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

2020-12-19 05:32董晓璞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实训学科

董晓璞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随着我国对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高等院校的数量以及教育水平获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这一规划得以提出和实施之后,要求高等院校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基础,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向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转变,并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

1.专业学科的设置基础不同。高职教育受教学目标的制约,在专业学科设置上更加侧重于学生技术熟练程度以及技术规范程度等方面的培养,而应用型本科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原理以及管理运作等方面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问题发现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使得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专业学科设置方面较高职教育更加全面、系统。

2.对教师团队的要求以及教学模式的不同。应用型本科教育不仅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同样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就对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与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在进行应用型学科教师团队建设时,应根据专业学科实际情况进行组建,不仅要有高学历的研究型专家成员,更要有理论教学水平高、实践教学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师成员。在教学模式方面,高职教育是以技能知识和技能训练为主,突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应用型本科教育则是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工程实践教学。

3.实践教学方面的不同。在实践教学目标方面,高职教育主要是加强学生的技艺熟练度以及操作水平,在实践教学内容选择方面也是以模仿实际生产环节为主;而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实践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技术开发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上也是将理论课程设计与综合性工程训练相结合,并通过校内的实践基地进行基础性培养,再通过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性提升。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要点

1.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的学术型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更加不是在高职教育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延伸,而是需要根据具体专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在确保满足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学术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进行转变,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全方位转型,真正发挥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2.师资团队的建立。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对应用型学科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各高等院校应加强应用型学科优秀教师团队的创建,不仅要求教师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知识面广度以及理论基础,还需要教师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首先,组建高能力、高水平的应用型学科教师团队,高等院校需要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比如,重视并加强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和引进,促进教师团队整体实力的提升;其次,应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对教师团队成员进行新理念、新技术的培训,保证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得以不断提升;最后,对于应用型学科教师团队中的骨干成员,应给予更好的薪资福利,并通过相应的激励制度,提高教师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以及自我提升意识。

3.实训基地与教育特色。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从而提高学科的技能教学质量以及实践教学质量,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除了要加强基地内相关设施的引进和建设以外,高等院校还可以借鉴高职教育的实训模式,积极与校外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并引进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管理工作流程加入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内容中。同时,高等院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办校外实训基地,并将生产、科研以及实践教学等工作合理融入校外实训基地中,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更加专业、更加系统的培养。除此之外,在应用型学科的创办上还应体现出高等院校自身的特色,这就需要院校合理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特色专业的建立,并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以及各阶段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学科在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并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的实践探讨

1.开展项目化教学模式。所谓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是指将应用型学科的各类教学活动以实际项目运作的形式开展,严格按照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项目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工作。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团队首先需要根据项目运作需要对学科课程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重构,并让学生在项目中轮流负责不同的岗位进行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这种“理论基础学习—项目化教学—校外实习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实践经验,还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效融合,从而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促进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

2.建立专业实践工作室。专业实践工作室的建立,首先要有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者传统技艺传承人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并由高等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做辅助,才能真正发挥专业实践工作室对学生的培养作用。专业实践工作室可以设立在实训基地中,其教学模式主要是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并通过现代化师徒制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对于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对专业实践工作室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比如实践工作室可以对本学科的学生进行长期开放,并鼓励学生自行到工作室进行专业研究和技术磨炼,不仅有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还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水平的提升。

3.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其合作形式主要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创建校内实践工厂,由学校提供合作场地以及必要的基础设施,而企业则负责提供相应的专业设备以及相关技术工艺,然后让学生在校内工厂中接受产学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出社会生产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类型专业技术人才。

4.开展顶岗实习教学。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是在学生完成大部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其方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学科,将学生们安排到专业对口的企业生产和管理岗位进行实际操作。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严格遵守所在岗位的工作规范,并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相应的工作,还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实习任务,比如对技能操作以及管理经历进行总结归纳等。同时,高等院校在组织顶岗实习教学时,不仅要制定合理的实习监控和管理制度,还应根据实习教学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顶岗实习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并确保学生考评结果的全面性、准确性,更有助于学生实践经验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日后的就业以及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以打造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为根本,强化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水平为方向,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为目标,并通过加强相关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与校外企业进行协同合作等方式,促进办学模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的突破和创新,从而为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实训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超学科”来啦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