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化气,阴成形”:卵巢癌的中医证治*

2020-12-19 10:29金银珠韩凤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温阳病机卵巢癌

金银珠,沈 影,韩凤娟

(1.延边朝医医院,延吉 133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一科,哈尔滨 15004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积阳为天……阳化气,阴成形。”其中,“阳化气,阴成形”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由此理论可解释许多临床疾病的病因病机,包括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研究[1]表明应用中医温阳之法可达到抗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的疗效。有学者提出[2]阳气亏虚可能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的根本原因。此外,于恶性淋巴瘤、直肠肿瘤等方面也有相关报道[3-4]。可知恶性肿瘤的病机与中医的“阳虚”关系紧密,并贯穿疾病始终。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由于卵巢的解剖学原因,早期发病不易发现,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故本文从“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来探讨卵巢癌的病机,以期为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从而帮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升临床疗效。

1 “阳化气,阴成形”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阳化气”是具有温散作用的阳气推动有形之物化为无形之气,进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阴成形”的“阴”指的是静止,是具有凝聚、收敛作用的阴气使无形之气聚成为有形之物质,进而在体内产生精血津液,濡养全身。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整体生理活动是在能量与物质的转化,阴阳的协调共济而调节的[5]。故人体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的基础是“阴平阳秘”,并可概括为“阳化气,阴成形”。换言之,“阳化气,阴成形”是阴阳气化规律,治病时不仅要寻求阴阳的平衡,而且还要考虑“化气”与“成形”的根本问题。

2 “阳化气,阴成形”在卵巢癌病机中的理论价值

阳主化生而阴主生长,阳气虚弱机能障碍,则阴精不能化生正常,于体内阳气最薄弱之处凝聚而发为瘤[3]。阳主散,阴主凝,若“阳化气”功能异常,则脏腑生理活动较正常水平减弱,随之体内气血津液运行失畅,阳气不足,不能化阴,使阴气凝聚,化为有形之阴邪,积久成瘤。阳主动,阴主静,同时阴阳对立制约,若动态于全身的阳气一旦虚弱,则静态于局部的阴气加之旺盛,机体呈阴阳动静失常,阳虚阴结的状态,积久发为瘤。因此,肿瘤的发生与“阳化气”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肿瘤是正邪相争的慢长的过程,必然会导致人体正气的衰竭,正虚邪恋,预后较差。故无论什么原因,凡能促使阳的气化减弱者,必然会促进阴的成形。因此,“化气”与“成形”的相对平衡在维持人体健康机能是必不可少的。

卵巢癌是一个由多种病因病机综合发生的过程,但其病因不外乎外邪与内伤。人体受外邪的侵袭,继而发生气血运行受碍,致使机体阴阳失衡。当人体正气不足,固表外邪之力随之减弱,则邪气可乘虚而入,打破机体阴阳的平衡。而且在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内伤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均可引起气血津液的失常,进一步形成寒凝、气滞、血瘀、痰湿等有形之邪,并交结而发为肿瘤。换言之,外邪与内伤联合致卵巢癌的实质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谓“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卵巢癌的发生,其病因外邪主要是外感六淫,内伤包括酒食不节、七情刺激占有一定的地位,寒为阴邪,具有凝结特性,痹阻气血,易伤阳气,使化气功能发生障碍。女性生性敏感,易沉闷抑郁,故容易气滞。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故气滞则血瘀,气血凝滞于胞宫经脉,日久结为积块。

中医说肾主生殖与脏腑气化,肾阴肾阳称为“五脏阴阳之本”,其中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而肾阳虚衰、血瘀于胞是导致卵巢癌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6],肾阳为无形之气,可促进机体的化气功能,若机体肾阳虚,则气化无权,阴邪成实,蓄积成形,日久发展为卵巢癌。卵巢癌病属下焦,虽病在卵巢局部,而“阴成形”产生的病理产物,却是机体周身“阳化气”功能障碍的必然结果。因此,“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高度概括卵巢癌病机的同时,又能够为人体病理状态下所能表现出来的症状具有指导作用。

3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对临床的指导

卵巢癌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中医辨证分型尚未统一,临床上各家临证经验划分的分型差异而使得治法也有所区别[7-8]。但“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共同的基本治疗原则,即“温补阳气”。中医认为“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为卵巢癌发病的根本原因,阳虚失于运化则生水饮,阳虚失于行气则生滞,肾阳虚致冲任失于温煦,则胞宫虚寒,血瘀于胞,疾病迁延日久,阴阳气血俱虚。现代医学也认为[9],阳虚可导致免疫功能的减弱,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阳虚寒凝痰浊易生组织水肿。通过温阳,使卵巢癌患者机体阳气处于一个相对活跃的状态,加强人体“阳化气”的功能,有效恢复阳气,使气输津、气化水和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尽可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以达利水、消癥、祛瘀的功效。另外,“阴成形”太过而产生的病理产物既可能破坏阴阳的平衡,又能进一步恶化原始的疾病,故治疗应配“驱邪”之药物。可在临床上,促阳化气,温阳与驱邪相结合,使气血得以温煦,改善肿瘤及其治疗过程中引起的并发症。

3.1 温肾健脾利水法治疗晚期卵巢癌腹水 癌性腹水是卵巢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上文可知,肾与胞宫关系密切,临床上卵巢癌患者常出现肾阳的机能不振,进而影响到其他脏腑的“阳化气”功能,出现一系列全身阳虚之症,加重病情。由于肾具有主水的作用,全身水液代谢的运行是由肾主管和调控的。卵巢癌患者机体肾阳虚,肾的生理功能受损,水液无以上行,水津不布,留于腹中,继而形成癌性腹水。同时,脾阳依赖肾阳的不断温煦,才能发挥正常的运化水湿功能,故肾阳的虚弱固然会导致脾阳的功能障碍。由于机体脾肾阳虚,水液代谢发生故障,无法完成化水饮的生理过程,以致水湿不运,凝聚于腹中[10]。这与晚期卵巢癌继发腹腔积液病机相符,临床上癌性腹水会增加腹腔内压力,可造成患者各种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胀等,严重者甚至发生心肺功能的异常而危及生命。单用补气健脾利水的药物易生滞助胀,故出现此并发症须温肾阳与健脾利水同时进行。高媌等[11]以自拟温阳健脾饮在临床得到良好的疗效,以附子、白术、茯苓、生姜、苦参、白芍,方中药物以温阳、健脾、利水、行气之功,使阴邪消散,气行水消,有效促进腹腔内积液的吸收。张毅鹏等[12]用温阳利水方提高了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卵巢癌腹水的治疗效果,方以附子为君药取温阳之功,臣药以温补脾肾,佐以利水药。全方配伍,气血通畅,水道通达,则水饮可去,共奏温肾健脾利水之功。

3.2 温阳扶正祛瘀法提高卵巢癌化疗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 在卵巢癌的系统治疗中,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的卵巢癌手术均可对机体产生不可避免的创伤,加之术后的化疗药物特异性不高对人体产生毒副反应亦对机体造成伤害,加重机体气血的耗损。其中骨髓抑制是卵巢癌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以白细胞减少患者为居多。白细胞减少可导致各种不适的症状,如头晕疲乏、面色苍白、抵抗力减弱,并发感染、发热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影响化疗的整体疗效[13]。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脉管内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但卵巢癌化疗的患者身体阳虚失于行气,气不能行血,血液流动的速度减慢,甚至血液留置体内,不能循行于全身,形成瘀血。由此产生的瘀血为有形之实邪,是“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的结果。瘀血在体内阻碍气血的运行,使脏腑失于濡养,不能化生气血,这与卵巢癌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一脉相通。《血证论》云:“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故凡血者必先以去瘀为要。”说明了只有瘀血去,才能化生新血。李世杰[14]以自拟温阳益气活血中药方加减在临床上提高了总体的治疗疗效,是在阳和汤、补阳还五汤、四逆汤3方的基础上加用了活血化瘀之药。因此,该病以阳虚为本,瘀血为标,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温阳药的同时须用活血化瘀药来治疗瘀血内阻,但此药容易耗伤气血,故用药时注意顾护正气[15]。

3.3 温阳补肾消癥法减缓卵巢癌术后患者的复发及转移的作用 目前手术是卵巢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虽然术中尽可能的最大限度切除癌灶部分,但也无法完全切除潜在的微小病灶及亚临床灶。肉眼所见不明显的微小癌灶未能完全的被切除是造成卵巢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重要原因,此为邪实未尽。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种漫长的过程,属慢性消耗性疾病,加之卵巢癌手术范围较大,对机体产生创伤,使人体正气更加衰弱,“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

手术使得患者呈虚致癥瘕,癥瘕日久致虚的状态。这种身体环境为残留的癌灶提供复发的机会,故以“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为切入点,治疗以温阳扶正补肾为主,消癥为辅。目前研究发现中药的干预在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16]。临床上常应用补肾填精之药物红参、海马、鹿茸、黄芪等从根本上补肾温阳,填精益髓,助阳化气,并且需要消除术后残存的癌灶,故方中应温阳补肾填精的同时要配合消癥积的药物[17]。其临床采用三棱、水蛭、莪术等药物,取其消癥积之功。使“化气”与“成形”达到平衡,并减缓肿瘤的转移及复发。

4 结语

综上所述,“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贯穿着卵巢癌整个疾病的始终。在此理论基础下,在临床上灵活运用中药的阴阳偏性来治疗晚期卵巢癌腹水、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及延缓术后患者的复发及转移等。此外,研究发现温阳药物,可减缓肺癌的发展,亦发现取温阳散寒之法治疗乳腺癌疗效佳。由此表明,研究《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对卵巢癌形成的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单用中药来治疗卵巢癌可行性较差,而且诸多学者在现代临床研究及实验上验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越性。故在“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参考下,以个体为中心,优化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个体治疗方案,对卵巢癌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温阳病机卵巢癌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再见初恋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
站在顶楼大声说出我的爱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燥邪致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