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乡县藜麦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0-12-18 23:48王惠娥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东乡县栽培产量

王惠娥

(甘肃省东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站,甘肃东乡731400)

1 基本情况

藜麦属藜科,双子叶植物,籽粒小而轻,表皮有一层水溶性的皂角苷,素有“营养黄金”和“素食之王”之称,是一种非谷物粮食,广泛种植于东南亚,蛋白质含量高达14%以上,富含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含钙量是小麦的4 倍,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单体植物。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农增收,助推精准扶贫工程,2018 年东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引进白色藜麦陇藜1 号、冀藜2 号、红藜麦及黑藜麦等新品种开展了品种试验示范,发现黑藜麦、红藜麦市场价格高,群众种植积极性高,适宜在东乡县推广种植。2019 年在中国石化建设集团帮扶的布楞沟流域大树乡建立了2 个示范点,示范面积分别为红泉村16.333 hm2、乔鲁村30.667 hm2,辐射带动东塬乡毛沟村示范种植22 hm2、锁南镇马场村示范种植13.333 hm2、龙泉镇苏黑村示范种植16.533 hm2、唐汪镇示范推广42 hm2。9 月下旬进行了测产,东塬乡毛沟村平均产量为2 145 kg/hm2,锁南镇马场村平均产量为1 725 kg/hm2,大树乡红泉村平均产量为1 885.5 kg/hm2、乔鲁村平均产量为1 945.5 kg/hm2,龙泉镇苏黑村平均产量为1 533 kg/hm2(其中黑膜覆盖种植绝收0.533 hm2),唐汪镇平均产量为2 430kg/hm2。东乡县藜麦平均产量为1942.5 kg/hm2,按目前的市场价格14元/kg计算,产值达27195元/hm2,是玉米产值的1.5 倍,小麦产值的2.5 倍,增收效果明显,几乎与马铃薯相持平,且具有劳动量小的特点,藜麦秸秆是优质饲草料,可快速育肥牛羊。因此,种植藜麦是东乡县发展特色种植业及小杂粮基地建设的有益补充。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科技力量薄弱,栽培模式单一

由于藜麦在东乡县种植时间短,栽培模式正在探索之中,种植基础非常薄弱,种植技术落后。

2.2 产品加工层较原始,产业链有待延伸

目前东乡县藜麦多为初级加工产品,加上籽粒脱皮困难,纯度不高,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缺乏精加工产品,无法达到龙头企业的包装要求,高价位的产品无法出炉,影响了产品的商品价值。

2.3 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东乡县山大沟深,境内无工业污染,产品绿色环保。但由于藜麦种植时间短,管理粗放,各村级产业体系发展不一,产品质量规格尚未统一,还没有建立起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技术体系,无法保证藜麦产品质量,影响了藜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藜麦早期出苗差,虫害较严重

藜麦秧苗食味优,播种后受田间鸟、鼠及跳甲等为害较重,从而影响了出苗。唐汪川等水地种植藜麦出苗期虫害较严重,其中以蚜虫、跳甲等为害严重,刚出芽或出土的藜麦幼苗很容易遭受多种地下害虫的为害,严重时可导致绝收。

2.5 种植模式有待创新,露地栽培产量低

东乡县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土壤蒸发量大,降雨量≤400 mm。藜麦籽粒小,旱地露地栽培种植出苗率差,从而影响了产量。农膜覆盖栽培模式有待试验和探索。

2.6 发芽迅速,收获期管理难度大

藜麦籽粒成熟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2~3 d 就会发芽,给收获带来了困难,也影响了产品的商品性。

3 应对措施

3.1 开展宣传培训,强化服务指导

加强组织领导,农技部门要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广泛宣传动员,通过集中培训、田间技术指导等服务活动引导农户种植,落实地块。根据东乡县南北两片不同的气候特征,加强品种选择、栽培模式、田间管理等全程技术培训,让群众了解藜麦作物的特性。进行不同模式的栽培,确保产量,拓宽销售渠道,达到增收目的。

3.2 开展试验示范,加大推广力度

在确定好主推品种的同时,各乡(镇)要开展栽培模式、品种对比等试验。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东乡县不同区域、不同海拔、不同降雨量的最佳种植模式、种植密度及主推品种,为大面积推广种植奠定基础。

3.3 打造绿色品牌,发展电商、微商销售平台

东乡县海拔1 735~2 664 m、境内山大沟深,无工业污染,种植以传统种植模式为主,农家肥应用量大,地处北纬35°30′~35°36′,是绿色产品的生产之地,应走绿色发展路子。2019 年“中国光彩事业·临夏行”活动临夏州凯润农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东乡优质藜麦成品的价格为白藜麦40 元/kg、红藜麦50 元/kg、黑藜麦60 元/kg。各部门的产业扶持必将推动藜麦产业发展。

3.4 引进加工设备,解决脱粒难的问题

结合扶贫车间建设,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在贫困村建设藜麦脱粒场所,注册“东乡布楞沟藜麦”品牌,全县统一包装规格,延伸包装加工产业链,解决脱粒难和销售难的问题。

4 发展建议

一是领导要重视,通过政府推介,确保种植规模。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种植规模,要让群众了解藜麦、认识藜麦,宣传推介是关键。目前藜麦作为保健食品在各大超市上市,且价格不菲。但山区群众及大多数消费者不了解藜麦的品质及作用,导致藜麦产品不能大范围的进入市场销售,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做好宣传推介工作。

二是加强技术服务,确保农民增收。农业技术服务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藜麦推广要创新栽培模式。旱作区要借鉴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膜侧栽培技术,确保作物苗期需水量;南部百和、关卜等二阴区选择半膜覆盖栽培模式。同时要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青海、甘南等藜麦种植区的先进技术,配套播种、收割动力机械,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精深加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保障。种植上规模,加工需先行。在完成产品初加工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挖掘藜麦精深加工技术,丰富深加工产品,做好藜麦油、花青素、藜麦片、藜麦米粉、藜麦皮皂苷提取等后期深加工产业,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推出绿色、优质品牌,拓展高端市场。

四是绿色、有机是藜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推广研究黑藜麦、红藜麦种植技术,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产品档次。推广应用低残留农药和有机生物农药,加强农药检测力度,确保藜麦产品质量安全。少用或不用化学肥料,大力宣传应用农家肥和有机肥,提高产品品质。走绿色、有机产品道路,是实现藜麦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根本。

猜你喜欢
东乡县栽培产量
甘肃省东乡县第六中学晨曦文学社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油麦菜栽培要点
岭上花开
——东乡县韩则岭学校校歌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高质量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东乡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自然栽培的味道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夏季苦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