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疫情下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融合

2020-12-17 03:29赵红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融合语文

赵红杏

摘 要 单纯的知识传授显然并不能丰盈孩子的人生。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把语文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把语文和育人相结合,把语文与人的生命发展相结合,突出语文教育在实现人的价值中的作用。让学生依托生活的大课堂,在阅读中、思辨中、写作中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 疫情下 语文 教学与生活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新冠肺炎的来袭,开启了我们不寻常的一年。“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解锁了老师的许多新技能,从开始的直播“小白”,到名符其实的“主播”,老师们可谓是一路探索,一路成长。同时,作为一个教育者,一名语文教师,疫情之下,我常常思考,应教给孩子些什么呢?单纯的知识传授显然并不能丰盈孩子的人生。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每个学期的一本小小的语文书,只是抛砖引玉中的“砖”,引出的大语文才是美玉。大语文不仅指的是“知识量大”,还包括“大能力”、“大视野”、“大格局”。在語文教学中注重把语文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把语文和育人相结合,把语文与人的生命发展相结合,突出语文教育在实现人的价值中的作用。这样的格局理念才是大语文观,狭隘的知识教学将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所以,疫情之下,我在努力地践行着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1让阅读成为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普希金说过:“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结合学生在家上课,线上学习时间较短,除了看直播课以外,其他时间可以自主把握的特点,我积极组织孩子们进行大量阅读,拓宽视野。

(1)引导学生阅读新闻。以第八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说新闻”为契合点,举行“小小新闻解说员”活动,让学生从新闻中了解抗疫英雄故事、了解抗疫常识、了解全国乃至全球的疫情发展走向……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最感兴趣的新闻,再加上自己的评论,录制小视频,分享自己的收获。这样,培养了学生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关心时事,了解时事动态,关注国家的发展,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2)引领学生走进生物学、医学、科学类书籍的殿堂。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敌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迫切地想知道:什么是“冠状病毒”?“新冠肺炎”有什么症状,我们可以怎么预防?医学类的书籍平时学生都不沾边,但竟然有的学生读起了《本草纲目》,再结合书本“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十万个为什么》进一步埋下探索科学的种子,用小报来记录学生阅读的脚步,比一比谁知道的更多,赛一赛谁了解的更全面。让阅读成为知识海洋中的风帆,学会知识,更好生活。

(3)推荐学生阅读人物传记类书籍,与伟人对话。疫情期间,钟南山、李兰娟等抗疫英雄走进了学生的视野,他们的大爱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引导学生阅读人物传记,走近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孩子树立人生榜样,知道自己该追的是哪些“明星”。开展“我心中的那颗星”系列活动,以阅读小组交流、写读后感等形式让孩子分享了解到的伟人事迹和读后感悟。传记是伟人们的身教,相信孩子们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

2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约·诺里斯说:“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语言总是被话语人赋予各种功利性的内涵,所以想要读懂内在的、真实的意思,其实很难。疫情时期,四面八方的信息充斥着手机、电脑、网络,如何教我们的孩子分辨真假,区分传言、谣言、谎言,这也是大语文状态下要教给孩子的必备技能之一。利用线上钉钉直播,用开主题研讨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思辨,从中懂得对充斥我们生活的各种信息要冷静应对,凡事多追问几句:在哪里?什么时候的事?是你亲眼看到的吗?当时还有谁在场?他们怎么说?让学生收集、交流《三人成虎》、《曾子杀彘》等故事和有关诚信的成语,从中学会对所有的信息不能照单全收,深信不疑,要认真思考,理性分析。疫情,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很多事情的各种不同的方面,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认真分析,学会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

3用笔记录生活,书写所思所悟

在教学中精心挑选有助学生理解文本、触动思想的练点,设计一些小练笔;挖掘生活大课堂丰富的素材,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让他们尽情释放那倾泻而出的灵性和情感。

(1)有趣处,练一练。为了避免教学的单一,也为了让学生宅在家的日子也可以很有趣,结合单元习作“我的乐园”,开展“游戏大王”比赛。孩子是天生的游戏专家,一块地盘、几把椅子、数个纸箱就可激活他们的游戏细胞,于是,让学生推荐自创游戏,书写分享游戏准备、规则、锻炼的能力、趣事等,写得最精彩的那位同学,无疑当上了“游戏大王”。文字的运用,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就发生了。

(2)动情时,写一写。如在学习以“诗歌”主题的第三单元,组织学生以抗击疫情为题材自创一首首小诗,我们的孩子讴歌疫情中的白衣天使、各行各业中的最美逆行者,赞颂他们的伟大,感恩他们的无私奉献;以大自然为主题,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大自然的美丽,用慈悲的心体悟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写出对生命的敬畏。

(3)练练写写常态化,积累生活素材。生活中的一切都应该被铭记,无论是欢笑还是苦难,都将是我们人生宝贵的财富。有了这笔财富,我们才能健康地茁壮成长。疫情中的中国速度、逆行担当、英雄逝去……无不牵动着我们的心;学习模式的全新适应、只能宅家的自由束缚,同样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在线教学,无法及时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我鼓励孩子将自己的心思记录到日记上,与老师、家人、好朋友分享心事。分享快乐,也快乐别人;分享悲伤,悲伤也减半。绘制“心情阴晴表”,遇到情绪低落时,给自己出一份诊断书,写清原因,并给自己开处方,是听音乐舒缓呢?还是打算在做家务中忘却烦恼,写着写着,情绪得到宣泄了,也让学生学会有效地管理情绪。记着记着,生活的素材也丰富起来了。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所处的生活才是一个真正的大课本,我们接触的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这样,能优化教学形式及过程,使语文素养真正落到实处,也让语文教学能真正的回归到生活中去,盛开在孩子们的心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融合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