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20-12-17 03:29刘亚荣谢晓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刘亚荣 谢晓兰

摘 要 对近几年研究生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现状,提出了构建基于PBL的教学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和建立项目管理平台的培养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导向,以课程群为单位,采用“知识体系培养—工程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三阶段培养模式,将项目、实践及创新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电子信息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时代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及招生类别的多样化,电子信息类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不太合理;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创新实践和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电子信息类研究生作为引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人才,不仅需要掌握较深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真正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信息类人才非常紧缺,特别是能够在企业从事产品研发的工程型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如何培养电子信息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以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是我国电子信息类研究生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1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1.1构建基于PBL的教学模式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3]。基于PBL教学模式,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工程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三阶段培养模式。

1.1.1项目知识体系培养阶段

知识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也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传统的电子信息类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的学习注重教师讲述,学生听讲,即教师为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大多数电子信息类研究生课程体系主要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其课程体系的

设计虽然考虑了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但主要还是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工程化思想不强。

为了达到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不仅需要改变现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建立基于PBL教学模式的课程培养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导向,在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新思维意识。

1.1.2项目综合的工程技能培养阶段

工程综合技能培养阶段以项目设计为主体,适用于研究生第二三个学期。

建立以课程群为单位的系统化实验课程和项目设计,实现实验项目的目标化、案例化、工程化,围绕综合实验案例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现有的课程实验、工程实践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适当调整课程实验内容,注重研究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贯通,使研究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培养其工程设计能力。

1.1.3项目研究的创新能力培养阶段

创新能力培养阶段以项目研究为主体,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工作,适用于研究生第四五个学期。采取的方法是:主持工程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主持或参与学生科技竞赛、主持或承担研究生科技创新項目等。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工程综合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创新研究能力。依托专业创新实验室及重点实验室,面向模式识别、图像处理、通信等消费类产品的设计开发需求,主要培养研究生在图像处理、电子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产品的仿真、设计、开发、调试及产品化整个过程中的能力,使研究生具备高级别软硬件应用开发的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1.2 构建培养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达到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需要对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将内容紧密耦合且关联度高的课程进行划分,构建以课程群为单位、以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专业知识体系。

1.3 建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管理平台

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建立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区域信息产业的耦合机制,建设创新实践项目库。构建科研项目、研究生课题和创新竞赛等相互促进的研究生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即依托信息产业、科研项目、产品开发等为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管理平台提供材料和基础;另一方面,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管理平台丰富和充实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也为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柱,并通过产学结合的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开放项目的投放,突出加强学生主动实践的创新项目平台和开放机制建设。

2结束语

双一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及教学模式是培养较强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对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模式、创新平台等进行深化改革和加强建设,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切实提高电子信息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教改项目:2019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GY2019096); 广西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9JGA183)。

作者简介:刘亚荣(1977- ),女,桂林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

参考文献

[1] 王许云,王辉,王荣方等.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0(16):33-35.

猜你喜欢
PBL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PBL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与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