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研究

2020-12-19 05:32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论应急

陈 超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 惠水 550600)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网络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日益在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网络,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沟通也越来越方便。因为网络的传播速度极快,涉及的范围极广,所以也往往容易成为负面事件的发酵平台,对事件的发展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事件严重化,而这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更深入。所以这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是一个挑战,而现在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中仍存在些问题,因此研究高校突发事件在网络新媒体推动下应急体系及管理研究成为新的热点。现在新媒体不断发展,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新媒体及高校新媒体

所谓的新媒体就是相对报刊、广播、电视等涵盖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就比如我们平时常用的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以及腾讯微视、快手、抖音、优酷等视频软件,还有豆瓣、知乎这类社区,都属于新媒体。现在在高校中占主要地位的媒体仍然是报纸、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而最主要的就是校园广播。但是现如今高校传统媒体内容太单一,过于局限,时效性不强,形式没有新意,正逐渐被教师和学生远离,听众的范围也越来越小,以至于校园广播无人注意,收听率很低。正确地认识到新媒体对于信息的传播,利用新媒体向学生传达信息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要正确认识新媒体对于高校的影响。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现状与问题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念缺失。高校是一个人员聚集的地方,是一个易发生突发事件的地方,但是对于高校来说,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将突发事件扼杀在摇篮中。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对新媒体不够重视,没有正确的意识,认为新媒体与突发事件的发生没有联系。然而,事实就是很多时候突发事件愈演愈烈,都是新媒体在此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新媒体的发酵中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高校对此没有建立有效的舆论监测与预警系统。此外,在发生了突发事件时,高校的态度则是即刻封闭消息,紧急处理,草草了事,以防消息扩散,然而一切都只是扬汤止沸,没能从根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新媒体是高校解释突发事件与阐发观点的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得到正确的信息,从而传播出对突发事件解决的有利信息。

2.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完善。高校对于突发事件缺失管理观念,所以高校中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也不够完善。突发事件往往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许多学校教学管理问题,人际关系长期积累而产生的不良后果,突发事件都隐藏在不完善的机制背后。但是大多高校对于此问题没有一个彻底的认识,简单地认为只是偶然发生的,然后草草了事,没有进行舆论监测,没有具体地分析问题,多是采用传统的老办法来处理突发事件。在当今这个新媒体环境下,这些传统的紧急事件的处理方式十分滞后,如许多突发事件的信息最早都是经过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出来的,可以说微博这个负面推手表现得很突出,如果高校缺乏应急管理机制,那必然造成严重的后果,学校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没有及时处理则会失去处理的最佳时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则事件容易在舆论的传播中愈演愈烈,错失了第一时间,使得风波难以快速地被平息。

3.突发事件应急方法失效。因为高校多是遵循传统的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然而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这些传统的方法已逐渐失效。出于许多原因,高校对于媒体有着一定的偏见,对于媒体缺乏信任。所以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应急方法往往忽略媒体的力量,不与媒体合作,而是对媒体进行采取封锁消息的方式,生怕被媒体听到一丝消息。

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信息的传递,是信息的传播介质,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初期有效地利用媒体,将突发事件的原委始末向公众交代清楚,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这对于处理突发事件起着关键积极的作用,也能将此问题的后果降到最低。所以,高校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媒体合作,充分利用发挥媒体的作用来解决处理突发事件,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四、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1.增强新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网络舆论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这也极易导致“网络暴力”,一件事的传播,舆论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舆论的走向如何就在于高校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态度。习近平主席曾指出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意义、职责使命、方针原则、创新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可以看出舆论的影响力有多大,所以高校增强新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也是有必要的。处理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是关键,要把握好主动原则、定向原则,选好发言人,开好新闻发布会,努力将突发事件应对与危机管理能力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舆论的导向对于事件的结果好与坏有着决定性作用。新媒体给广大民众提供了表达想法和观点的公共平台,人们可以在这个平台畅所欲言,并且能够进行相互交流,这就形成了一个舆论网。在这个舆论网内,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存在许多未知,同时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不同,所以增强新媒体舆论导向能力是一件重要且必然的事。

2.建立一支适应新媒体的宣传工作队伍。在当前,高校部分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存在“超越”法律的行为,因此建立一支适应新媒体的宣传工作队伍也是非常必要的。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加强新媒体下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有时突发事件的走向与正确的宣传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高校可以建立一支适应新媒体的宣传队伍,然后对其进行专业技术的训练,正确认识新媒体,对它的传播特点进行了解,快速熟练地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方法。并且,对广大学生采取媒介素养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分辨有益的信息,如何选择传播正确的消息,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增强学生新媒体应用的法律观和自律意识。

3.建立预警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预见性。与其等到突发事件发生了才寻找问题的方法,不如提前做好预警机制,以防在出现问题时手足失措。《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就表明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主要以预防为主,采取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的措施。高校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来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建立预警机制,有利于高校提高突发事件的预见性,所谓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

4.准确把握实施网络舆情动向。因为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匿名性,所以高校应该主动了解情况,建立一支舆情监控队伍,主动及时地了解师生的思想情况,做好舆情管理工作,对师生使用较多的软件进行监测,把握好网络舆情的走向。重视关注师生的意见表达,及时进行情绪疏导也有利于准确把握网络舆情动向,将思想的带领与舆论的管理工作列入高校的日常工作中去。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突出,而这些“意见领袖”又拥有着大批粉丝和听众。所以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与这些领袖相沟通,有利于引导舆论的走向。高校对学生要进行意识形态的正确引领,一同创造一个洁净的舆论环境。

5.实施信息公开,提高高校的公信力。与以往的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的传播途径繁多,并且信息的传播速度较以往的传统媒体更快。在这种新媒体环境下,如果高校仍采取封锁消息的方式则会让学校变得被动,而且如果消息一旦泄露而学校又没有跟学生讲清事件原委,学生在此时就容易产生不安心理,甚至误解。鉴于种种原因,所以学校应该实施信息公开,对事件的处理是有利的,通过信息公开化来获得大众的信任,然后公布事态原委的解释等信息,顺利快速地处理突发事件。

五、结语

高校要与时俱进地利用新媒体来预防、处理突发事件的发生,不断地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做到有备无患。对于新媒体,我们的思想要打破传统的束缚,用新的思维来看待。总之,高校对于新媒体要有新的认识,要全面把握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方式与特点,合理利用新媒体,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校园,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高校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舆论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