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蚧壳虫和桃球坚蚧的发生与防治

2020-12-18 20:55张校彬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椭圆形乳剂若虫

张校彬

(西平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河南 西平463900)

桃蚧壳虫和桃球坚蚧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为害树种多,包括桃、杏、李、苹果、梨、葡萄等多种果树,以及桑、杨、柳等林木。这2种害虫主要以雌成虫和若虫在枝干上吸食汁液为害,造成树木长势衰弱,严重时局部受害枝条死亡,甚至全株枯死。

1 形态特征

1.1 桃蚧壳虫。卵椭圆形,长约0.3 mm;初为粉红色,近孵化前为桔红色。初孵若虫淡黄褐色,扁椭圆形,长约0.3 mm;有触角、眼和足。2龄若虫固定不动,触角、眼和足均退化消失。仅雄虫有蛹,为长椭圆形,橙黄色。雄若虫蚧壳细长,白色,背面有3条纵脊,壳点橙黄色,位于壳的前端;雌若虫蚧壳仍为圆形,比成虫虫体小。雌成虫体长1 mm左右,颜色淡黄至橙黄,扁平,腹部分节明显;蚧壳近圆形,直径约2.5 mm,略隆起有螺旋纹,颜色灰白至灰褐。雄成虫体长略小,颜色橙色至桔红,带翅;前翅灰白色半透明,有细毛,翅脉2根;后翅为平衡棒。

1.2 桃球坚蚧。卵椭圆形,长约0.3 mm,初为白色后转粉红色,半透明,附着一层白色蜡粉。初孵若虫椭圆形,扁平,长约0.5 mm,淡褐至淡粉色,触角丝状,眼红色,足发达,腹末有2条细长毛;固着后,体背覆盖丝状蜡质物,难见虫体。越冬后,雌雄分化,雌体卵圆形,体表有黑褐色相间的横纹;雄体椭圆形,略瘦小,赤褐色。雌成虫介壳近球形,长约4.5 mm;初期蚧壳质软,黄褐色,后期蚧壳坚硬,红褐色至黑褐色;介壳表面有白色蜡粉。雄成虫体长约2 mm,赤褐色,触角丝状,上生黄白短毛;前翅发达(白色半翅明),后翅特化为平衡棒。

2 生态习性

2.1 桃蚧壳虫。桃蚧壳虫1年发生2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翌年春季(3月上旬),树液流动后开始为害,吸收汁液,虫体逐渐膨大,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卵期约2周。第1代若虫1龄期约出现在5月上旬。若虫孵化后在母壳内停留数小时后,逐渐爬出分散活动,1~2 d后,在枝条上固定取食,以枝条分杈处和枝条的背面密度较大。经5~7 d开始分泌绵毛状白色蜡粉,覆盖于虫体上,逐渐加厚,不久便脱皮为2龄,蚧壳变得更硬更厚。7月上中旬为第2代若虫孵化盛期,继续为害。8月份雄成虫陆续羽化,雌成虫交尾受精后继续为害,直至秋末在树干上越冬。雄成虫交尾后死去。

2.2 桃球坚蚧。桃球坚蚧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干上越冬。翌年春季(3月上中旬)树液流动后开始为害,而后雌、雄虫分化。4月中旬,雌、雄虫交尾后,雄虫死去,雌虫迅速膨大。5月中旬雌虫进入产卵盛期。5月下旬~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初孵若虫分散至树枝、叶片为害,9月底~10月初,回迁到枝上,10月下旬以后开始越冬。

3 防治措施

3.1 桃蚧壳虫。①加强苗木的检验检疫,防止带虫苗木的引入或输出。②结合冬季修剪,剪去虫枝,并用硬质钢刷刷掉枝干上越冬的蚧壳虫,防止进一步蔓延,注意不要刷伤幼树的树皮。③化学防治:在5月中下旬(初孵若虫分散爬行时)开始喷洒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 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1 000倍液,或40%速扑杀乳剂7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若虫情严重,隔1周后再喷1次。

3.2 桃球坚蚧。①越冬若虫包裹在白色蜡堆里,需用钢刷刷除,以减轻该虫为害。②翌年春(3月中旬),当越冬幼虫从蜡壳里爬出时,可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剂1 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剂3 000倍液药防治。也可喷洒机油乳剂+福美砷+水(2∶1∶100)混合液,还可兼治蚜虫、叶螨、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等。药剂喷洒要均匀,尤其是叶背、枝杈等隐蔽处,更要注意用药到位。药剂喷洒宜选在晴天无风时进行。

猜你喜欢
椭圆形乳剂若虫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南苏丹1区原油破乳剂和反相破乳剂筛选评价及应用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阅读理解专练(四)
老化油聚醚破乳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环斑猛猎蝽对烟蚜若虫的捕食作用
虾青素干乳剂制备工艺研究
薇甘菊颈盲蝽基础生物学特性
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