养技术,加强建设规模专业的农业产业园,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的营销,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村就业岗位,让农民能就近就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例如广东清远连州的蔬菜水果产业园,连州凭借自身的优势,全面发展连州菜心和水晶梨的种植产业。创造连州土特产品牌,为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连州菜心和水晶梨建立品牌,将农产品的销路进一步拓宽,除此之外,还将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对准了市场需求,加强物流冷链技术,将农产品销往市场需求量极大的珠三角和港澳地区,扩大自身农产品的影响力,增加当地的经济收益。这点和《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25年)》中提出的“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格局由分散向集中、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产业链条由单一向复合转变”遥相呼应。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链进行延伸,从不同的方面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把原本单一的产业园逐步升级转变成多样化的产业园,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综合能力,加强产业园研发、生产、加工、物流、服务等功能,发展集约型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猜你喜欢
产业园现代农业特色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特色种植促增收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