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聚焦转型发展 立体推进军民融合

2020-12-16 05:52曹庆状韩峰
中国粮食经济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军粮粮油军民

文/曹庆状 韩峰

近年来,山东省军粮供应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军粮供应改革发展和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部署,围绕新时代强军目标和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牢牢把握国家实施军粮供应工程重大机遇,把军粮供应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积极推进平台、体系、品牌、队伍四项建设,全方位推动军粮供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走出一条利军惠民强企之路。

一、建平台,倾力实施军粮供应工程

山东省军粮供应工程按照“军为首要、军事优先”原则规划建设,目前各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烟台、潍坊、荣成项目主体封顶,德州项目已投产运营。

(一)领导重视是前提。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把建设军粮供应工程作为落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有力推动项目落地落实。项目相关市政府、部门领导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等问题,跟进指导合资合作等工作,前期基础工作扎实,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资金到位是基础。山东军粮供应工程项目得到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中央财政补助和省财政配套资金已全部拨付,自筹资金已到位60%。同时,灵活运用多种资金筹措方式,特别是在当前市级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充分引入社会资本是推动项目完成建设和有效运营行之有效的举措。滨州项目与中裕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中裕食品配套项目自筹资金2000万元,解决了军粮企业自筹资金难题。

(三)统筹推进是关键。遵循统筹规划、建管并重、军民共享原则,将项目运营与建设协调推进,施工过程衔接有序、压茬推进,既提高了效率和建设标准,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又确保项目建成即能投入运营、产生效益。德州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引进专业团队帮助建设运营熟食、主食等项目,有效保证了项目建设质量、运营效果。

(四)安全防控是保障。项目建设动用资金多、时间跨度长、专业要求高、防控难度大。除研究出台《山东省军粮供应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细化施工安全监管措施外,项目建设和运营全程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强化法律制度约束,严格实施保密审查,坚守军粮食品安全红线,全力确保项目施工安全、建设资金安全、引入项目资质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织牢织密多维度、全过程的安全网,维护好“山东军粮”品牌,实现军供资产保值增值,保证了项目建设运营与干部共成长、共进步。

二、建体系,全面完成供应保障任务

聚焦军事斗争准备,以军粮统筹改革为契机,严格抓好相关文件精神落实,调整完善军粮统筹、质量监管、军地联动等机制,重塑军粮供应体系,确保了驻山东省各军兵种、各类任务情况下的军粮保障需求。

(一)落实军粮统筹机制。准确把握军粮统筹改革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国家军粮筹措管理要求,实现军粮筹措工作顺利过渡。一是精心组织。完善采购方案,规范竞价程序,顺利完成2019、2020年度粮源统筹,妥善处理原有军粮购销合同履约等事宜,新老筹措政策有机衔接,军粮全国统筹在山东省落地实施。二是精确优化采购机制。按照各地部队需求和供应保障难易程度,合理划分标的,科学设定省级费用补助系数,适当提高军粮质量指标,既保证了军粮供应站点效益,又有效控制了采购成本。三是精密监管加工企业。做好区域内军粮加工企业资质审核,入选军供面粉、植物油加工企业名录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建立完善军粮加工企业属地监管机制,实施动态跟踪,实行退出机制。建立军粮筹措应急响应机制,及时有效处置域内加工企业在军粮配送时效、质量、数量等方面的问题。

(二)完善质量监管机制。始终坚持“军粮质量是军供工作的生命线”理念,从增强新时代军人的尊崇感、获得感的政治高度,全链条抓好军粮质量管理。一是源头严防。加强军粮加工企业监管,对产品质量、包装随机抽样检查,对履行军粮质量安全责任相关情况实施动态跟踪,实行退出机制。二是过程严管。压实卫生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军粮供应站站长第一质量责任人制度,增强军粮供应站点自有质检能力,加大军粮质量检验力度,落实“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建立军粮质量档案,把牢军粮入库关。三是风险严控。加大军粮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军地联检采取“四不两直”、随机选点、突击检查工作方式,抽检范围涵盖各种任务类型、保障特点和规模层级的军粮供应单位,做到应查尽查、不重不漏。

(三)优化军地联动机制。面对军队和机构改革新形势,立足全面完成军粮供应保障任务,畅通与相关单位的联络渠道,不断密切军地协作,完善优化机制运行,实现军地充分协商、需求双向对接、问题共同应对。一是规范应急联动机制。先后出台保障预案、实施细则等,规范特殊情况下的军粮供应保障方式。二是细化保障协作措施。与武警山东总队后勤部联合制定《关于推进警民融合式后勤饮食综合保障工作意见》,签订《遂行多样化任务军粮应急保障协议书》,联合省财政厅、省军区保障局、武警山东省总队保障部建立山东省军粮供应联席会议机制,推进军粮给养保障军地协作。三是对接国防动员体系。积极协调对接国防动员委员会经济动员办公室、军民融合委等部门,全省2个军粮加工企业纳入省国民经济动员中心,18个军粮供应站、3个军粮加工企业被认定为省军民融合企业。

三、建品牌,展示军民融合发展成效

在扎实做好军粮供应保障工作基础上,多措并举开展粮油品牌建设,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有效途径,不断扩大“山东军粮”品牌影响力和信誉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用好金字招牌。各军粮供应站牢固树立“服务部队,惠及民生”理念,充分发挥“山东军粮”品牌效应,开展放心粮油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活动,不断延伸销售网络,提高“山东军粮”品牌影响力和信誉度。2019年,全省军粮供应站开设放心粮油店210个、粮油专柜36个、粮油配送中心26个,并发展网上粮店、网上订购、电话订购等营销模式,对社会销售食用油4000余吨、成品粮2万余吨,“山东军粮”品牌的影响力伴随放心粮油销售网络的延伸持续扩大。

(二)借力公共品牌。充分把握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倾力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契机,组织引导军粮供应企业参与粮油产业博览会、品牌推介会,展示山东军粮军民融合发展成果。文登军粮供应站在“齐鲁粮油”公共品牌框架下,开展名优产品威海地区总代理、总经销业务,与中粮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代理经营产品发展到30多个。东营、牟平、莒县等军粮供应站通过参与粮博会、推介会等,开展精品粮油产销对接,加强与省内外著名粮油企业交流合作,提升自有品牌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三)打造特色品牌。深入挖掘山东军粮历史渊源、红色底蕴和区域特色,依靠科技创新,用好粮食产业发展成果,开发具有山东特色的军粮产品。烟台项目结合本地花生主产区区位优势和省内军民饮食消费习惯,建设花生冷、热榨生产线,压榨花生油的同时提取花生蛋白,增加产品附加值。德州军粮产业园与国家粮科院成立联合实验室,加强军粮产品研发,并引入知名速冻食品、熟食、粮油加工、冷链物流等企业,实现军粮产品的多维度、多品种、多功能的发展目标。目前,全省培育形成“君贡香”“远山润谷”等军粮品牌15个。

四、建队伍,激发军民融合发展动力

充分发挥军粮供应部门密切联系部队与地方的先天优势,利用军地双方优势资源,加强队伍培训和行业作风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军粮铁军,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打牢改革发展思想基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党建工作与军粮供应业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分析研判新时代军粮供应工作形势,把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作为落实“两决定一意见”和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要求的具体行动,进一步提高站位、找准定位,勇于担当作为,激发内生动力,确保了军粮供应改革发展方向正、目标准、落点实。

(二)强化职工队伍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水平。积极应对军粮供应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组织开展全员培训,抓好军粮统筹政策执行、军民融合军粮供应工程建设、军粮财务管理等培训。2019年,全省组织培训班105期次,受训750人次,军粮战线干部职工业务素质、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全面提升,为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

(三)强化爱国拥军教育,提高军供服务质量。坚持“以兵为本,服务部队,服务基层”理念,把爱国拥军优良传统贯穿于军粮供应工作的全过程,以“粮油科技进军营”活动为牵引,深入开展节日拥军慰问活动,征求部队意见,探讨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发展方式。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年均走访慰问300余次、举办粮油科技培训班90余期、培训官兵1200余人次,增强了干部职工拥军服务意识,推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军粮粮油军民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湖南军粮:用行动诠释初心使命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冰战
漫画轻兵器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