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多模态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17 08:55朱贤胜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局灶消融肝病

张 尧,朱贤胜(通讯作者)

(南部战区总医院超声影像科 广东 广州 510010)

肝脏疾病诊断和发展的关键技术—超声诊断,是目前临床肝脏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之前的二维超声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不能清晰显示血管和被检部位的血供,不能对肝脏肿瘤进行定性诊断。而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弥补了二维超声技术这一不足,它能够反映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本文重点就超声多模态技术在弥漫性肝病、局灶性肝脏病变的诊断,以及肝脏肿瘤消融治疗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1 弥漫性肝病的超声诊断

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在一些研究中已用于评估肝病严重程度。在对一项肝硬化(78例)和非肝硬化(82 例)患者对照研究[1]及一项用于鉴别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研究中,肝硬化患者的HVAT(Hepatic vein arrival time)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HVAT <14秒可识别出具有临床意义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

一项包括了8147 个弥漫性肝病的多项分析显示,超声诊断肝脏恶性病变的总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90%[3]。在对282 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中,有34 例良性和248 例经组织学证实的恶性病变[4]。

2 局灶性肝病的超声诊断

少见的局灶性脂肪沉积可能与恶性肿瘤成像相似,并对诊断造成挑战[5]。据报道,在超声检查中发现具有局部肝脏脂肪浸润的癌症患者表现出了肝转移声像图,CEUS与SonoVue 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1%[6]。CEUS 和MRI 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查结果上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基于此,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和欧洲肝脏研究协会制定的肝细胞肝癌治疗指南中,CEUS 被从肝硬化结节诊断方法中删除[7]。最近的几项试验[8-10]试验表明,CEUS 对10~20mm 大小结节的敏感性较低,但特异性为92.9%。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及笔者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对肝脏肿瘤尤其是非常隐蔽或者微小的肿瘤,超声检查技术在诊断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在检出肿瘤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方面较为薄弱,不建议将CEUS 用于肝脏恶性肿瘤的分期。

3 肝脏肿瘤的消融治疗与随访

CEUS 和声诺维已经被有效地用于指导恶性肝脏肿瘤的经皮治疗,这些肿瘤在传统的二维超声中是不可见的或不清晰的[11]。CEUS 还被用于指导经皮治疗,包括经皮穿刺、经皮硬化治疗[12]。据报道,直径小于3cm 的肝癌中,二维超声的检出率仅为75%[13]。

Dong Y 等在对60 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术中治疗时,所有的射频电极插入病变均由CEUS 引导,消融后即刻的主要有效率为100%,这是用MR 进行评估的[14]。

除了在指导经皮治疗方面的作用,CEUS 还可以用来评估治疗的反应。局部治疗后的组织不完全坏死与长期生存不良有关[15]。如果消融前存在静脉消退,该特征可能具有意义[16]。尚未证实与肿瘤复发的明确关系,这可能是由非肿瘤血管引起的。建议密切观察这些病人[17]。

在消融肿瘤的随访中,CT 和MR 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金标准。当CT 或MR 检查存在禁忌时,可以使用CEUS[18]。

综上所述,超声多模态技术的普及,为肝癌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治疗打下了基础。在最近几年的研究中,超声多模态技术被广泛使用,多种检查技术相互补充,对肿瘤鉴别的意义重大,国内外对这一项技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4 结语

在目前的研究中,还有一些极其微小或者血流极为不明显的肿瘤无法被检测,研究者还在不断努力中,一些局灶性肿块还具有重叠性,这是研究中的一大困难。除此之外,超声诊断还因声窗干扰、可视范围小以及操作者的专业知识而受限,在不影响患者管理的前提下发挥其优势,了解其局限性非常重要。医学家们还在不断的实验研究中,今后肝脏疾病的诊疗效果一定会大大好转。

猜你喜欢
局灶消融肝病
T2WI序列图像纹理分析对肝硬化浸润性肝癌和局灶性融合性纤维化的鉴别诊断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超声造影与多期增强MS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效能比较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见信如晤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