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梅花鹿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2020-12-16 12:08刘长海吉林省东辽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辽源1366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12期
关键词:鹿茸梅花鹿养殖

●刘长海(吉林省东辽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吉林 辽源 136600)

东辽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辽平原过渡地带,面积2 396km2,人口约36万,以盛产玉米、水稻、大豆、高粱著称,是国家级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和商品粮基地、国家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专项支持县和国家级文化建设先进县。

东辽县养殖梅花鹿历史悠久,曾是清代皇家围场的腹地之一,有“皇家鹿苑”的美誉,清代热闹(今寿山镇)境内被辟为皇室禁垦围场,史称“皇家围场”,素有“中国梅花鹿之乡”的美誉,为吉林省梅花鹿产业发展的重点县之一。通过改革开放、规划引领、政策推动、企业带动、品牌培育等措施,目前梅花鹿产业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

1 历史追溯

1.1 梅花鹿养殖历史溯源

梅花鹿养殖“徐派”创始人徐振生开创了梅花鹿养殖文化的先河。据记载,徐振生(1911-2002),祖籍辽宁西城(今义县),14岁时对8只梅花鹿进行人工驯养,在一王姓的师傅传教下,学会梅花鹿饲养和鹿茸加工技术。

1947年西安县(今辽源市)解放,梨树河子(今安恕镇)临时区委和农会成立,并将当地豪绅的270余只梅花鹿交由徐振生及其弟徐振东饲养,同年建立第一家国有鹿场和梅花鹿良种繁殖基地。1954年8月在安国村(辽源市龙山区工农乡)建立第一鹿场,1956年改为东辽县第一鹿场,此后以东辽县第一鹿场为基础,陆续建立东辽县第二鹿场(1964,居安村)、东辽县第三鹿场(1970,安石镇尚志村)、东辽县第四鹿场(1979,凌云乡万平村)。到1986年全县梅花鹿存栏发展到5 000余只,年产鹿茸2 500kg。

1.2 梅花鹿养殖史辉煌成就

徐振生先生通过多年对鹿茸加工工艺精心钻研,在1956年鹿茸质量评比中,获得吉林省农业厅银质奖章一枚、奖金200元、白布一匹的殊荣。以“徐派”注册命名的“鹿茸片”“鹿茸膏”“三肾丸”等产品远销东南沿海、香港及东南亚地区。2008年11月,辽源市徐派梅花鹿有限公司成立,“徐派”第五代弟子刘忠厚,利用师傅传承工艺,探索独特 “徐派”炸茸技术工艺,将传统鹿茸加工工艺推向新的巅峰,创造了以“徐派鹿茸”命名的鹿茸品牌,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老字号展区最具活力老字号奖,“第七届中国梅花鹿、 马鹿鹿王评比大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最佳参展奖, 首届辽源市城市节百姓喜爱的特色食品“徐派梅花鹿茸二杠”荣誉奖。

2 梅花鹿产业发展现状

2.1 国企改制试点工作

1998年2月,各鹿场债务过重,经营艰难,东辽县农业局借鉴全省农垦企业改制经验,提出东辽县国有鹿场分鹿给职工承包饲养的改制方案。经请示县委、县政府批准,鹿场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按东府发[2004]45号,按照《实施国有企业妥善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促进再就业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四户企业(鹿场)与职工签订了分鹿给职工分散饲养的承包合同。每个职工承包4头鹿,价值1.2万元,600余名职工全部参加承包,合同规定在承包期内其工资、福利待遇、养老保险等一切费用由承包户自行解决。

2.2 企业破产情况

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负债加重,原第一、二、四鹿场宣告破产,于2003年破产终结。

2.3 个体养鹿产业

原有鹿场破产后,形成多个散养个体户。目前,全县个体养鹿户约52户,鹿存栏2 441头。存栏规模500头以上的有一户,存栏规模200头的有一户。存栏规模30~60头的若干户分布在东辽县各乡镇。

在养殖技术方面,繁殖采用人工受精的技术,多数为花马杂交,精液主要来源于九台‘科达’品种、黑龙江农科院‘9613’品种。销售产品主要是鹿茸等初级产品,产品主要销往双阳、东丰、辽源等地。

2.4 东辽梅花鹿品质特征

东辽梅花鹿具有种性纯合、遗传性能稳定、抗病性好、耐性强、生产性能优良的特点,鹿茸具产量高、品质好、茸型正、细毛红地、根圆、梃圆、头圆等特点。东辽梅花鹿及鹿产品先后取得“吉林省名牌产品”“吉林省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等多项荣誉。其中“徐派鹿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上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电视面板占一台成品电视的七成左右成本,虽然我国面板产业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但进口面板依旧占据我国电视行业的很大占比,面板价格仍然会受到外来因素的一部分影响。2017年-2018年面板价格走势呈现先高后低趋势,2018第三季度65吋、55吋UHD面板同比下滑36.8%,18.7%。面板年初至8月一直保持下滑趋势,9月有所回涨。

3 梅花鹿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分析,虽然东辽县在梅花鹿特色产业取得一些成就,但在梅花鹿特色产业发展,弘扬鹿产业文化资源推进上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配套设施投入大

梅花鹿产业饲养周期长,必须具备一定规模,需要一定资金扶持,此外为保证饲料和水源充足,要有水池、粪池、环境卫生等相应配套设施,投入资金较大,养殖户有些吃不消,要么在饲养条件上打折扣,要么难以维持。

3.2 产品加工技术落后

目前,传统产品加工技术,根本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规模小、工艺和设备滞后,基本属于家庭作坊,梅花鹿精深加工企业基本处于空白。

3.3 养殖技术人才缺乏

梅花鹿养殖技术性较强,劳作周期长,劳动量大,需要更多的技术指导。另外,现在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养殖户对梅花鹿大规模养殖缺乏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梅花鹿产业的规模发展。

3.4 缺乏行业协会的指导

要建立鹿特色产业协会,对东辽县鹿产业和鹿特色文化进行有效指导,保证鹿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4 梅花鹿特色区域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东辽县梅花鹿产业有良好的基础、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品牌,又有周边兄弟县市成功养殖梅花鹿的经验,使我县对梅花鹿产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从现在开始到“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结合东辽实际,以自身的独特优势为基础,以梅花鹿产品科技研发为契机,以品牌资源和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依托,全力发展壮大东辽梅花鹿养殖规模,力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规模的梅花鹿产业基地。

4.1 扩大养殖规模

紧紧围绕“全国生态特色农业先进县”“中国梅花鹿之乡”“皇家围场鹿苑”“东辽梅花鹿品种”“徐派鹿茸”等深厚的鹿乡文化底蕴,通过与相关兄弟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向旅游景区推介观赏梅花鹿,启动东辽梅花鹿网站平台,参加省以上博览会、展销会等形式,多层次、宽领域宣传东辽梅花鹿。

4.2 强化宣传引导

按照辽源市有关推广梅花鹿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东辽实际,参考市政协函发【2019】5号文件精神,以县委关于《“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兴新突破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6个东辽建设”发展战略为重点,认真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解决好思想保守、顾虑重重的问题;认真组织特色产业业主、养殖农户认真学习,深化认识,尽快消除“三个担心”的问题,全力以赴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全县范围内再掀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扩大梅花鹿养殖热潮,因地施策,因户施策,明确目标,政策扶持,力求通过全县上下的努力,使东辽县在梅花鹿养殖方面有新的突破。

4.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对特色产业特别是梅花鹿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业主和养殖农户,县里尽可能通过采取协调金融部门资金扶持,担保公司担保支持,县财政整合项目投入,鼓励民间资金入股,制定政策鼓励业主投资联姻,解决产业发展的配套资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促进全县梅花鹿产业实现新突破和新发展。

4.4 做强龙头企业

对发展后能形成规模的区域、乡镇,规划新建初制加工厂,在土地的落实、政策的倾斜、地点的布局、规费的上交等方面提供支持。重点扶持1~3户具有一定规模的精深加工业主,打造龙头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切实解决梅花鹿养殖产业链条存在的“短板”。

4.5 超前谋略长远打算

在切实抓好当前工作的同时,建议县里和有关部门早谋划、早决策。一是做好培训,尽早解决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建立培训平台,采取跨村、跨乡镇、跨区域引进技术人才。二是把梅花鹿养殖纳入全县特色产业统一规划和管理机制,防止重养轻管的现象发生,防止粗放经营的问题出现。

4.6 规范流通秩序

在梅花鹿养殖规模发展的同时,参照其他市县的梅花鹿养殖经验,结合我县目前实际,尽可能逐步建立规范性梅花鹿产品交易市场。健全和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提高透明度,严厉打击各种不法行为,实现公开、公正、公平交易。发挥协会作用,成立梅花鹿特色产业合作社,同原有特色产业协会协同运作,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特色产业、特色文化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真正使梅花鹿产业、特色文化创新发展并惠及全县人民。

4.7 成立鹿业产业协会

通过鹿业产业协会的行业及技术指导,宣传鹿产业文化,保证鹿产业和鹿文化做大做强,使鹿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做贡献。

猜你喜欢
鹿茸梅花鹿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鹿茸炖服效更佳
鹿茸如何食用才好?
贪玩的小梅花鹿
最佳代言
骄傲的梅花鹿
梅花鹿养殖又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