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疗效分析

2020-12-16 03:02孙莉荀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31期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急性发作期

孙莉 荀平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88例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单双数分组方式将8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与对照组(应用米力农治疗),每组44例,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61.36%,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对照组为25.0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有效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而且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心衰患者;急性发作期;重组人脑利钠肽;用药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1..02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因素导致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降低,使各器官、组织达不到代谢要求而产生的疾病,是心血管常见疾病,造成死亡的几率较高[1]。当前,对于慢性心衰疾病的治疗措施,最有效的方式为逆转心室重构。因患者出现心衰后,导致容量负荷超重,致使室壁张力、心室压力增高,造成心室重构,激发心室肌细胞排泄与B型利钠肽合成,但B型利钠肽的高低程度直接体现心衰的严重程度。本文主要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米力农对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88例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单双数分组方式将8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49~80岁,平均(61.5±3.9)岁。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50~78岁,平均(62.4±3.3)岁。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88例患者均为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为≤4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0 mm,包含充血性、缺血性心肌病及高血压等基础性心脏病;88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1个月内有手术史等。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米力农(企业: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052)治疗,首先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50 μg/kg,之后改成连续静脉泵入,调整剂量为0.5 μg/(kg·min),持续资料3 d。研究组: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企业名称: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33)治疗,首先进行静脉推注,剂量为1.5 μg/kg,之后改成静脉泵入,调整剂量为0.0075~0.01 μg(kg·min),连续治疗3 d。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能够依照病情变化使用乙酰水杨酸、毛地黄、氯匹多瑞、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或他汀类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情况。疗效判断标准:显著有效: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提升≥2级;有效: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提升1级;无效: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无显著变化或下降,甚而死亡(总有效率=显著有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将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41/44例),对照组为61.36%(27/44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期间研究组有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1例头痛,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3例),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低血压,5例头痛,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11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心衰为心内科常见疾病,病因繁杂、多样,近几年来,其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且由于心室重构原因,该病属于进行性疾病,即使心肌未受到新的损伤,临床处于平稳状态,而在多种因素诱导下,极易产生急性心衰[2]。其过程是由于神经-内分泌激素持续过度激活,且在组织与循环中有许多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同神经内分泌激素相结合,导致心肌细胞功能、活性受到损伤,激发心肌重塑。若心肌损伤加重,进而使神经-内分泌激素与细胞因子激活,形成恶性循环,危害患者生命。

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药物中,米力农为临床常用药,其为非苷类非儿茶酚胺类新型强心药物,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与氨力农为同一种药物,耐受性好,具有扩张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脏负荷的作用,并且可改善肌肉和肾脏缺血,于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疗效较差的急慢性心衰中有优异的效果[3]。B型利钠肽是由心室产生的利尿钠肽中的一员,可调节容量和血压的自稳平衡,但于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疾病中,患者内源性脑钠肽水平增加,对神经-内分泌过量激活亦不能完全控制,若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静脉给药的方式,可使脑钠肽水平上升,增强脑钠肽的逆向调节作用,促使心室、心房压力下降及机体动、静脉扩张,使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排泌功能与肾血流量得到改善,进而缓解临床症状[4]。重组人脑利钠肽在症状较轻的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療效,给药后与利钠肽受体结合,扩张平滑肌,使细胞中的环鸟苷酸水平上升,从而扩张动、静脉,及降低动脉压、容量负荷,进而达到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呼吸困难的作用。关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虽然内源性脑钠肽水平会上升,而心室充盈压与水钠潴留依然显著上升,说明患者内源性脑钠肽依然欠缺。故采用外源性脑钠肽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相关研究指出,通过静脉输注重组人脑利钠肽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根据动、静脉的扩张效应,进而提高心脏指数及心输出量[5]。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61.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对照组为2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采纳。

参考文献

[1] 彭炳钧,王永超,张世广.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酸甘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9,23(5):236-239.

[2] 徐 亮,董 艳,王运茹.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非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32(6):376-378.

[3] 孙叶海,钟丽颖,刘润芝.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米力农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的效果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19,10(23):754-757.

[4] 王 红,姜 涛,石云霄.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执业药师,2018,21(5):128-129.

[5] 陈海宇.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波生坦片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6):563-565.

猜你喜欢
重组人脑利钠肽急性发作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45例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疗效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探讨
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分析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循环内分泌的影响研究
张念志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