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血浊理论为指导,针灸治疗高血压病思路探讨*

2020-12-20 16:04贾红玲张永臣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灵枢气机脾胃

贾红玲,金 妍,张永臣,王新陆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济南 25000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3.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等病证的范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下同)和(或)舒张压≥90 mmHg[1]。长期的血压增高,可影响心、脑、肾的功能,并能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在中国,高血压病的发病有人数逐年增多、起病年龄年轻化趋势,现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引起了中西医学的广泛关注。针灸治疗本病主要根据眩晕、头痛等症状选穴治疗,在即刻降压,改善眩晕、头痛症状和远期疗效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在业师王新陆教授指导下,开展了本病的相关研究工作,现就针灸辨治思路总结如下。

1 对血浊的认识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浊[2]是王新陆教授在《脑血辨证》一书中提出的一个中医病理学概念,是指血液受各种因素影响,失却其正常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律,影响其生理功能,因而扰乱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也即血液变稠、变质以及循行障碍皆可称之为血浊[3]。王教授还指出:血浊是血的运行和功能异常的高度概括,是各种疾病的病理基础,也可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加重病理变化[4]。关于血浊产生的因素,认为有先天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情志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医药因素、外感六淫邪气和大病久病等[5]。血失却其正常状态,即王教授所言血液变稠、变质,也可以理解为其结构或者成分发生了变化。血是如何化生的呢?血的化生有两个方面,一者化生于脾胃,二者化生于肾精。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营气和津液均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食物经过胃的腐熟而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再经过脾的运化而成气血,如《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在血化生过程中,营气起着重要作用,食物入胃,经过腐熟、运化、泌别清浊,分为糟粕、津液、宗气3个部分,其中营气化为血,如《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在血的化生过程中,肺也起着重要作用,即《灵枢·营卫生会》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脾胃的运化还与肝的疏泄、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的传导功能密切相关。再者,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如《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肾藏精”。《医方类聚·血病门》云:“精为血之本。”[6]《侣山堂类辨·痘论》云:“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又为生气之原。”[7]肾精充足,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血充足,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即精血同源,精血互化。西医学也认为,骨髓中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血液中的血细胞生成和发育由造血干细胞所主导。可知,血的生成与五脏密切相关,而脾胃在其中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则造成血虚,血虚可以理解为血量的减少和血质(成分)的降低,如西医学的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中血小板会降低[8]。血虚可以引起血的运行无力、运行缓慢,继则发展为血浊。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而致脾胃湿热,湿阻中焦可引起受纳、腐熟、运化功能失常,进而引起营气和津液的成分蓄积过量,形成血浊。血浊可致糖浊、脂浊、尿浊等病证,西医学的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有葡萄糖(Glu)、红细胞压积(PCV)、血小板压积(PCT)、三酰甘油(TG)、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的异常[9],高脂血症患者的TG、总胆固醇(TC)水平超出标准[10]。

关于血的运行障碍。血在脉中运行,通过经络而达全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的正常运行需要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以保证气血在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但血的正常运行和五脏的功能密切相关。正如《伤寒论纲目·阳明经症》中所云:“肝藏血,肾生血,心主血,脾统血,而其源则汇于冲,冲起肾下,与肾贴近,血之由冲而出者,即如由肾而生,故曰肾生血。言肾所生,以冲即在肾下也。由是上行至脾,脾之为地宽广,故得而统之。再上行至肝,为营气凝聚之处,一身之血皆归焉,故曰藏也。心为君主,血脉皆朝宗而听命,故曰主也。”[11]心主血脉,脉为血之府,心气充沛、脉道通利,则血液运行正常。肺主气、司呼吸可以调节全身的气机,肝主疏泄的功能也体现在气机调畅方面,肺和肝均可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气机升降出入调畅则血液运行畅通,经络通利。脾主统血,使血在脉中循行而不溢出脉外。肾的温煦作用有利于血液的运行,阳主升腾,使血液运行畅通、滑利。而心、肺、肝和肾功能正常,则气血运行畅通、经脉通畅,以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和四肢百骸。心、肺、肝、肾功能异常,可以影响到血液的运行,一则血行过速或者不循常脉而出现出血。二则血液运行迟缓、不滑利、不循常脉均能致血浊的发生。

血浊可以引起血的运行凝滞、运行缓慢,血浊可发展为瘀滞,极度血浊的结果一定是血瘀[12]。血虚、血浊均可引起血瘀,三者可相互影响,兼夹为病。血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功能,即有濡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作用,体现在神志、面色、皮肤、肌肉、毛发、形体活动和舌脉等方面。血浊产生后,会出现相应的形体肥胖、面色晦暗黄腻或油腻、头昏沉如裹、口气或者呼气秽浊、舌苔黏腻、分泌物和二便秽浊或者排泄不爽等症状和体征,还可出现理化检查指标的异常[12]。

2 血浊与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的病因有先天之精不足、情志不畅、饮食失节、劳逸失调[13],这些因素均可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或排泄不畅,沉积脉中或气血运行失常而致血浊。血浊有“易犯清窍、侵及脑神”[14]的特点,头部目孔(2个)、鼻孔(2个)、耳孔(2个)、口(1个)合称“七窍”,也称“清窍”。但广义的清窍还包括脑,脑为奇恒之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辛夷》云:“脑为元神之府。”[15]脑对五官有主宰作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均与脑相通,故人的视、听、嗅、言皆与脑有密切的关系。如清代王宏翰《医学原始》云:“耳目口鼻之所以导入,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剖之、而存之也。”[16]王清任《医林改错·脑髓说》云:“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盛脑髓者,名曰髓海。其上之骨,名曰天灵盖。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脑气虚,脑缩小。脑气与耳窍之气不接,故耳虚聋;耳窍通脑之道路中若有阻滞,故耳实聋。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瞳仁白色,是脑汁下注,名曰脑汁入目。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脑受风热,脑汁从鼻流出,涕浊气臭,名曰脑漏。”[17]

故而血浊产生后,血浊上蒙(扰)脑窍,或脑窍失养,或血浊痹阻脑窍、经络而发为本病,见头晕、目眩、头痛等主要症状,蒙蔽五官、五脏外窍也可见视、听、耳、语言方面症状,如视物模糊、耳鸣、耳聋、言语不利、唇舌麻木等症状,甚则见神疲、健忘、失眠、行动迟缓、筋骨乏力等症状。本病可分为虚证、实证两类,但由于血浊“其性黏滞、病程缠绵”[14]的特点,故久则本虚标实、虚实兼夹。如《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满,耳为之苦鸣。”此为虚证,髓海不足、上气不足而致。《灵枢·五乱》云:“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此为实证,气机逆乱而致。《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云:“脑蒸,头眩闷热。”[18]此为实证,为“食牛羊肉及肥腻”而致。《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宋代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云:“喜怒忧思致脏气不行,郁而生涎,涎结为饮,随气上厥,伏留阳经,亦令人眩晕呕吐,眉目疼痛,眼不得开,属内所因。”[19]此为实证,情志不遂而致晕厥。又云:“或饮食饥饱,甜腻所伤,房劳过度,下虚上实。”《素问·五藏生成》云:“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此为虚实兼夹。

可见,血浊贯穿于高血压病的始终,且是发病的主要因素。血浊蒙蔽脑窍、髓海失养、经络痹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病位在脑,但和心、肝、脾、胃、肺、肾及目、耳等脏腑、器官的功能相关。

3 治疗方法

在临床实践上,近年以血浊理论为指导,治疗缺血性脑卒中[20]、冠心病[21-22]、高脂血症[23]、脂肪肝[24-25]和糖尿病[26]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根据其病位和病机,拟定益气健脾、理血化浊治本和镇静止眩、通络止痛治标的治法,运用近部选穴、远部选穴相结合的选穴原则,采取即刻降压、巩固疗效和自我按摩3个步骤,施治以针刺、刺血、拔罐和按摩4种治疗方法。

3.1 即刻降压,采用刺血疗法 3组处方,第1组为耳尖、印堂;第2组为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第3组为曲泽、委中(或取肘窝、腘窝部血络明显处)。3组处方均采用刺血疗法,交替使用。具体操作为:第1组处方先行按摩片刻,再用碘酒、酒精棉球相继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出血3~8滴。第2组处方穴位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每个腧穴3 次,出现血珠后拔罐,留罐 3~5 min,出血 8~10 mL。第3组处方穴位消毒后,用三棱针或一次性采血针点刺曲泽、委中(或肘窝、腘窝部血络明显处)1~3 次,出血后拔罐,留罐 3~5 min,出血 4~6 mL。3 组处方交替使用,每5 d治疗1次。

3.2 巩固疗效,采用针刺疗法 分为3组处方,第1组为局部取穴,取风池、天柱,施“导气法”,直刺1.0~1.5 寸(同身寸,下同),均匀捻转,酸胀感向项部、脑内扩散,留针20 min。第2组取内关、公孙、曲池、足三里、阳陵泉,内关直刺 0.5~1.0 寸,以麻窜感向指端放射为度;曲池、公孙直刺 0.5~1.0 寸,捻转补法;足三里直刺 1.5~2.5 寸,捻转、提插泻法;阳陵泉向下斜刺 1.5~1.7 寸,捻转泻法。留针 20 min。第3组取中府、巨阙、期门、京门、章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先取腹部募穴,后取俞穴,施以提插捻转法,虚补实泻,虚实夹杂者先泻后补,不留针,然后拔罐,留罐5 min。3组处方均每隔3 d治疗1次。

3.3 自我按摩,作为辅助疗法 患者每晚睡前在家自行按摩,取手心(劳宫)、足心(涌泉),每晚泡脚后,用按法、揉法、擦法5~10 min,掌心、脚心均会感到发热、发烫,自我按摩以背上有微汗出为度。

4 讨论

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脑,但涉及心、肝、脾、胃、肺、肾及目、耳等多个脏腑、器官,治疗上宜标本兼顾、补泻兼施、杂合以治,故取多条经脉的多个腧穴,应用多种操作方法。

4.1 诸穴合用 头面3穴、背部8穴、肘腘4穴,点刺出血以活血化浊。患者血压突然升高,或血压持续高时,或情绪激动不稳定时,“急则治其标”,速降血压,应用刺血疗法。耳尖(奇穴)、印堂(督脉腧穴)位居头部,降压、止痛效果迅捷。肺俞(肺之俞穴)、厥阴俞(心包之俞穴)、心俞(心之俞穴)益气化浊,膈俞(八会穴之血会)理血化浊、活血化瘀,可调整心、肺、肝的功能。《灵枢·五乱》云:“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曲泽(手厥阴经之合穴)、委中(膀胱之下合穴、膀胱经之合穴)位居四肢肘腘,点刺出血加拔罐,出血量较大,既能即刻降压,又可调理气机、理血化浊,调整心、肺、膀胱和肾的功能,标本兼治。诸穴刺血,可即刻降压,起到镇静开窍、定晕止眩、通络止痛的作用,稳定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或者避免出现中风等他症。

风池、天柱,施以导气法以理气化浊。脑为奇恒之府,《灵枢·气街》云:“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所治者,头痛眩仆。”风池、天柱位居项部,为近部选穴。风池有疏风清热、平肝潜阳、通络止痛的功能,《通玄指要赋》云:“头晕目眩,要觅风池。”[27]天柱为膀胱经的腧穴,位居经脉出入于脑之部位,即《灵枢·经脉》所云之“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的部位。《灵枢·寒热病》云:“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灵枢·厥病》云:“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天柱有益髓止眩、通络止痛的功能。导气法见于《灵枢·五乱》,适应症为:“是非有余不足,乱气之相逆也。”导气法可调理气机、理气化浊,尤其适用于气机不畅、气机逆乱而致血浊这一病机,故风池、天柱施以导气法,有清脑开窍、益髓化浊、定眩止痛的功能,为治疗眩晕、头痛的常用腧穴。现代研究表明:风池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有效穴位,如王凌云等[28]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针刺风池和口服倍他乐克治疗,针刺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患者血压,改善症状,并降低血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针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内关、公孙、曲池、足三里、阳陵泉5穴相须配伍,调畅中焦气机以健脾化浊、降逆化浊。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也是通于阴维脉的八脉交会穴,主要有宽胸理气、安神开郁的功能;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也是通于冲脉的八脉交会穴,主要有益气健脾、升举清阳的功能。两者配伍属于上下配穴法,有理气和胃、健脾化浊的功能,长于治疗胃心胸的病证。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主要有清热解表、调和气血、疏经通络的功能;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要有补中益气、健脾化浊、降逆和胃的功能;阳陵泉为胆的下合穴、足少阳胆经的合穴,主要有疏肝利胆、理气和胃的功能。曲池、足三里为阳明经穴,阳明经多气多血,两穴调理气血与肠胃的功能尤强,可促进浊气的肃降。曲池、阳陵泉对于水谷精微的吸收、食物残渣的排泄有很大的作用,两者配伍有和血降浊的功能,且降压作用明显。曲池、足三里、阳陵泉分属大肠经、胃经、胆经均起于头面部,对于头痛、头晕、目眩、耳鸣等症状的改善较好。内关、公孙、曲池、足三里、阳陵泉5穴配伍能调和脾、胃、胆、肠的功能,意在“运脾调五脏、安中调气机”,脾胃在气机的升降出入中起着重要作用,故5穴为“相须配伍、重在脾胃”,有健脾化浊、降逆化浊的功能,使血的化生、运行、输布(代谢)趋于正常,免于血生成不足、蓄积过剩、运行不畅的弊病,为治本之法。正如《景岳全书·论治脾胃》云:“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29]

中府、巨阙、期门、京门、章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为俞募配穴法,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基于五脏在血的生成、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五脏俞募配穴加针刺、拔罐,可调整脏腑功能,利于血浊的祛除,也为治本之法。

根据中医“象思维”,凡位于人体被称为“心”部位的腧穴,如手心、足心、眉心、心窝,多有宁心安神、醒脑开窍的作用[30]。劳宫、涌泉位于手足心,劳宫为手厥阴经的荥穴,涌泉为足少阴经的井穴,且少阴根于涌泉,两者配伍,可以镇静安神、益髓止眩、交通心肾,治疗眩晕、晕厥、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肝经循行到巅顶,手足厥阴经经气相接,故劳宫治疗(巅)头痛、头晕有经络基础。劳宫、涌泉位居四末,为根、为本,经气发源之处,按摩后能激发人体之十二经气,进一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起到强心、益髓、化浊的功能。现代研究表明,足心涌泉穴受刺激后可引起机体血管扩张,在调节内脏的基础上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31]。

4.2 杂合以治 大量针灸文献研究显示,针灸治疗本病有良好疗效,也是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32]。但本病为慢性病,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快速见效、巩固疗效,可以采取多种治疗方法,这也符合《素问·异法方宜论》“杂合以治”的治疗原则,明代龚信《古今医鉴·病机赋》中的“医称多术”[33]。为了提高疗效,可灵活应用针刺、刺血、拔罐、按摩4种方法。如为取得快速降压效果,可以采用治标、标本兼治之法,即点刺放血、点刺放血加拔罐。如患者不能长时间治疗,可以每周采用1次尺泽、委中点刺放血加拔罐。在稳定期取用治本的处方,即针刺、拔罐结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头痛、睡眠、乏力等症状。而为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可嘱咐患者采用自我按摩的辅助疗法。

4.3 临床体会 患者一般在刚开始治疗的5次(半个月)内效果明显,但不能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之后出现平缓期,血压降低幅度不明显;经过2~3个月的治疗,患者血压有明显的改善,患者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或者服用维持剂量,但不能停用,否则易于引起血压反弹、头晕、头昏、头痛症状加重。在临床上,还可见到多次治疗后,患者血压无改变,但是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工作能力以及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有提高,这时不应中断治疗,患者也往往选择继续治疗,宜每周针刺1~2次,维持或巩固疗效。

本方案经临床实践观察,在即刻降压、改善眩晕、头痛、头昏脑胀等症状和远期疗效方面均有一定的的优势,并能提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后还要进一步优化腧穴配伍以及操作流程,在降压、巩固疗效、缩短疗程等方面进一步加以研究,以遴选出针灸治疗本病的最优方案。

猜你喜欢
灵枢气机脾胃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便携电子打气机
采采卷耳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细嚼慢咽护脾胃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