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性处理迟到问题,提升学生时间观念

2020-12-16 06:34朱晓琳江苏如东县掘港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9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古人观念

朱晓琳 (江苏如东县掘港小学)

人类的时间观念来源于观察到的自然运动和人文运动的有序性,人们根据自己的观察来感受事物的有序性运动,进而提升时间观念。然而小学生观察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较弱,自律能力也较弱,所以时间观念相对来说比较淡漠,常常出现迟到问题。在面对学生迟到时,候班主任要避免直接批评,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艺术化地处理迟到问题,促使学生一步步提升时间观念。

一、追溯原因,给予关爱

当发现学生上学或参加课外活动时出现迟到问题时,班主任不要直接批评,因为声色俱厉的教育只会使得师生关系僵化,并不能更好地杜绝迟到问题。在这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关爱,和颜悦色地询问学生迟到的原因,然后再针对客观不可抗力、主观态度问题等不同的原因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迟到问题,让学生提升时间观念。

一名学生近期上学常常迟到,上课的时候也显得精神不足。结合其状态推理出他近期的生活可能出现了一些变化,及时联系该学生,向其了解情况。“你看你最近好像一直都很累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告诉老师吧。”在几番交流后,该学生诉说了自己的问题,原来他父母正在闹离婚,常常在深夜吵架,因此影响了孩子的睡眠。此时就要给予其关爱,联系学生的家长,让其家长意识到夫妻俩的问题不应该牵涉到孩子,不能影响孩子的生活,呼吁家长和平地对待感情问题,即使真的离婚也不能忘记孩子依旧是自己的孩子。在这样一番调解后,学生的迟到情况得到了改善,学生父母也决定更谨慎地对待两人的关系。

学者巴特认为,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在处理学生迟到问题的时候也要采用艺术性的处理方式,用关爱感化学生,并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切实解决问题。

二、视为资源,生成美丽

在课堂教学或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候,若发生学生迟到的问题,则可以将此突发事件作为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就迟到问题展开自主探究活动。或寻找和珍惜时间有关的古诗词、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就“如何解决迟到问题”这个主题展开辩论、演讲活动;又或者引导学生搜集古人“守信守时”的小故事,编演课本剧。这样就能艺术化地处理,有效转换生成资源,在提升学生时间观念的同时也构筑了魅力十足的语文课堂。

一名学生在参加“名人故事大讲堂”这个课外活动的时候迟到,结合活动主题,有效地利用这个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讲故事”的活动。“大家知道古人是如何对待迟到这个问题的吗?古人对时间抱有怎样的态度呢?有没有同学收集了这方面的故事呢?能不能讲出来大家分享一下呢?”有学生表示自己收集到了“闻鸡起舞”的故事,讲述的内容就和珍惜时间有关。“古人十分珍惜时间,天不亮的时候就起来操练,为的是更好地报效国家。”“那么,如果我们有活动要参加,是不是也应该早早准备,避免迟到呢?”这促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为自己的迟到感到羞愧。

若能将迟到问题转化为生成性课堂资源,则表示班主任透彻掌握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文关怀理念,这样能更好地展现出教师的风采,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赏识进步,讲究融错

小学生往往很难一次性根除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迟到问题也是如此,常常改正了一段时间后又再犯。针对这个问题,不要紧紧抓住学生的问题不放,而是要适当地运用赏识的方法,看到学生的努力,了解学生的进步,适当包容学生的错误。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进步,提升时间观念。

一名学生做事情常常丢三落四,上学也常常迟到,在提醒之后,他连续一周都没有迟到,但是下一周的周一又迟到了。此时不要直接批评,而要先赏识其进步:“有连续一周的时间没有迟到,这很好,可惜今天没能做到。从明天开始,要继续努力,打破纪录啊。”学生得到了激励,主动表达了自己的问题:“我今天本来不会迟到的,我忘记带作业本,回去拿,所以迟到了。”此时帮助学生解决丢三落四的问题。“其实,你可以准备一个备忘录,每天记录下要做的事情,睡觉之前检查一遍,将作业放好,这样就不会出问题了。”学生得到了启迪,不仅改善了迟到问题,做事情丢三落四的问题也得以改善。

面对反复犯错的学生,反复性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常常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若能适当地赞赏学生的进步之处,则能起到激励的效果,能促使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正如学者魏书生所说的那样,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而是找出他的长处。只有找出长处,才能帮助学生找到改正错误的信心。

在面对小学生迟到问题时,班主任要艺术性地处理方法,避免直接批评,转而用自己的关爱和智慧让学生逐步提升时间观念。这样才能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转化问题,提升德行修养。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古人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