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及思考

2020-12-19 05:32孙吉吉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习型支部研究生

孙吉吉

(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青年人才是我国最具有潜力和活力的人才资源,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高校中的研究生作为青年精英群体,是国家各个领域的“国之栋梁”的摇篮。高校中的研究生党支部是党组织团结引领广大青年的主要阵地。只有建设好研究生党支部,才能为新时期的国家建设提供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才能培养出具有优秀品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研究生党支部在“三会一课”过程中,会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但是一般来说,大部分党支部的理论学习都不够深入,满足于“多次学过,大概掌握”,在深刻领会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不够,尤其是在工作多、任务重的时候做得不好。学习是研究生的重要任务,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首要事情就是要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党支部深入理论学习不到位,过多地关注“理论联系实际”。党员不能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探讨理论知识的内在机理和实现机制,进而导致理论思维匮乏,丧失了联系实际的可能。

2.理论学习形式单一。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强党支部的理论学习,但单纯地强调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还需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和明确,同时丰富和创新理论学习的形式。目前,研究生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多局限于集中学习,集中学习在方便党员交流讨论的同时,也因场地局限、时间成本增加,存在弊端。理论学习缺乏深度,理论学习的形式枯燥单一,这些原因都为“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制造了一定的障碍。另一方面,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过度注重热点和焦点,而忽视了对我党经典论著的学习。党的经典论著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等重要内容是理论学习的基础内容,必须对这些加以明确,过于注重热点和焦点,反而不利于建设“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1]。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还需整合各种资源,引导研究生党员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改革的艰巨性,避免研究生党员因理想主义色彩太过浓厚,对待传统的观念和主流的意识形态多持有“批判”的精神,而对社会的经济发展问题不能做到客观解读。

3.主人翁意识淡薄。现阶段的研究生,尤其是毕业班的研究生,会因科研、毕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而重科研、轻党建,缺乏参与支部活动及支部建设的积极性,甚至以各种理由拒绝参加支部活动,忽视对党员身份和责任的认识。同时,由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更加注重个性的彰显,而淡化党员的民主意识。个体的主人翁意识淡薄,党支部就缺乏民主氛围和生机活力,就不能为支部的团队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就存在困难。

4.监督考核机制待进一步健全。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这样的一个组织中,都会有一个健全的监督、激励和考核的机制,来敦促成员共同学习和进步。但是,现阶段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中缺乏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或切实有效的落地措施,这就使得很多的活动都只是流于形式,停留在口号和文字上。如果不能健全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建设“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工作即使大刀阔斧地开始了,也不能持久地贯彻落实[2]。

二、如何建设“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

1.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建设“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基础工作,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手段,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增长本领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只有对理论知识深入学习,才能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对于党的文件、论著、讲话精神,深入学习的前提是精读原文,在精读原文的基础上解读原文、消化吸收。同时,要引导研究生党员认识到理论学习的艰巨性,鼓励党员做好潜心学习的准备。另外,党员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承担更多更重的责任和使命,研究生党员要做到理论学习先行一步,“学在前面、用在前面”,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2.创新方式载体,提升学习实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建设“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需要树立创新观念。围绕学思用贯通,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方法,将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研讨与专题辅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学习相结合、党支部活动与党小组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新媒体作为党员教育和交流的平台,提高党员教育的时代性、及时性、有效性。另外,可结合学科设置,创建支部特色性、品牌性活动,增加党员的凝聚力,促进党员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使命感。通过支部活动的创新,来丰富支部的组织生活,提升学习实效,促使支部党员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除上述党支部建设工作外,在党员教育管理等“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渗透创新意识,吸收新的内涵、新的理念,去创新、去突破[3]。

3.搭建平台,提高主动性。党支部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便利,为党员搭建广阔的学习平台,例如,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开展网上学习,不断提升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充分依靠互联网和新媒体,建立研究生党支部的网络平台,由党员进行创建和管理,宣传和引导党支部的学习、工作和活动的内容,并且为建设工作增添新的特色,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提升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开展数字支部建设,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通知发布、活动征集、网络直播课堂、微党课教育、知识竞答等,与传统的阅读式、“灌输式”的学习模式互补,提高学习的生动性和便利性。在通过构建网上学习组织架构、增进党员互动、提升党支部内部凝聚力的同时,实现有组织、有指导、有管理、有服务的学习,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引领和带动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大国建设。

4.完善制度建设,坚持落细落实。建设“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需要党员的努力,也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为建设工作提供保障。没有健全的机制,就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能保证党支部开展学习活动的稳定性、方向性和长期性。以理论学习制度的健全为例,包括年度学习计划、集中学习制度、个人自学制度、读书报告会制度、参观调研制度、考勤考核制度、学习档案制度等的健全与落实。支部委员要负责并落实好本支部的组织学习、督促检查、工作总结、情况报送等工作,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只有建立起支部成员的学习激励制度和学习考核制度,才能在制度层面保证党员自觉学习和学习的实际效果。对学生进行激励,就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符合本研究生党支部的考核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党员对自己严格要求[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应当结合新时期的新形势,丰富党支部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创新组织生活方式,为青年学子们搭建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制度化,不断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提升研究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带领广大青年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砖添瓦。

猜你喜欢
学习型支部研究生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支部园地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