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高磷血症患者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清除效果比较

2020-12-20 12:18赵毓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高通量维持性血液

赵毓敏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0例高磷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高通量透析组和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组,各60例。高通量透析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组60例,男32例,女28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指标等资料上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高通量透析组给予每周3次透析,每次4小时;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组每周给予常规血液透析3次,每月血液透析滤过2次,每次4小时。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比较两组透析前后6个月Ca2+、P3-、PTH、β2-MG、Hb、Alb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患者各项指标值变化情况进行统计。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Ca2+、P3-、PTH、β2-MG、Hb、Alb变化情况比较

如表1所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Ca2+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β2-MG、PTH、P3-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b、Alb较治疗前明显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a2+、P3-、PTH、β2-MG、Hb、Alb变化情况比较(±s)

治疗前后组别Ca2+ P3- PTH β2-MG Hb Alb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高通量透析组(n=30) 2.15±0.20 2.24±0.16 1.94±0.33 1.46±0.19 562.2±129.1 274.2±87.88 39.61±9.41 18.29±2.89 80.58±10.87 97.07±10.85 35.66±2.69 42.13±1.91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组(n=30)2.14±0.17 2.17±0.21 1.97±0.30 1.45±0.22 548.2±137.3 246.8±70.47 37.81±10.72 17.11±2.81 80.39±11.75 96.23±9.76 36.77±2.61 41.26±1.79 t 0.6278 1.5336 0.1268 0.1980 0.3974 1.3695 0.6912 1.6034 0.0656 0.3153 1.6221 1.8204 P 0.5326 0.1311 0.8995 0.8437 0.6926 0.1764 0.4923 0.1144 0.9480 0.7537 0.1103 0.0740

3 讨 论

判断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死亡率的重要指标是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1]血液透析滤过费用较高,目前患者一般一周3次常规血液透析联合每月2次血液透析滤过,或一周3次高通量透析。[2]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式6 个月时,①β2-MG、PTH、血磷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相近。②两种治疗方式前后Ca2+基本不变,有可能是透析置换液自由通过透析膜与透析液交换所致。③两组血液净化后,较治疗前血磷降低,但组间无差异。所以需要较长时间的透析治疗才能降低血磷。④两种治疗方式都可以清除小分子尿毒症毒素,也对β2-MG、PTH的清除能力的效果也相近,能改善患者的不良状况。血液透析滤过的置换液需求量较大,还要使用较为先进的设备,医疗成本偏高。⑤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回升明显,说明了两组治疗方式在改善肾性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方面效果相近。

综上所述,高通量透析的工作能在一般的血液透析机上操作,具有易操作、低成本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因临床观察时间短,两种治疗对于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死亡率不能得出结论,需要更久时间观察。

猜你喜欢
高通量维持性血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护理干预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