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瓜与草莓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2020-12-17 17:47孙福君王春丽
中国果菜 2020年6期
关键词:草苫瓜苗雌花

孙福君,王春丽

(1.山东省胶州市和睦屯西瓜专业合作社,山东胶州 266313;2.青岛香草轩果蔬专业合作社,山东胶州 266313)

大棚西瓜、草莓轮作,能打破单一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大棚的有效资源,于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1-3]。近几年该模式在山东省胶州市棚区推广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西瓜-草莓轮作模式中,大棚的建造要求、草莓和西瓜定植后的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成熟后的采收等技术,对西瓜-草莓的设施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期指导农户生产。

1 大棚构造与保温方式

1.1 大棚构造

一般采用东西走向的大棚,棚高2.72 m,南北跨度6.8 m,东西长30~100 m。用三幅农膜覆盖棚面,二缝相交20 cm,用压膜线压紧。大棚最好于定植前20 d 建成。

1.2 保温方式

采用“三膜一苫”的覆盖保温方式,即大棚里套小拱棚,小拱棚里覆地膜,小拱棚外面覆盖草苫。这种保温方式可增强大棚的保温效果,使棚温1 月份(最低环境温度为-15 ℃左右)最高可达30 ℃左右。

2 茬口安排

草莓在8 月中下旬定植,10 月上旬扣棚,11 月下旬至12 月上旬开始成熟,1 月上旬至2 月中旬为第一次采收盛期,第一批果约占产量的30%~40%。3 月中旬以后进入第二次采收盛期,第二批果约占产量的60%~70%,直至4 月中下旬采收基本结束。当草莓采摘结束后即可拔掉。西瓜一般3 月上中旬育苗,4 月中下旬定植,6 月中下旬成熟,采收期1~2 个月,8 月下旬结束。

3 品种选择

大棚反季栽培以选择早熟品种为宜。草莓应选择易解除休眠、形成花芽的甜宝、丰香、鬼怒甘、新世纪1 号、新世纪2 号、星都1 号和全明星等品种[4-6]。西瓜宜选择生长健壮、高产抗病、易坐果、耐低温、耐弱光、适于嫁接的京欣1 号、豫艺甜露、豫艺农抗二号、郑杂5 号、郑杂9 号等中早熟品种[7-8]。西瓜砧木宜选用黑籽南瓜。

4 栽培措施

4.1 草莓栽培

4.1.1 整地施肥

为保证苗全苗壮,9 月初整地前每667 m2用50%辛硫磷50 mL 兑300 mL 水喷雾,防治地下害虫[9]。基肥要施足有机肥,一般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5000 kg、磷酸二氨20 kg 或氮磷钾复合肥50 kg、饼肥100 kg、石膏0.25 kg。肥料均匀撒施后,深翻30 cm,整细粑平起畦,畦面宽50 cm,畦沟宽30 cm,畦高20 cm,畦间距80 cm。畦以南北走向为宜[10]。

4.1.2 定植

8 月中下旬选择阴雨天定植。每畦2 行,株行距15 cm×25 cm,每667 m2定植11 000 株左右。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秧苗弓背方向应一致朝外。定植时要顺畦沟浇透水,定植后注意遮阴。栽后一周内浇水2~3 次,以后视天气情况每5~7 d 浇一次水。

4.1.3 适时保温

适时保温是草莓栽培的关键技术,应掌握在顶花花芽分化以后、植株进入休眠之前开始保温。在第一次霜冻来临之前,当夜间气温降到8 ℃左右时,要及时覆膜。

4.1.4 温湿度控制

扣棚初期至开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6~28 ℃,不得超过30 ℃;夜间温度控制在12~15 ℃,不得低于8℃。初期外界气温高,可暂时不加盖草苫,并注意白天放风降温,以后视温度下降情况盖草苫保温。开花期到果实肥大期要确保白天温度22~25 ℃,超过25 ℃时要注意通风,否则温度高会影响授粉效果,使畸形果增多。适宜的授粉湿度为20%~50%,夜间温度12 ℃左右,最低不得小于8 ℃,此期要特别注意夜间管理,以防烧叶、烧花、徒长和染病,促进果实肥大,提高品质。

4.1.5 水肥管理

栽前施足基肥,栽后一般不施或少施肥。如基肥不足则需进行3 次追肥:苗期追肥以磷、钾肥为主,每667 m2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15 kg 左右;开花前每667 m2施复合肥15 kg;结果初期可喷0.2%~0.3%磷酸二氢钾2~3 次。每次追肥除结合浇水外,在开花期到浆果成熟期间,还要保持充足的土壤水分,促进果实膨大,提高产量。

4.1.6 植株管理

(1)疏花蕾和弱花序

草莓花序上高级次的花开花后往往不能形成果实而成为无效花,因此要在花序上花蕾彼此分离第一朵花开放前,将高级次花序的花蕾疏除,对株丛下部抽生的细弱花序,也应及时疏除,可减少养分消耗,增大果实个头,使果个均匀,熟期集中。

(2)摘除老叶、病叶

老叶含有较多抑制花芽分化的物质,会抑制花芽分化。因此为促进花芽分化,应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并适当摘除下部老叶及病叶。

(3)除弱新茎、匍匐茎

植株上瘦弱的新茎,不能形成花芽并开花结果,应及时疏除。匍匐茎茎节上形成的叶丛不易发根,生长完全依靠母株供应养分,影响产量,因此,要及时摘除不必要的匍匐茎。

4.1.7 病虫害的防治

大棚草莓易发生白粉病、芽枯病、灰霉病等病害[10-11]。可用草代合剂600 倍加水喷雾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1000 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百菌清烟熏剂或速克灵烟熏剂防治。主要害虫有蚜虫、螨类、蛴螬等。选择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用量8~15 g 兑水喷雾,防治蚜虫有特效。螨类可用20%灭扫利2000 倍液喷雾防治。蛴螬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灌根防治。

4.2 西瓜栽培

4.2.1 嫁接育苗

(1)营养土的配制

在嫁接前两个月备好营养土,取塘泥、火土灰或未种过瓜类的土。土打碎后,按每250 kg 土浇120 kg 人粪尿、三元复合肥0.5 kg、磷酸二氢钾200 g、多菌灵200 g、敌百虫150 g,混匀堆好,用薄膜密封,15 d 左右翻动一次,使其充分发酵腐熟,杀灭病虫和病菌[12]。

(2)浸种催芽

砧木和西瓜的种子同时浸种催芽。催芽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浸种15 min 防治真菌性病害,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5 min,钝化病毒,然后用清水洗净,再用55 ℃温水浸种,砧木浸种30 min,西瓜浸种15 min,而后搅拌降至自然水温条件下再浸泡6~8 h。将种子取出后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0 min,清水洗净,用湿布包好,在25~30 ℃条件下催芽2~3 d,露白即可播种。

(3)播种

将催芽的砧木和西瓜种子同时分别播在装好营养土的塑料营养钵(规格8 cm×8 cm)内。砧木每钵播2 粒,西瓜每钵播4 粒。营养钵摆放在苗床上,播种后营养钵上平盖一层地膜保湿。

(4)苗床管理

出苗前白天尽量增温,夜间加盖草苫。出苗后撤去覆盖在营养钵上的地膜,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夜间15 ℃以上[13];西瓜育苗期一般不浇水、不追肥,若苗床过干,可在晴天中午浇小水,缺肥时叶面喷施500 倍的健植宝进行补肥,又有防病效果。及早去除砧木心叶,促苗茎矮壮、子叶厚实。

(5)嫁接

一般采用大苗带根顶插法。先将砧木、瓜苗分别从营养钵里带根倒出。拿起砧木,用拇指甲将子叶上的生长点刮净,之后用长10 cm(前端0.7 cm 削成扁而尖)的竹签,在两子叶中间由一侧向另一侧以30°向下斜插0.7 cm;接穗在子叶下0.8 cm 处,用刀片以30°向上斜切0.7 cm,深度达苗茎断面的2/3。拔出竹签,将接穗切口插进木插孔,砧木和接穗的子叶成“十”字形,不需固定包扎。

(6)嫁接苗的管理

将嫁接苗栽到营养钵里,浇水后放进小拱棚内。苗要栽高一些,浇水切忌浇到插接口上。前3 d,苗床全部遮阴并密闭薄膜保湿,温度白天为28~30 ℃、夜间为27℃,湿度为100%,确保瓜苗不过度萎焉;3 d 后苗床适当通风保湿,白天温度28~30 ℃、夜间20~22 ℃,湿度为90%;4 d 后揭去薄膜,并在每天早上9 点前、下午4 点后揭开遮阴物透光,只在中午前后高温强光的时间内遮阴,以后逐渐延长透光时间,白天温度25~28 ℃,夜间15~18 ℃,湿度85%;7 d 后不再遮阴,逐渐加大放风量。8~10 d 后在插口对齐的位置剪断瓜根,同时摘除砧木上萌发的生长点。白天温度保持在24~25 ℃,夜间不低于20℃,30 d 左右即可移栽[14]。

4.2.2 精细整地,合理施肥

草莓拔除后,及时整平地面,挖深沟,集中施肥。按每棚种2 行西瓜,瓜行距棚边2 m,在棚内两侧挖沟,沟宽1.5 m、深25 cm,挖出的熟土放在一边,生土放在另一边,然后将挖出的土1/2 回沟整平。整沟时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0 000 kg、磷酸二铵30 kg、硫酸钾30 kg、饼肥100 kg。农家肥全面撒施,化肥集中施入沟内,混匀后浇水。最后将挖出土的另一半填回沟内,整成宽80 cm、高10 cm 的垄。瓜苗移裁前在垄间顺行开浅沟,整平垄面,覆盖地膜,提高地温。

4.2.3 适时定植

瓜苗4 叶1 心期(苗龄35~45 d)定植,于2 月中下旬,选择晴天上午9 时至下午1 时定植。株距35~40 cm,每667 m2栽瓜苗500 株左右。定植后覆盖地膜,撑小拱棚,晚上注意覆盖草苫。

4.2.4 定植后大棚的管理

(1)温度管理

定植前闭棚烤地一周后放风2 h,定植后2~3 d,一般不通风,促缓苗,白天保持棚内温度25~28 ℃,夜间不低于15 ℃。坐果期,白天保持棚温28~32 ℃,夜间17 ℃以上。成熟期棚温保持30~35 ℃,夜间加盖草苫保温,草苫外再加一层塑料薄膜。

(2)光照调节

西瓜喜较强的光照和较长的光照时间,草苫要早揭晚盖,并保持薄膜光亮清洁,增加透光度,这样才能使光照充足,植株健壮,花芽分化早,产量高,质量好。

(3)气体调节

大棚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以补足二氧化碳。最好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可用600 g 碳酸氢铵放置在大棚中装有50%硫酸的开口容器中,然后关闭棚门,闷棚2~3 h,视棚温度揭膜通风。施用时间为晴天早晨日出前后,阴雨天不施。整个生长期施8~10 次,一般可增产30%左右。

(4)肥水管理

定植后到伸蔓前控制肥水,土壤墒情不足时,可从膜下浇小水,伸蔓期每667 m2追施磷酸二氨10 kg,施后浇小水,以促进茎蔓生长和花芽分化。当第一雌花开放时,要控制浇水施肥,以免因茎蔓生长过旺造成化瓜,当大部分西瓜鸡蛋大小时,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30~50 kg,株间穴施,追肥后浇大水,促进西瓜膨大。瓜定型成熟期,适当控水。

4.2.5 植株管理

(1)整枝压蔓

采用一主蔓一辅蔓的双蔓整枝法整枝,把两行西瓜的主蔓向棚内对拉,辅蔓向棚边拉,初次压蔓在垄边上,以后每隔3~5 节压2~3 次。

(2)人工授粉

为控制坐瓜节位,提高坐瓜率,减少畸形瓜,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一般在上午7~9 时,当选留的雌花开放时,先采摘异株盛开的雄花,去掉花瓣,露出雄蕊,手持雄蕊在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一朵雄花可授3~4 朵雌花。如果同时用几朵雄花给一朵雌花混合授粉,效果更好。也可将坐瓜灵稀释100 倍,在开花当天的上午7~9时涂抹西瓜的雌花、子房和瓜柄,以提高坐瓜率。一般第一、二、三朵雌花都要授粉,以便选留瓜,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3)留瓜

选留第二、三雌花坐瓜。瓜坐住后用手指轻捏一下蔓头,以利养分向瓜输送,当幼瓜直径达到3~5 cm 鸡蛋大小时,将1 袋赤霉素九二零溶于20 kg 水中,喷湿瓜体,促进西瓜膨大。当西瓜膨大到l kg 左右时,要进行顺瓜;瓜的长度基本定型时,要进行竖瓜;瓜有七成熟时,要进行翻瓜。

4.2.6 病虫害防治

大棚西瓜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防治方法上,当大棚出现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时,可喷600~800 倍的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7~10 d 防治1 次,连喷2~3 次,效果较好。当出现病毒病时,可用病毒A500 倍液,或1.5%植病灵1000 倍液,或83 增抗剂100 倍液防治[15-16]。

大棚西瓜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小菜娥等。蚜虫可用50%抗威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用量8~15 g 兑水喷雾,潜叶蝇用敌百虫800 倍液防治,小菜蛾用卡死克900 倍液防治。

猜你喜欢
草苫瓜苗雌花
温暖的记忆
春苗“出货”
白瓜苗
冬季设施农业如何安全越冬
帮花授粉
缔造和平
冬季蔬菜大棚揭盖草苫有讲究
不同品系橡胶树的花序性状差异研究
冬季蔬菜大棚揭盖草苫有讲究
雪天棚菜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