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学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推进策略

2020-12-19 05:32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青年教师培训

杨 军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自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加入高校教师队伍中,高校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迅速扩大,而随着这种人员格局的改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高校教育的生力军,这支队伍的专业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建设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青年教师一般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困惑甚至迷失,除了要面对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还要承受严峻的职称评定压力,时常会无暇顾及或者忽视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教育部门予以关注、支持和帮助。目前,有关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中小学教师,涉及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成果也相对偏少。因此,国家以及高校针对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受限的问题,应该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探寻其专业潜能发展的路径,帮助他们解决发展问题,这其中,用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一、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内涵的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有狭义和广义概念之分,狭义的专业发展仅指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而广义则强调教师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综合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其专业发展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价值[1]。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有内外两种表现特征,内隐性表现在专业知识、专业素养的增长和师德境界的提升;外显性则表现为教师身心的发展及政治经济地位自由度的提高[2]。教师专业获得发展有内外两种推动力:一是学校和政府的外力推动,二是自我导向的内力驱动,其关键因素在于教师自身,同时需要相关的环境因素和政策支持[3]。综上所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要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管理等专业职能,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内化教师专业价值。

二、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审视

高校青年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多,因此,青年教师往往无法使用正确的教法教育学生,或者其专业知识不达标,这些都有可能造成负面的教育效果。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有助于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其专业水平。

1.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较低。高校青年教师大都是经过研究生教育后就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工作场所和时间集中于校园内部,社会经验贫乏,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无论在学科知识还是在教育专业知识方面都缺乏专业教育,其整体专业水平呈低水平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青年教师的职业适应情况、职业情感和认同情况,进而对整个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2011—2013年期间,对浙江省某高校七个学院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及部分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较弱,教学方案的设计照搬教材,教学内容照本宣科,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评价理论。这主要由教师管理制度不科学、教师对其职业缺乏认同、教学积极性和热情不高等原因造成[4]。2011年对辽宁21所高校的调查发现,高校青年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关联紧密性欠缺,科学研究内容和成果的应用性不强,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培训工作不够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构建不够全面、教师激励政策制定得不够充分等[5]。

2.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缺失,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微弱。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特征一直没有能够得到真正实现。国家和高校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制定教育政策、组织培训和教学评比等指令措施来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体现的是上层意志,而教师缺乏发言权和自主权,只能被动地接受上级部门的督查和评估,无法自主调控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方式。这不仅抑制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是对青年教师在过往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的一种巨大浪费。除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之外,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专业发展规划,对自身的认知不清晰,没有明确的追求,对专业发展相关的各种进修和培训活动参与度低,未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起足够重视,专业成长的动力不足,这势必将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自身专业的长远发展。

3.现行高校青年教师岗位培训制度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现阶段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生或博士生,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学科知识、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实践非常匮乏,因此在入职前需要接受岗前培训。但是现行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大多以集中培训为主,这种培训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首先,培训内容存在先天不足。岗前培训通常以专家讲座的形式,内容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理论讲授为主,没有充分考虑教师职业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内容单一,未能真正关注每位教师在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和需求,缺乏针对性,又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因此难以解决日后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其次,培训目的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由于我国高校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部分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取一纸证书,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制度流于形式。

4.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科学的评价制度。当前高校教师的评价机制大多量化为工作量,且往往是以科研项目和学术文章等终止性评价为主,在职称评聘中偏重科学研究能力,轻视教育教学能力,未能遵循教师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使得多数高校青年教师从入职第一天起便把职称晋升当作自身的职业追求,千方百计争取项目,争先恐后发表论文,这也导致了科研的异化,大家只关注项目和论文数量,进而放弃课堂教学和育人工作。原本“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的核心使命,由于当前评价制度存在的严重缺陷和不合理性,导致很多高校青年教师仅把教师职业当成是一种谋生手段。

5.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高校作为纯粹的学术组织,管理工作中却充斥着冷漠、粗暴和官僚作风,初入职场的高校青年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适应高校的工作环境和处理人际关系,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把控不足。这种落后、单一、文化缺失的管理模式忽视了教师的生命价值和发展需求,影响教师潜能、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此外,学校对青年教师只顾“使用”,给他们施加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考评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管理粗暴,未能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极大地挫败了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无法为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视角

自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6]后,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世界教师专业发展已步入生态化发展阶段。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强调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认为生物和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协调和适应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1976年,美国学者Lawrence Creming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该理论试图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教育的规律和现象,将教师作为个体或群体置于与其所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进行研究,使生态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生态学上的环境是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而高校教师发展的环境是以高校教师为中心,对高校教师的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环境系统,是由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及教师个体的心理环境构成[2]。该系统中的各个环境因子相互影响、紧密联系,任何一个因子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系统内其他因子的存在。基于生态学基本原理,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置于多维环境系统中进行考量,跳出传统只关注教师本身知识、技能的拥有和训练,忽视教师心理环境诸如道德、情感、意志和态度等的完善,从生态学视角探讨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使高校青年教师能够在内外平衡和谐的环境中获得全面系统的专业发展。

四、生态学视角下提升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路径探究

高校青年教师初入职场,缺乏工作经验,致使多数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角色转换困难与疑惑[7]。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要实现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工作与心理状态变化,优化青年教师的工作环境,同时,青年教师个体也需要积极构建生态自我,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1.树立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教育生态学强调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和可持续的过程,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终身性特征。因此,需要青年教师树立合作交流意识、反思性实践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青年教师要树立合作交流的理念,学校也要为教师搭建合作交流平台,通过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8]、建立“以老带新”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以及营造合作型教师团队文化[9],改变青年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促进教师间的互助与发展;生态学视角下的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发展意识,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如撰写心得日志、借助网络平台发布自身研究成果等[10],记录个人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特长;在知识大爆炸的环境下,青年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加强学习和研究,丰富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一生,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2.整合资源,减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限制因子。教师是教育生态环境的主体,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应重视并配合青年教师确立专业发展的主体地位,增强其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因此,首先需要青年教师培养积极的专业精神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积极的专业情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同时,青年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成长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以指导专业发展和努力方向,提高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从生态学视角而言,高校应整合各种资源,重视青年教师的情感需求并提升其岗位待遇。高校青年教师初入职场,在工作中难免受挫,此时需要高校教育管理部门适时介入,关注青年教师的情感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而当青年教师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时,将极大地提升其在专业能力发展中的主动性和对学校的认同感,促进青年教师的自我实现;初入职场的高校青年教师经济收入往往较低,生活压力较大,尤其对那些已婚教师而言,如果在付出较大心血却得不到与劳动实际相符的待遇时,他们的工作热情便会减退。针对这种情况,高校首先需要满足青年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按照青年教师的工作价值,适当提升他们在岗位中的薪金报酬,并统筹各类资源,完善资源的配置与供给,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尊重教师生态位,健全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培养模式。近年来,我国高校针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比较关注,青年教师入职前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岗位培训,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在生态学视域下,不同教师通常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因此不同教师的发展需求和阶段也存在差异。传统岗位培训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培训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不利于青年教师专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青年教师岗位培训中,学校需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培训内容的广泛性和培训质量的实效性。在传统教师培训的基础上,拓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如教学法研讨、课堂观摩、合作学习、专家引领和教师自学等培训形式,将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与教师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相结合,有效地帮助青年教师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在岗位培训中,培训的内容除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及教学技能之外,还应注重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在培训主题的选择上,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自主权,由其自主发起、组织和实施相应主题的培训活动,满足其实际需求;在具体开展和实施教师岗位培训过程中,学校和青年教师都应端正思想,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培训的首要任务,切忌敷衍应对,务求实效,最终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4.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学视域下,只有实施多元评价,才能发挥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和优化作用。教师评价的目的不是对教师进行甄别,而是在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准确定位自己,提升自身工作的积极性。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制度过于强调考核,没有考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我们应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实行分类评价、注重评价内容的完整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根据工作属性和学科等的差异,对教师进行分类考核,如对青年教师进校前三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不做过高要求、不同学科教学科研工作考核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在评价内容方面,注重对教师工作时间、工作实效性、教育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打破陈规陋俗、论资排辈的潜规则,科学、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工作能力;在评价方式方面,采取以学生评价为主,学校督导和同行教师共同参与,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和需求,最终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发展。

5.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构建教师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基于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和群体、教育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等多种因子组成的生态环境的整体发展,高校必须构建适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关注青年教师的需求,使青年教师身心愉悦,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强烈地意识到学校对教师发展的重视。因此,高校应在文化、物质和制度层面为青年教师构筑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为营造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学术文化,学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引导与关怀,建立温暖和谐的校园秩序,通过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和学术交流活动增强青年教师的文化体验,营造浓厚的教师发展文化,充分发挥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物质环境建设方面,除了满足青年教师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科研启动资金和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培训基金、完善课堂软硬件设施、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建立弹性工作机制,保证青年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中;制度环境方面,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制度的设立应尊重教师的个体人格,建立合理的学习和实践制度、教研制度以及教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提高行政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素养,打造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团队,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转型。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青年教师培训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