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2020-12-17 15:46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20年46期
关键词:酒店业礼仪院校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罗 元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2000 多年前就有了“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以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有效地带动了我国文明文化的成长和繁荣。讲礼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酒店业服务于各行各业,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代表着我国人民和国家的精神面貌。酒店业从业人员的礼仪水平不仅影响酒店的产品质量,也会对酒店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优质酒店人才的艰巨使命,在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礼仪教育现实意义巨大。

一、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礼仪教育的意义

礼仪是国家和民族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更是衡量个人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精神面貌的尺度。在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礼仪教育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改善我国酒店业软环境

酒店管理行业具备服务属性,从业者的礼仪水平直接影响酒店业的服务水平。现阶段,酒店行业竞争激烈,酒店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硬环境竞争转变成为软环境竞争,即酒店从业者礼仪素养、酒店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等。正因为此,酒店从业人员的礼仪修养是酒店形象的灵魂,是酒店的无声招牌,直接影响着酒店业的发展。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礼仪教育能够从源头出发提高酒店从业者的礼仪素养,有利于提高酒店从业者的整体礼仪水平,改善酒店业软环境,进而推动我国酒店与国际酒店顺利接轨。

(二)有利于培养出实用型酒店管理人才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优质的酒店管理人才,就业是人才培养的导向,人才素质是培养的核心。礼仪教育能够弥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高超的技能技巧却没有服务礼貌、礼节”的缺憾,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得学生发展成为实用型酒店管理人才,进而能够胜任酒店管理工作,并成为优质的酒店业从业者。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中国传统礼仪

中国是一个拥有厚重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备特色的民族礼仪。然而受众多因素影响,当前阶段中国传统礼仪被西方文化不断冲击,很多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却不知晓中国传统,就连酒店管理专业使用的礼仪教材之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西方礼仪,中国传统礼仪却显有提及。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只关注学生学习异域文化礼仪,那么学生的思想可能会被西方化,进而一味要求平等独立,而不顾中国传统,长此以往,中国“礼仪之邦”的声名必然会变成“徒有虚名”。

(二)礼仪教育存在极强的功利性

酒店业具备服务属性,对从业者的礼仪有着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礼仪教育以“敬”为核心,必须培养学生“自卑而敬人”的品质品格。品质品格的培养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内完成,也很难寻找恰当的指标对之进行量化考核。然而酒店方面在选聘员工时往往有着详细的考核指标,如要求员工能够熟练地掌握礼仪服务技能。换言之,拥有高超礼仪服务技能的学生在酒店业招聘方面具备更强的优势。正因为以上原因,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内很多学生在礼仪学习方面都有着较强的功利心理,学生不重视“礼”、只重视“仪”,礼仪教育向学生教授站立的方法、行走的方法、微笑的方法,学生会站、会走、会笑,然而却没有礼仪核心,综合素质较差,职业发展缺乏后劲,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也会对酒店行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礼仪教育模式单一

酒店管理专业的礼仪教育是一门理论实践并重的学科,有着极强的操作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然而受客观因素影响,当前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开展的礼仪教育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礼仪教育模式被束缚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中,理论教育贯穿教学始末,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点,不懂得思考,也难以学以致用。与此同时,教学内容不够全面丰富,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不高,教学成效较低。此外,实践教学犹如纸上谈兵,校企合作不被重视,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平台,对工作环境感到陌生,对酒店工作缺乏感性和理性认识,对工作性质没有了解,没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职业操守等,很难适应岗位、胜任工作,更无从谈起爱岗敬业。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礼仪教育实践的方法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能够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礼仪教育提供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十分的重视礼仪教育,且这种礼仪并不局限于上流社会,而是能够渗透进整个社会层级,既能够指导上层社会,也能够指导贫苦大众。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从吃饭、穿衣、说话等细节出发向人们渗透“自卑而敬人”的中国传统礼仪思想,使个体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以传统为根基的礼仪教育能够轻松渗透生活,润物细无声式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因为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礼仪教育应当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积极吸收其中的精华,合理借鉴礼仪教育的经验,努力将酒店礼仪转化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引导学生传承中国礼仪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二)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

科学的礼仪教育目标能够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优化并调整礼仪教育提供方向。众所周知的是,礼仪教育涵盖了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具备极强的教化功能。当前阶段,学生的思想不断多元化,部分学生贪图享乐,没有理想、没有责任,功利心强,追逐名利。当这些学生进入酒店工作,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容易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因此,礼仪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帮助学生提高人格,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礼仪之民”。

(三)发挥教师的楷模作用

教育者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礼仪教育的主要责任人,教育者不仅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当引导学生明确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要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正因为此,教师必须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礼仪楷模作用,要严于律己,用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进而有效提高礼仪教育的效率。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教师楷模作用的高效发挥,教育者也应积极参与各种礼仪教育,要不断地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提高自身的礼仪追求以及礼仪素质。如此,教育者才能够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礼仪培养环境,进而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礼仪,提高礼仪教育的有效性。

(四)创新教学的模式

传统的礼仪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且以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为主流,学生学习与教师宣讲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学生没有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因此大打折扣。创新礼仪教学的模式是优化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礼仪教育的必然之举,教育者必须积极打破现有的教学格局,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在落实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主体,要推动教学双向互动,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为学生提供情景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礼仪内涵和礼仪本质,激发学生的礼仪教育参与热情。在具体落实教学模式创新时,教育者应关注情景模拟,要为学生营造贴近酒店工作环境的场景,边讲解、边演示、边对学生操作进行纠正。当然,如果学校方面条件允许,还可以利用实训室开展实践教育或是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在更为真实的场景中培养学生的礼仪技巧,提高学生的礼仪认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礼仪教育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阶段该项工作落实质量不佳,礼仪教育难以获得预期成效,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礼仪素质发展,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礼仪教育任重道远,教育工作者应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立足于酒店管理专业礼仪教育问题创新高职礼仪教育,要打造出符合中国国情且具备特色的酒店礼仪教育体系,全面提高礼仪教育的质量,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优质的酒店管理人才,为学生在社会岗位中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酒店业礼仪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国内酒店业危机管理的应对及措施
中国酒店一枝独秀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国酒店业的海外生意经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打开酒店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