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四字”逻辑

2020-12-19 05:32祝新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四字培育价值观

祝新宇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6)

习近平新时代,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1]。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就需要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所以,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强化培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知、信、行、成”四字入手,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其内在逻辑。这也就是说,通过“四字”逻辑,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先从“知”字入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首先要知道并要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也就是国家的顶层设计,当然也是大学生的奋斗目标;我国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是现代大学生努力的方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诚然也是大学生的行为导向。这就是说,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展开,并实现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及其良性互动。那么,怎样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活动使大学生对其内化于心呢?这就首先要从“知”字入手,先要让现代大学生知道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说连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内在逻辑都不知道,那后面的行动和实践就免谈了。现代大学生只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明确的认识,而后才能谈得上去行动和实践。“知”为先,因为“知”是行的先导。从“知”字入手,这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步。我们要让新时代的大学生广泛深入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内容和重大意义,就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当代大学生主要是通过“QQ、BBS、博客、微博、微信等”[3]新媒体进行知识获取和人际交流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阐释其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断宣传和自觉传播有关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内容,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印象、理解和认知。新时代大学生只有深深地“知”其是什么、为什么,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

二、通过三个“立足点”达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信”

常言道:只有“知”其深,才能“信”其真。这说明“信”在“知”和“行”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第二步就是要在新时代大学生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解决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因此,“信”是“行”的重要环节。只有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信”,是指“相信”或者认为“是对的”。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是一个“信”字。通过三个立足点培育其“信”,第一个立足点是用科学理论吸引新时代大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使大学生真切地认识和相信新时代理论的真理性,从而使得新时代大学生自觉去学习、掌握、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的有感情地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个立足点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时代大学生。一说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经常用一句概括的话说,就是博大精深,意思就是这是一个“文化富矿”。这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基因,是流不尽的深厚文化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丢,如果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就等于丢掉了我能民族文化的根本,那我们文化和价值观的血脉就中断了。难怪有人说,再不弘扬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年轻大学生就可能忘本。可见只有不忘本民族优秀文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更善于继承和创新文化。我们要教育新时代大学生,正确对待历史文化,特别是我们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深入挖掘自己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富矿”,发现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向全世界传播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第三个立足点是关照新时代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新时代大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追求比他们的父母辈强烈得多,要求高得多。现在的青年人对“高富帅、白富美”的追求普遍存在,更存在于大学生中。所以,我们要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就要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相信的情感教育上下狠功夫。用真理的力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好生活追求真正打动新时代大学生达到一个“信”字。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大学生的“行”中

我们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大学生的“行”中的“行”字,是指在“知”的基础上信其真之后的行动和实践。这是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步。新时代大学生“知”和“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质是要落实到行动和实践的“行”上。因此,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所有“行”之中是关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人际交往、情感体验和实践的全过程;融入大学生的自媒体运用、思想理论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明行为,包括校园公约、学校规章制度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各个方面的校园活动和规章制度等都朝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使劲。在谋划、部署、推进高校各项工作过程中,高校各级领导切莫忘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要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凡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都是通行无阻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要被批评制约直至处分。高校各学科教师和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责无旁贷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求全社会各方面、全体大学生家长、社会各层次有担当的人员共同参与、协同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各级各部门领导,特别是承担宣传教育职能的部门和单位,以及高校主管学生的党委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一定要时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体现在行动上,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始终保持强势推进的势头。

四、新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最终要体现在“成”字

这里所谓的“成”,是指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效果、结果。“知、信”是内化,“行”是外化,外化的目标和目的其实就是一个“成”字。这个“成”字,就是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四步。因此,我们说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之后,还要推动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评估其践行的效果。只有产生好的践行效果,才能说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基本成功。这就要内化和外化联动,促成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由此可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成”字。这个“成”字是检验每个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与否的标准,其践行成败就看实际行动的效果上和个人的成长成才上。

综上所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知信行成”这“四字”步步递进逻辑方面下功夫,要让新媒体发挥更大作用,促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取得更加扎实、更加丰硕的成果。如果达到这样的成效,我们确信一定会助推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四字培育价值观
巧填成语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金沙滩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