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完善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的前置学习

2020-12-18 21:14江苏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前置短语语篇

江苏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朱 岭

教学中,设计合理有效的前置作业,既能辅助学生更精准地把握知识点,又能为课堂学习架构桥梁,真正做到高效学习。经过一阶段的实践、反思和总结,笔者将高年级教材中语篇教学的前置学习固化为三个项目,分别是基础项前置学习、探究项前置学习和拓展项前置学习。

一、“低入口,大感受”的基础项前置学习

基础项前置学习的操作方法就是请学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点出不会读的词、圈出不懂的词、画出重要的词。在设计这项前置学习时的核心理念就是简单易操作。

【案例】五年级上册有一篇关于“昆虫”的短文。课堂上在对基础项前置学习进行检测时,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呈现了该语篇中的重点词汇。 当有学生对语篇中“glow”一词的读音提出疑惑后,立刻就有很多学生举手争当小老师告诉他这一词汇中的“ow”的发音可以从已学单词“know,blow”中得知。很快又有学生得到了启发,发现这一词汇中“gl”字母组合发音可以从已学过的单词“glad,glove,glue”中得知,所以他们也争先恐后地要来教一教这位同学。而笔者则根据课堂学生的反应,及时为学生总结了这两个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并组织学生感悟自然拼读在语音学习中的重要性。当日课堂作业的第一项笔者就布置了学生总结已学过的含有“ow”和“gl”音素的词汇。

【策略】针对基础项前置学习的课堂检测,学生通常以四人一组进行同步探究。小组成员轮流呈现不会读、不懂意思和认为重要的单词。对于成员提出的问题,组内可解决的就采用互助的方式解决。对于组内不会读或不懂意思的词汇由每组的小组记录员记录下来。小组在全班呈现讨论结果时,教师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给予点拨提示,包括正音、呈现所涉及词汇的读音以及含义方面的解释等。因为这一环节是基础项前置学习的课堂检测,所以教师尤其要关注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规律方面的归纳总结,并将这一过程中新呈现的短语结构纳入今日课堂作业的常规项,学生抄写并进行组词练习巩固。

【分析】课前由于学生对词汇已做了充分的研究,因此课堂上他们无论是对词汇的读音、结构,还是对含义的解释,都讨论得相当积极,涌现出很多争当“小老师”的学生。这些“小老师”特长各不相同,有的能解决单词含义方面的问题,有的能为同学总结字母发音方面的归类总结,有的则是从单词的结构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学生有备而来,学生对词汇已做了充分的研究,彼此之间所进行的是有思考的交流。这样低入口、大感受的前置性作业互动性强,学生在这样的合作中主动学习,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们在课堂中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共同提升。

二、“跳一跳,摘果子”的探究项前置学习

所谓探究项就是学生针对语篇进行提问并回答。设计探究项前置学习就是希望学生在完成基础项的前提下,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层面的探究,这样教师就能从语法角度考查学生对短语、句型的掌握情况。

【案例】六年级上册有一篇关于“Habits”的语篇。课堂上在对探究项前置学习进行检测时,有学生针对语篇提出“ Does Mike have a good habit?”,由于学生已在小组中进行了同步探究,所以举手的人很多。有学生回答:“Yes, he does.He gets up early every morning and he usually reads English before breakfast.”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学生要想得到课堂的效益之星或表达之星就必须有所表现,而要想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代表小组发言有两个方法,一是听出上一组表达中的错误并改正,二是可以在上一组表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并得到大家认可。当时有一组学生在上一组回答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并补充了答案“Yes, he got up at six yesterday morning. He read English loudly for a long time.”。还有一组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提出“Reading English every day is a good habit. This is the way he reads English. We need to learn from him.”。

【策略】针对探究项前置学习的课堂检测,学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或四人小组的方式合作讨论探究项前置学习的成果并准备课堂汇报。原则是每个人都要参与回答。后一个学生可以在前一个的基础上进行纠错、补充或拓展回答。在学生进行交流前置学习探究成果时,教师应时刻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并抓住合适的课堂契机提醒学生注意优化各自的问答。教师也要特别注意这一过程的行为评价,如在进行全班层面抢答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能根据同学所呈现的提问的全面性、深入性、准确性以及答案的丰富度(运用到了足够的短语结构)、合理度(能符合语篇的情景)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检测探究项前置学习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一步提问或优化整合答案,随即将这一成果作为句型板块的练习题,呈现在当天的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中,做到后续布置的作业有实效性。

【分析】探究项前置性作业是为突破语篇的重难点服务的,课堂对这一前置学习的检测能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基础之上再“跳一跳”,摘到高处的“果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以及相关学习经验和他人分享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语言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

三、多点生活趣味的拓展项前置学习

所谓拓展项前置学习就是请学生结合语篇中呈现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编一段对话,回答一个开放性问题,或设计一张思维导图。拓展项前置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将语言运用到生活中去。

【实例】六年级下册有一篇关于“healthy diet”的语篇。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帮 ”交流中都能就“饮食习惯”对生活的影响给出自己的看法,语言基本通顺。为了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足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活动的机会,在最后展示环节,笔者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There’s not much food in the fridge, what should you do?”引出学生们的思考。学生通过 “学习帮”的交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然后通过教师的点拨逐步引导学生从说单一的短语、句型到说完整的句型、对话甚至是段落,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的知识扩充答案,并注意倾听别人的答案。最后学生再到“学习帮”中进行优化答案“We have to go to the supermarket. We need to buy something to eat. We need to buy some vegetables.Vegetables are good for us. But don’t buy too much sweet food. It’s not good for your teeth. We can eat a little at a time.”。本节课的回家作业就是请学生以“学习帮”的形式设计一份有关“健康饮食”的海报作为对拓展项前置学习的检测成果输出。

【策略】高年级的学生在完成拓展项前置学习后如何在课堂中对这项前置学习进行检测?笔者一般是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帮”的形式自由组合。“学习帮”就是平时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或教师对于今日任务导向的要求自由组合,原则是能在“学习帮”中学到自己不会的或能给予别人所想不到的知识。“学习帮”的学习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明确时间限制为两分半钟,前两分钟以“学习帮”形式自由选择教室的任意角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后半分钟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自己捂着耳朵自己优化组织答案操练,捂着耳朵是为了让学生静下心来只听到自己的声音。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根据此规定来确定学习帮的人数。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为那些“有备而来”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同时在这一环节做好行为评价也是极其重要的。如可以根据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包括运用短语、句型的丰富性,表达的完整性、灵活性以及语音语调的优美度设置的表达之星;从“学习帮”小组组员分配合理性设置合作之星;根据学生是否通过“学习帮”的交流学到了有用的表达技巧设置倾听之星等。

【分析】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结构的储备量。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语篇中呈现的重要语言项目有运用的能力,这样的拓展项前置学习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关注教师的点拨,快速跟上教师的思路,从而保持积极听课的状态。学生针对自己依旧存在的困惑之处,也能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学习,习得不同的思维方法,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锻炼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基础项前置学习的设计目的是照顾全体学生,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表现的愿望,能在课堂第一轮的小组合作交流中有话可说。探究项前置学习设计的目的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让课内的学习更深入、更有效。拓展项前置学习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切实将语言项目运用到实际中去。有效的前置性学习能让学生学习在课前,让课堂学习成为反馈、交流、讨论和互相质疑的过程。有效的前置性作业能让学生一直保持激情,自主地学习下去。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学生对于如何完成语篇板块的三项前置学习要求已非常明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力求能将针对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的这三个前置学习优化和完善,希望学生能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猜你喜欢
前置短语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精准的声音还原 Yamaha CX-A5200前置放大器
《健民短语》一则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