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苹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经验及成效

2020-12-17 19:47王顺富王成轶杨艳群郎平勇李云国
关键词:昭通苹果发展

王顺富,张 丹,夏 敏,王成轶,刘 毅,邓 芳,杨艳群,郎平勇,全 勇,李云国

(1.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云南 昭通 657000;2.昭通市昭阳区植保植检站,云南 昭通 657000;3.昭通市绿健果蔬商贸有限公司,云南 昭通 657000;4.昭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云南 昭通 657000)

脱贫攻坚、精准帮扶是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产业是农村农业发展的根基,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1],在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下游,是全国“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的深度贫困地区,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最难啃下的“硬骨头”,是典型的立体农业大市,如何实现与全国同步脱贫,是摆在昭通千万干部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关心、支持下,昭通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切实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将苹果产业重点打造为可推广、可复制的高原特色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努力实现“村村有亮点、组组有看点、户户有支撑、人人有收入”,昭通苹果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当红”产业。

一、产业扶贫是昭通脱贫必经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3]。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4]。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特点各异,要结合现有产业发展情况,打造符合当地脱贫需要的产业支撑点,发展农业产业经济带[5]。昭通地区发展苹果产业是多方综合选择的结果。

(一)自然环境的选择

昭通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和土壤富硒的优势,是老天赐予昭通人最大的恩赐。昭通常年蓝天白云,山清水秀,苹果产区大气环境清洁,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优质、生态、安全。昭通地处低纬高原,苹果产区昭鲁坝子平均海拔1 950 m、年日照时长1 917 h,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温11.7 ℃,无霜期230~240 d,有利于可溶性固物、可溶性糖的积淀,以及外观着色,造就了昭通苹果“肉质细腻、风味浓郁、色泽鲜艳”的品质优势,具有“成熟早、甜度好、香味浓、口感脆”特点[6]。

(二)历史发展的选择

从1940 年留美博士吴镜漪先生从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引进158 株苹果树到昭阳区洒渔镇李仲举庄园内种植到今天,昭通苹果已有近80 年的种植历史。昭通苹果能够存在这么多年,如今已经变成苹果主产区果农增收致富的“金苹果”,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群众的选择。

(三)产城融合的选择

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好云南“三张牌”,重新定位了云南的优势。昭通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苹果作为打造“绿色食品牌”助推脱贫攻坚的名片产业,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历史品牌,以种植促加工,以加工带种植、以产业促城建、以城建促产业。以建设百万亩苹果园为支撑,推动苹果产业规模与质量、品牌与效益同步提升,实现此苹果非彼苹果的根本性转变,科学谋划百万人口与百万亩苹果高度相融的苹果之城。全力推动昭通苹果产业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信息化的发展,打好“绿色食品牌”,真正把百万亩苹果园建成绿色高效的高品质基地,把昭通苹果发展成全国苹果产量的“塔尖”。

二、精准施策是脱贫道路上的基本保障

分析总结已脱贫案例,均是在政策支持背景下开展相关工作。政府在脱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蒋儒[7]认为政府需要在产业引导、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育等方面优化产业扶贫环境;杨晶等[8]在脱贫攻坚实践模式、运行机理及其现实困境分析中也体现出政府在扶贫资金、产业贷款、村庄整治、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关键作用;除此之外,政府对科技支撑及品牌培育也需完善保障措施[9]。昭通市委、市政府借鉴成功案例及结合昭通产业实际科学谋划、出台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产业扶贫助推地区脱贫。

(一)科学规划产业发展,使产业发展有方向

昭通将苹果产业作为集中突破,在组织领导、产业投入、政策措施上强势推进,围绕发展最适合自己、最能彰显独特性、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产品,严格规划落实,绝不盲目乱干。编制了《昭通百万亩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 年)》,印发了《关于做优做强苹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昭发〔2017〕9 号)和《关于印发<2018 年苹果产业良种良法和组织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全覆盖工作方案>等两个工作方案的通知》(昭办字〔2017〕35 号)等系列措施和政策,明确了苹果产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压实了责任和主体。

(二)加快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使产业发展有主体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按照“老产业+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新产业”思路,坚持改造和新建两条腿走路,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全面构建“老产业+新产业”迭代产业体系,外引内培了陕西海升、国投中鲁、云南农垦、昭通超越、昭通绿健等企业20 家,发展专业合作社254 个,初步形成了大龙带小龙引领千家万户的生动格局。

(三)加大龙头等企业标准化发展力度,使产业发展有带动

为充分发挥苹果产业示范引领作用,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科技支撑、群众参与”的思路和市有万亩、县区有千亩、重点乡镇有500 亩示范园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种植、高质量发展启动了一大批核心示范园建设,在苹果提质增效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市苹果栽植规模不断扩张,主要以矮化密植栽培、标准化格架式栽培、水肥一体的示范果园为主。昭通超越在昭阳区永丰镇、守望乡、布嘎乡建成0.33 hm2苹果高标准产业扶贫示范园。造血式的产业扶贫创新模式,促进了昭通脱贫攻坚进程,基本形成了“村村有亮点、组组有看点、户户有支撑、人人有收入”新格局。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高标准核心产业示范园20 个近0.67 万hm2,优果率由2016 年的65%提高到2019 年的70%。

(四)强化科技转化应用,使产业发展有支撑

昭通针对苹果生产无统一标准的实际,制定了《绿色食品 昭通苹果生产技术综合规范》9 项技术标准,涵盖了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聘请8 名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组建了市苹果产业发展专家组;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在产业规划、现代模式栽培、育苗技术等领域获得了支持;建立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苹果产业科技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技术服务方式,组建村级苹果辅导员队伍340 人;邀请国外苹果专家对全市苹果技术人员及辅导员进行培训,再通过技术员和辅导员把技术传到基层、传给果农,年培训果农上万人次;构建了“科研、技术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昭通高原特色农业苹果产业现代化标准生产体系。海升集团进驻昭通以来,引进国际领先矮化砧木、优质品种、果园管理机械化、水肥一体化滴灌、果园生草模式、科学化树形管理系统、果树合理负载管理、植保监控系统、生物防治系统、宽行密植、格架栽培等十大核心技术,实现了“四省、两高、两早”(省肥60%、省水70%、省地70%、省劳力80%,高品质、高产出,早投产、早回报)的八大种植优势。海升集团的进入,引领了昭通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促进了昭通现代苹果产业技术进步。

(五)加强宣传力度,使产业品牌知名度得到提升

在规范认证、试点示范、展示展销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塑造、营销推介和宣传保护,昭通苹果共获绿色苹果认证、有机转换产品认证和出境水果果园检验检疫登记25 个,着力打造以“昭阳红”“沁果昭红”“满园鲜”“嘎嘣脆”等一批顶尖企业“金字招牌”。近年来,昭通苹果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不断得到提升,品牌创建、推介见实效,2016 年,在“京沪高铁”线列车电视《中国特产》节目中播出“昭通苹果”宣传片,获“2016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满园鲜”“嘎嘣脆”红富士苹果品牌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满园鲜”红富士苹果品牌荣获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产品金奖;昭通绿健果蔬商贸公司“满园鲜”牌苹果获2018 年度云南省绿色食品“十大名品”中“十大名果”第一名,昭通绿健果蔬商贸公司“满园鲜”牌苹果和鲁甸浩丰苹果专业合作社“嘎嘣脆”牌红富士苹果荣获2018 年云南名牌农产品,昭通天锦果业和鲁甸浩丰专业合作社产品荣获2018 中国好苹果大赛银奖、优胜奖;2019 年1 月在央视8 个频道连续1 个月播出“昭通苹果”宣传广告,9 月举办了昭通苹果展销会暨“昭阳红”苹果品牌发布会。

(六)努力打造一支能推动产业扶贫的技术与人才队伍,使产业发展有技术

昭通市建立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苹果产业发展工作机构,强化了工作机制保障。昭通市委、市政府在机构和人员编制非常紧的情况下,组建专门机构坚定不移推动苹果产业发展,2019 年成立了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作为市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核定了人员编制40 名,设中心主任1 名、副主任3 名,正科级职数6 名、副科级3 名;苹果产区的昭阳、鲁甸两县区对应成立了苹果产业发展中心,作为县区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并核定人员编制,设主任1 名、副主任3 名,对应市级设置了内设业务科室;苹果主产区乡镇设立了农技服务机构、组建了400 人村级苹果辅导员队伍。

(七)强化政策支撑,使产业发展有保障

昭通市委、市政府印发了《统筹资金支持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产业扶贫资金支持苹果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县区政府高度重视苹果产业投入保障,积极整合发改、水利、国土、农开、农业、扶贫等相关项目资金用于苹果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对纳入统筹使用范围的资金按原渠道下达,资金审批权限、使用权限完全下放到县市区,全部用于高原特色产业重点工作、重大建设项目和关键环节支出。财政涉农统筹整合资金优先支持有规模、有标准、有组织且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机构完善并发挥作用的新型经营主体,切实推进苹果产业扶贫健康持续发展。

三、创新模式提升成效是脱贫的坚强支柱

产业扶贫是为了贫困人口有长期有效的经济来源,基本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多方参与,农产品产销对接,激活土地、劳动力、资本及技术等措施,创新贫困人口增收方式[10-18]。昭通融合多方经验创新模式,提升贫困人口脱贫成效,持续稳固经济来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实施手法上双绑机制+三个全覆盖模式

推行专业合作社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绑定发展、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或直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绑定发展“双绑”机制,探索推广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以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党支部+合作社“三个全覆盖”为抓手,找准转观念、重品质、育主体、强带动、树品牌、促提升六个着力点,推动规模与质量、品牌与效益同步提升为实现路径[19-20],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促进企业、合作社、农户、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发展、互利共赢,以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推进“一基地、三园、四体、五区”建设进程。2019 年,昭通苹果种植总面积达4.51 万hm2、产量65 万t、种植产值60 亿元,苹果种植覆盖22 个乡镇;培育0.67 万hm2以上的主产乡镇1 个、0.133 hm2以上的乡镇6 个;苹果种植农户达到13 万户,收入上万元的农户5 万户,果农年人均种植苹果收入0.55 万元,推动30 万果农依托苹果产业实现脱贫致富。2020 年,全市计划新植苹果0.49 万hm2,实现综合产值近100 亿元,辐射带动52 万人,其中覆盖贫困户51 300 人,生产基地带动扶贫33 800 人,四个田园综合体建成后将带动扶贫17 500 人。苹果产业在昭通脱贫攻坚中推动作用日益彰显,实现了苹果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的有机结合,有效增强扶贫“造血”功能。

(二)农民增收上土地流转佣金+务工收入+资金入股模式

昭通市加大招商引资和企业培育力度,广泛动员群众积极投入参与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发展产业与群众脱贫的结合度,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企业是参与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民营企业是企业扶贫的重要力量。苹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每年可带动就业36 380 人次,其中长期工380 人、短期工36 000 人次。昭通超越运用“双绑”模式,采取“企业+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方式,在永丰、布嘎、守望及周边乡镇建设万亩苹果产业扶贫示范园,通过地租收入、劳务就业、搬迁户托管、股份分红等提高扶贫效能。一是土地流转,增加财产性收入。土地流转费1.35 万元/(hm2·年),每5 年增加0.3 万元/hm2,涉及21 000多农户,每年支出土地流转费用4 500 万元以上。二是园区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安排永丰镇、布嘎乡及周边乡镇贫困户5 000 人就业,年用工达120 万人次,人均年收入可达1.8 万~2.4 万元,年累计支出人员工资9 000~12 000 万元。三是果园托管,增加经营性收入。经过一至两年培育将大山包易地搬迁户749 户培育成现代农业产业工人,将基地分成3.33~6.67 hm2一个单元委托搬迁户或贫困户进行“托管”,根据产量及质量完成情况给予奖励,每年每户收入可达4 万~8 万元。四是资金入股,增加转移性收入。昭阳区农投公司以整合扶贫资金入股30%,根据“一年开花、次年挂果、三年丰产”的特点,前两年以入股资金10%分红,第三年盛产期后每年以利润的30%进行分红反哺贫困户及壮大集体经济。五是田间学艺,增加技能性收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昭通超越将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创建田间大学,每年培养现代苹果种植职业农民或专业技术能手2 000 人以上,这些能手可以面向西南乃至全国从事苹果技术服务,可增加技能性收入。

(三)措施落实上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探索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利益联结为核心,精准落实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各类主体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推动形成合作社绑定农户、企业绑定合作社或通过合作社绑定农户的抱团发展之势,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户增收的多赢局面。鲁甸县浩沣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的运作模式,合作社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让农民变股民、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以每公顷1.2 万~1.8 万元不等价格把土地从农户手中流转到合作社集中经营,在流转土地+社员分红的基础上,再获得劳动报酬,形成了“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劳务收入”的多元增收机制。同时面向全镇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为其果园提供全过程的生产技术和土肥水管理技术,并全部签订回收订单,帮助贫困户尽早脱贫。实现合作社、公司、农户间互利共赢。合作社还创新技术服务形式,开展果园托管业务[21]。2018 年,合作社直接带动社员农户102 户,其中建档立卡户3 户14 人,间接带动农户1 000 余户,涉及建档立卡户21 户110 人,提供长期就业岗位32 个,临时用工1 000 人次,产业带动农户人均创收0.25 万元以上。引领着当地广大农民群众走特色发展之路,依托苹果产业脱贫致富。

(四)效应带动上能人辐射模式

积极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发挥模范示范作用[22]。昭通绿健果蔬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郎平勇,是昭通市昭阳区苏家院一个普普通通的果农,已经有25 年的水果种植历史,依靠科技、勤劳致富后,把自己先进的种植经验、科学的管理方法教授给村民。通过“公司+科研院校+协会+基地+果农”的发展模式,建立了昭通第一个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为一体的苹果科技示范园—昭通苹果庄园,辐射带动苏家院镇迤拉、双河两村19 个村民小组730 户果农人均增收0.4 万元以上,建立绿色精品苹果生产基地0.17 万hm2,培训果农18 000人次,帮助果农通过简化整形修剪技术、果园土壤培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改造低产低效果园 1.33 万hm2,实现低产果园的提质增效。公司的“满园鲜”牌SOD 苹果、冰糖心苹果销往昆明、上海、北京、重庆、广西等省市及泰国、越南等国家,实现亩产值达3 万余元,2018 年销售收入6 700 万元。公司生产的“满园鲜”牌苹果荣获2016 年、2017 年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2018 年获云南绿色食品品牌十大名果第一名,辐射周围果农搭上了致富的快车。

(五)采后销售上电商+网商模式

通过宣传推介,拓宽了销售渠道,在网上销售昭通苹果的店铺近1 500 家,近四年累计网络销售苹果883.3 万件。其中:2016 年网络销售苹果102 万件;2017 年网络销售苹果191 万件;2018 年网络销售苹果301 万件;2019 年网络销售苹果289.3 万件,销量1.68 万t,通过网络实现增收1.45 亿元。昭通苹果驰名国内外,香飘全国各地,不但远销东部沿海城市、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和香港等地区,还拓展了迪拜等中东城市,销往市外的苹果占总量的80%以上。

猜你喜欢
昭通苹果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
值得书写的昭通文学实绩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