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020-12-17 03:29贺胜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忆秦娥陈彦主角

贺胜男

摘 要 陈彦的长篇小说《主角》中的主角秦腔名伶忆秦娥具有鲜明的“痴”的性格特征,这表现在她的“纵情之痴”、“处事之痴”及“迷戏之痴”等三个方面;同时,该形象还具有突出的“智”的一面,即具有“悟己之智”、“恕人之智”及“传承之智”等三个方面的性格特征。忆秦娥的“痴”与“智”是乃是一体之两面,所谓大智若痴,“痴”为“智”表,“智”为“痴”里。

关键词 陈彦 《主角》 忆秦娥 智 痴

中图分类号:O123.1文献标识码:A

《主角》以一代秦腔名伶忆秦娥为主人公,以她四十多年来的成败、毁誉、起落,象征了秦腔这一民间艺术的衰败、复兴与传承。忆秦娥因秦腔而得以扬名立万,秦腔在忆秦娥身上得到重生。人以戏名,戏以人传。

忆秦娥因热爱秦腔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便得了一个“戏痴”的名头。她的“痴”不仅在于对秦腔艺术的极致追求,还在于她性格的“瓜”——有房不抢,有利不争。说忆秦娥“痴”,但她的“痴”中又有“智”。粗化生活、钻研戏曲,这一切都是为了将秦腔进行最好的继承与发扬。

忆秦娥的“痴”与“智”是一体两面的。大智若痴,“痴”为“智”表,“智”为“痴”里。

1忆秦娥之“痴”

1.1纵情之痴

忆秦娥的一生有三个重要的男人,初恋封潇潇,第一任丈夫刘红兵,第二任丈夫秦怀玉。

封潇潇之于忆秦娥,是年少时候的爱慕对象。朦胧的情愫,还没道明,就已破灭。年轻时,两人排练《白蛇传》,封潇潇多次向忆秦娥表露爱意。但忆秦娥因小时候差点被猥亵的经历,以及舅舅偷情累及自己被笑话的经历。让她无法在如此青涩的年纪接受他的爱意,最终二人以误会分离。

刘红兵之于忆秦娥,是形势压迫下不得不做的妥协。刘红兵看过忆秦娥的表演之后,就强烈地追求她。忆秦娥在他的穷追猛打、周围人的劝解之下,终于丢盔弃甲。刘红兵是一个喜新厌旧的公子哥,他们的婚姻必定不能长久。离婚后,他们的傻儿子让忆秦娥的负担更重。

秦懷玉之于忆秦娥,是人到中年之后的两情相悦。秦怀玉画家的气质让他的爱急切又炽热,炽热到最终烧伤两人。经过一系列悲剧之后,秦怀玉在妻子与所爱艺术的不可调和、间接害死傻儿子的后悔中孤寂地自杀了。他死后,忆秦娥极度悲伤,最终关上了心门。

忆秦娥的三段情史上算不上成功,甚至可以说是一败涂地。每一段感情都在耗费了她巨大心血之后,让她遍体鳞伤。不仅如此,丰富的情史更让她背上了“水性杨花”的艳名。从此以后,她的“艳史”会随着她的名声的剧增而畸形疯长。看似风光无限的“秦腔小皇后”,此后,她的一生再也少不了揶揄和羞辱。

忆秦娥的一生虽功成名就,但三段感情为她的生命增加的无数不幸。让她本可以崇高的生命,重重抹下一笔苍凉的底色。

1.2处事之痴

忆秦娥为人处世是有些“瓜”的,在表演团里,她饰演主角,台词、动作、难度要远远多于其他配角,但是她的薪水却和其他配角一样。可是她却没有感到不妥,从未申请增加薪水。“痴”成一根筋,“瓜”成缺心眼。不仅不要钱,而且不要权。表演团团长想要让她当副团长,别人削尖了脑袋往里挤都得不到的位置,对她只是“鼻涕流到嘴边,吸溜一下就进嘴”的事情,她总是推脱。不想当官,不愿当官。就连本属于她的房子,她也可以让别人去抢。

忆秦娥确实“瓜”,她本可以靠着一身绝活在“茶社”里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的。但忆秦娥觉得秦腔是让人尊敬的,而不是被茶社里的老板们戏耍的。所以她宁愿少赚钱,也不愿俗化秦腔。大老板们看上色艺俱绝的忆秦娥,无论是希望一夜风流的调戏,还是认真的追求,忆秦娥从来不给他们接近自己的机会。甚至为她一掷千万,只为博她一笑的煤老板,也被她打骂回去。

忆秦娥的生活并不富足,农村的父母,无能的弟弟,更别提需要大笔医药费的傻儿子……一大家子都靠她一点工资过活。她有无数个可以堕落的借口,但她从未迈出那一步。十几岁一炮而红的忆秦娥被扔进金钱、权力、罪恶、情色的大染缸里,几十年过后忆秦娥还是哪个忆秦娥。一尘不染,洁白无瑕。不知她是真“痴”,还是假“痴”。世上的污垢奇迹般得无法侵入忆秦娥的内心,她仿佛如秦腔一般早已被隔绝在百年之前。

1.3迷戏之痴

“秦腔小皇后”忆秦娥是为秦腔而生的,秦腔与大时代主题转换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她风风雨雨的一生得到彰显,她的一生也借助秦腔才得到生命的圆通与升华。

当忆秦娥还只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烧火丫头时,练秦腔是她唯一的出路。在“忠、孝、仁、义”四位老艺人的倾囊相授之下,她如同“布袋里的锥子”终于熬出了头。成为了“秦腔小皇后”,声名大噪,一时风头无两。但彼时秦腔只是她不得不学的求生工具,她还没有真正与秦腔达到生命的大融合。

她与秦腔达到灵魂上的大统一,是在经历丈夫出轨、儿子被查出智力不正常之后。苦难对她是祸,也是福。

秦腔的装扮不是简单的,是非得将人的眉尾吊到太阳穴不可的。由于在舞台上唱念做打,过度的运动让忆秦娥一下舞台便晕倒在地。更别提《鬼怨》中饰演李慧娘时的特殊才艺“吹火”了,忆秦娥在表演“吹火”时要吸入大量助燃物,每次在表演完成之后,她便遏制不住地上吐下泻,累到虚脱。即便如此她仍兢兢业业,不敷衍每一次演出。

忆秦娥是一个“戏痴”,为了不辜负自己与秦腔,她对自己的表演永远精益求精。

2忆秦娥之“智”

2.1悟己之智

忆秦娥为人处世单纯又木讷,从不通晓什么“人情练达”之术。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她的确有些“痴”甚至有些傻的。即使有很多发财的机会在她面前,她从不把握,甚至主动驱赶的。她不争名、不夺利,看似失去了很多机会,但其实有些时候“舍”便是“得”。在物质金钱文明席卷全中国的浪潮之下,正是因为她的不争不抢,才能让她保持内心的纤尘不染,让她在人生的后半段接触到真正的秦腔,传承到秦腔的精魂。这是诸如楚嘉禾之类的“利己主义者”们永远无法触碰到的。这近似于老庄思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历经婚变、丧子、丧夫,忆秦娥了悟了世事无常不过是人生一场大梦,众生都在梦中。“永劫轮回”,众生如蚁。她意识到人生的种种劫难只是一种修行,才能与自我达成最终和解。从事于唱戏行业,在这一方舞台上唱着他人的离合,注入自我的悲欢。将唱戏作为“度己度人”的大修行,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实现一个人生命中应实现的价值,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一种幸福呢?

2.2恕人之智

《主角》借秦腔编剧崔八娃之口对忆秦娥说道:“主角就是自己把自己架到火上去烤的那个人。因为你主控着舞台上的一切,因此,你就需要有比别人更多的牺牲、奉献与包容精神。有时甚至需要有宽恕一切的生命境界。”只有宽恕他人,个人境界才可能被无限延伸。

忆秦娥在经历种种苦难之后,又在老尼的指点下,顿悟了:“唱戏,更是一种大修行,是度己度人的修行。”个人的艺术和生命在这一刻达到纯臻和圆熟,并且向集体融合。忆秦娥个体的意义建立在感化群众的基础上,个体与他者的分裂在此得到弥合。

忆秦娥的三个男人,封潇潇求而不得,最终堕落于酒精之中。刘红兵离婚后纸醉金迷,终于在一次车祸中摔断双腿。秦怀玉在艺术与生活的不可调和中自杀身亡。不论前尘恩怨,忆秦娥同情于三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一生。在一声轻叹之中,消解了他们几十年来彼此纠缠的恩怨情仇。目睹如是种种,教忆秦娥如何不生出无限感慨:“人啊人,无论你当初怎么鲜亮、风光、荣耀,难道最终都是要这样可可怜怜地退场吗?”此间悲凉,非历经死生,不能道出。

忆秦娥的“智”不是点石成金的生财之术,也不是左右逢源的官场之道,更不是八面玲珑的应酬之法。而是那颗历经千锤百炼仍然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是那颗阅尽沧桑归来依旧纯良的善良之心,更是这颗感悟生命以戏渡人的悲悯之心。

2.3传承之智

陈彦在《主角》后记中谈道:“修复起《铡美案》《窦娥冤》《清风亭》《周仁回府》这些古老血管,讓其汩汩流淌在现实已不大相认的土地上。以他们的年岁,本不该牺牲青春,去承担他们不该承担、也承担不起的这份责任。但他们却以单薄的肩膀、稚嫩的咽喉,担当、呼唤起生命伦理、世道人心、恒常价值来。他们不是英雄谁是英雄?”

忆秦娥便是这样一个英雄。她在秦腔等旧戏“解绑”之初,百废待兴之际,勇于承担起复兴秦腔的历史责任,让百年秦腔在她稚嫩的身躯上重新绽放出异彩,光艳夺目。连编剧大家秦八娃都说:“不是哪个时代,都能出现忆秦娥的。这样好的演员,也许几十年,或者上百年,才出那么一半个。作为一个写剧本的,我要是错失了这个良机,也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正是因为忆秦娥,秦八娃才有创作的灵感。也正是由于秦八娃,忆秦娥才能更加出彩。创作与演绎,他们二人代表了那个时期的创新与继承。

多年后以宋雨为首的秦腔新势力出现,旧势力必然退场。正可谓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出以忆秦娥为主角的大戏最终落幕,只留下繁华散尽后“浩大的虚无之悲”。忆秦娥完成了她继承传授的历史责任,完成了作为“历史中间物”使命。

从“忠、孝、仁、义”四位老艺人的无私传授、剧作家秦八娃的倾情创作,再到忆秦娥和宋雨等人的继承与发扬。无数秦腔艺人们将自己的生命与秦腔捆绑在一起,化为涓涓细流,不同程度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细流汇聚成奔涌大江大河,那震天的喧嚣,是秦腔重新焕发出的生命强音。

《主角》铺陈人世的繁华欢宴,也道尽盛筵必散之理。簇锦团花、车水马龙于前,西风残照、千秋大静于侧。难得的是,忆秦娥立于欢场正中间,却从未沉沦。

忆秦娥之“痴”,困于情,拙于事,狂于戏。忆秦娥之“智”,悟于己、恕于人、功于史。是阅尽沧桑的成熟与圆通,这个“智”以“痴”为表,内藏大道。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

参考文献

[1] 陈彦.《主角》后记(见陈彦《主角》)[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忆秦娥陈彦主角
东吴·名家
“主角”陈彦
忆秦娥·临壶口
忆秦娥·三星堆人像
蔬菜盆栽 绿叶也能成“主角”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陈彦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