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量与多效唑对豫麦158 产量性状的影响

2020-12-18 07:32赵永涛张中州甄士聪王改革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基本苗效唑播种量

赵永涛,张 锋,张中州,袁 谦,甄士聪,王改革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漯河 462300)

小麦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倒伏不但影响小麦产量,而且增加了收获难度[1-3]。随着小麦化控技术的普及,在不影响小麦产量的情况下,降低了株高,小麦抗倒伏能力有显著提高[4]。豫麦158 为2014 年国审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审定编号为2014004,该品种优点突出,是近期国家审定的优秀品种之一,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5-7]。豫麦158 穗大、穗粒数多、千粒重中等,遇到恶劣天气有一定的倒伏风险。本研究以豫麦158 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播种量及不同喷施量多效唑处理下,从产量及其构成、茎蘖动态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阐明豫麦158 在不同播量和不同化控程度下的产量及群体动态特征的差异,以期为豫麦158 的高产栽培及科学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试验于2015—2016 年在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前茬为大豆,试验地土壤属于两合土,地力中上等,肥力均匀。参试材料为豫麦158,化控药剂为15% 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10 月8 日播种,播种深度3 cm,每公顷施肥量为(复合肥N∶P∶K=22∶16∶6)900 kg。采取裂区排列,播种量分5 个处理,分别为75.0、112.5、150.0、187.5、225.0 kg/hm2,每个处理重复3 次。

于次年3 月11 日喷施多效唑进行化控。每个播种量分7 个浓度梯度进行多效唑喷施处理,药剂喷施量分别为0、300、600、900、1 200、1 500、1 800 g/hm2,每个处理重复3 次。其他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1.3 调查方法与内容

施药前调查基本苗数、冬前群体、冬前平均每株茎数、最高平均每株茎数;施药后调查株高、成穗数、穗粒数;收获后称产量、千粒重。所有数值取3 个重复的平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量处理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表1 可知,小麦基本苗数与播种量成正比,试验播种出苗正常。冬前群体随着播种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播种量超过187.5 kg/hm2时,群体变化较小,最高群体随着播种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冬前平均每株茎数随着播种量的增加逐渐增加。 播种量在75.0~187.5 kg/hm2时,成穗数随着播种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后期增加幅度变缓。播种量超过187.5 kg/hm2时,成穗数有所降低,豫麦158 成穗能力一般,每公顷成穗数在510 万穗左右。穗粒数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播种量少,小分蘖多小穗多,穗粒数并不高,播种量过大也不利于穗粒数的提高,播种量为150.0 kg/hm2时,穗粒数最高,豫麦158 千粒重较稳定,在40 g 左右。产量水平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播种量在112.5~150.0 kg/hm2时,产量水平较高。

表1 不同播种量处理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2.2 播种量与多效唑相互作用对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2.2.1 播种量与多效唑相互作用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由表2 可知,在未喷施多效唑时,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株高逐渐增高,播种量为75.0 kg/hm2时,株高为76.87 cm;播种量为112.5 kg/hm2时,株高为79.91 cm;当播种量高于187.5 kg/hm2时,株高基本不变。每个播种量处理,随着多效唑喷施量的增加,株高均逐渐降低。15% 多效唑用量小于300 g/hm2时,降低株高作用不明显,15% 多效唑用量在600~1 200 g/hm2时,降秆作用明显。播种量较小时,多效唑降秆效果没有播种量多时效果明显。小麦株高在75~80 cm 时较理想,有利于小麦丰产及防御自然灾害,从株高层面考虑,豫麦158 施用15% 多效唑适合用量为600~1 200 g/hm2。

表2 播种量与多效唑相互作用对小麦株高的影响(单位:cm)

2.2.2 播种量与多效唑相互作用对小麦成穗数的影响 由表3 可知,喷施多效唑能增加小麦的成穗数,播种量为75.0 kg/hm2时,随着多效唑喷施量的增加成穗数增加,但增加幅度不明显,多效唑喷施量超过1 200 g/hm2时,成穗数降低。当播种量在112.5~187.5 kg/hm2时,随着多效唑喷施量的增加能明显增加小麦的成穗数,但多效唑喷施量超过900 g/hm2时,成穗数降低。当播种量大于187.5 kg/hm2时,随着多效唑喷施量的增加成穗数也逐渐增加,但需要较多的多效唑喷施量才能达到较多的成穗数。

表3 播种量与多效唑相互作用对小麦成穗数的影响(单位:万穗/hm2)

2.2.3 播种量与多效唑相互作用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 由表4 可知,喷施一定量的多效唑可以明显提高豫麦158 的穗粒数,播种量在75.0~187.5 kg/hm2时,喷施15% 多效唑600~1 500 g/hm2,穗粒数增加明显;播种量超过187.5 kg/hm2时,喷施15% 多效唑600~1 500 g/hm2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穗粒数增加不明显,适当的多效唑用量可以提高穗粒数2~4粒/穗。

表4 播种量与多效唑相互作用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单位:粒/穗)

2.2.4 播种量与多效唑相互作用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由表5 可知,在未喷施多效唑时,在不同播种量下,多效唑对豫麦158 千粒重均有提高作用。在播种量为75.0 kg/hm2时,豫麦158 千粒重较高,喷施15% 多效唑900 g/hm2以下对提高千粒重有利;播种量为112.5~187.5 kg/hm2时,喷施15% 多效唑300~1 200 g/hm2对提高千粒重较为有利;当播种量大于225.0 kg/hm2时,喷施15% 多效唑600~1 800 g/hm2才能明显提高千粒重。适当地喷施多效唑可以提高小麦千粒重1.5 g 左右。

表5 播种量与多效唑相互作用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单位:g)

2.2.5 播种量与多效唑相互作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6 可知,在未喷施多效唑时,豫麦158 在播种量较小时和播种量较大时产量均比较低,适宜的播种量有助于豫麦158 产量的提高。喷施多效唑能提高豫麦158 的产量,但播种量不同时,提高产量的幅度不一样,喷施的最佳用量也不一样。当豫麦158 播种量为75.0 kg/hm2时,喷施15% 多效唑900~1 200 g/hm2可明显提高其产量;当播种量为112.5 kg/hm2时,喷施15% 多效唑300~600 g/hm2其产量提高幅度较大;当播种量为150.0~187.5 kg/hm2时,喷施15% 多效唑600~1 200 g/hm2能明显提高其产量,可较好地挖掘豫麦158 的产量潜力;但当播种量高于225.0 kg/hm2时,喷施15% 多效唑达到1 200 g/hm2以上才有增产作用,达到1 500 g/hm2以上增产作用才明显,这说明播种量过大时,需喷施较多的多效唑才能达到不减产的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豫麦158 优点突出,不同播种量下,千粒重比较稳定,穗粒数较多,成穗数一般。豫麦158 最佳播种量为112.5~150.0 kg/hm2。喷施多效唑可以有效降低株高,防止倒伏。多效唑对豫麦158 穗粒数影响不大,但适量的多效唑可以增加穗数、千粒重、产量。豫麦158 喷施多效唑的最佳用量为15% 多效唑粉剂600~1 200 g/hm2。

豫麦158 冬前平均每株茎数随着播种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成穗数随着播种量的增加逐渐增加。豫麦158 在播种量较低时穗粒数并不是最多的,这可能与豫麦158 分蘖能力比较强有关系,播种量少,每株分蘖多,存在一些小穗拉低了平均穗粒数,在适当的播种量下豫麦158 穗粒数达到最高值。豫麦158 成穗能力一般,适当播种量下成穗数达510 万/hm2左右,但是适量的多效唑可使成穗数增加到570 万/hm2左右。

关于多效唑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前人做了大量研究[8-13],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适当的播种量、正常的基本苗情况下,喷施适当的多效唑能明显改善小麦的产量性状获得较高产量,多效唑主要是改变小麦的成穗数以及增加千粒重来实现增产,对小麦的穗粒数也有所提升。基本苗过少时喷施多效唑对产量影响不大,多效唑用量过大时明显降低小麦产量,基本苗过大时应增施多效唑,以获得更好的产量。本试验选择豫麦158 为研究对象,在黄淮麦区开展试验,豫麦158 为半冬性小麦品种,对黄淮麦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为黄淮麦区其他小麦品种在播种量及多效唑的应用上提供一定的参考。

表6 播种量与多效唑相互作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单位:kg/hm2)

猜你喜欢
基本苗效唑播种量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2019—2020 年度固始县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总结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弱筋小麦“杨麦15”播种量试验研究
基本苗和施氮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多效唑在直播水稻上的使用效果浅析
不同基本苗与氮肥用量对机插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基本苗数对席草东席1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多效唑对小麦的化控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