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2020-12-18 11:10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2期
关键词:分组教学模式过程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钱 静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组合作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小组合作教学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创造一个更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加强学生的实质参与,寻找到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突破口,改革教学方案,让小学数学课堂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实现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发展奠基。

一、注重情景创设,优化整体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是小学阶段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作为课堂教学突破口,帮助学生完成思考,注重学生的自主表达,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情景中自主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机会,踊跃举手发言。但是大多数时候,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这难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拥有属于自己的表现机会,这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就得到了有效凸显。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展开交流,创设一个更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情景,引导学生突破教材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最后,教师还要通过情景创设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发展自我,促使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最终帮助学生成功体验知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只有学生具备良好习惯,才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基础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后期发展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表达,了解学生思维发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倾听自我,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自我质疑,促使学生完成自我思考。可能大多数时候,虽然在小组中有一些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却不是十分准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答难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完成思维发散,提升能力。

三、使用多类方法,优化整体课堂教学效率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内完成发展。同时,在分组时,教师也要遵循“组间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实现提高。这样的分组模式能够确保学生在发展的同时收获知识,它给予了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重要平台。在小组建设过程中,教师应使用多种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有目的性地选择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效率。

平常教师就可以组织同桌之间进行互相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简单问题的讨论。通过同桌之间的相互讨论,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学生也能够在同桌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理解基础知识。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同桌之间展开讨论,分析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概念,促使学生在知识对比的过程中实现提升。同时,教师也要开展不同层次的分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的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面对问题,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如在教学《长度单位》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室内用道具来测量自己喜欢的物体。实践中,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参与测量。这样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学习,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也能够在个性发展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在做一些综合练习时,教师就可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在更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进而确保他们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散自我智慧,最终实现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新时代的数学课程教学少不了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合作学习作为整体课堂教学的重要出发点,鼓励学生参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帮助学生认识知识,了解合作学习对于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投入合作学习,将整体合作学习模式真正落到实处,这样的教学方案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鼓励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散发出无限生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分组教学模式过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