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服装制冷方式的对比

2020-12-20 14:10卉,曾
纺织报告 2020年8期
关键词:马甲背心续航

林 卉,曾 晴

(1.五邑大学 智能制造学部,广东 江门 529000;2.五邑大学 纺织材料与工程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

高温工作环境被广泛认为会对户外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在高温环境下,人的生理功能可能会出现异常,轻则降低工作效率,重则导致中暑,更有甚者会猝死。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气温的上升,降温服装应运而生。本项目将对市场上现存的部分降温服装的制冷方式进行对比研究[1]。

1 不同制冷方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1 电动水冷冰袋降温背心

分布在背心中的导水管运用正弦排布式,利用水比热容较大的特性,将冰晶盒提前放进冰箱冷冻后,再放入背心的特制水袋中,同时在背心另一侧口袋中放有电量充足的充电宝设备,将线路连接充电宝,启动制冷开关,富含冷气的水流将在服装内部循环流动。

此类降温服装主要使用冰袋设计令水降温,通过微型水泵促进导水管内的水循环,达到服装内部降温的效果。背心储存的冰体冷源释放,降温效果明显,且适合在高温环境下使用。运用冰盒式冻冰,便于作业人员快速更换冰源。降温背心的导水管路采用穿管设计,体感舒适且制冷效果均匀,而冰盒可置于服装特制的背心口袋中,方便更换。

电动水冷冰袋降温背心最大的缺陷在于其制冷续航时间短,无法满足作业人员长时间制冷的需求。同时,在背心中长时间注水制冷,长期接触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或发炎等。

1.2 空气压缩制冷空调衣

空气压缩制冷空调衣使用小型的空气压缩机抽取室内外的空气,同时涡轮主机排出热气,输出冷气,最后通过气管背心的三通口将冷气送至人体全身(图1)。

图1 空气压缩制冷空调衣

空气压缩机的制冷原理:由压缩机产生的高热量冷媒蒸汽,经四通阀进入冷凝器释放热量后冷凝成液体,然后冷媒到蒸发器中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液态冷媒汽化,将室内空气冷却,蒸发后的制冷剂蒸汽,经换向阀后被压缩机吸入,实现制冷循环。

空气压缩制冷空调衣不同于电动水冷冰袋降温背心,前者的续航时间更长,可以输送连续冷却的空气。空调衣制冷温度的调整简便易行,涡流管可控制流向颈圈的气流量;衣身允许全方位移动,没有气流限制;空调衣的制冷剂为空气,易获取且无毒无害,符合当今社会生态文明的理念。

空调衣显而易见的缺点是所需的制冷设备质量较大,行动范围受限,空气压缩机会限制使用者的活动范围。此外,空气压缩制冷空调衣的工作效率低、噪音大、功耗强,间接地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要求使用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易与高压电流直接接触,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1.3 制冷风扇马甲

制冷风扇马甲衣身前后分别安装了2~4个小型散热风扇,可降温10 ℃以上。散热风扇由塑料制成,通过强制空气在体表流动,使人体的汗水瞬间蒸发并带走热量,达到制冷降温的目的。

制冷风扇马甲的总体质量较小,便于作业人员穿着(图2)。马甲的续航时间长,使用方式简单便捷。但是,制冷风扇马甲总体的制冷效果不佳,难以满足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对降温的需求。此外,使用散热风扇的制冷方式较为传统,没有创新性。

图2 制冷风扇马甲衣

1.4 硬凝胶制冷袋制冷降温背心

硬凝胶制冷袋制冷降温背心由特制马甲和硬凝胶制冷袋两部分组成,马甲中有4~8个口袋,可将硬凝胶制冷袋放入冰箱冷冻5 h以上至完全冻结,然后将硬凝胶制冷袋放入气泡膜内,最后放入马甲口袋中(图3)。硬凝胶为固态,一次成型,像硅橡胶一样拥有弹性。一般的降温服装采用液体物质填充,当人体穿着时,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液态物质呈下坠的状态,因此人体的穿着舒适度会降低,降温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固态硬凝胶不流淌、不溢出的特性,使衣物即使在工作中被划破也不受影响,安全可靠。

图3 硬凝胶制冷袋制冷降温背心

由于硬凝胶制冷袋需要提前置于冰箱进行冷冻处理,硬凝胶制冷袋中的硬凝胶质一旦恢复常温,则无法制冷,续航时间较短;硬凝胶制冷袋与人体直接接触,会对人体皮肤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制冷袋的温度不可调节,制冷方法陈旧且耗能大。

1.5 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降温服装

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降温服装使用半导体制冷片作为冷源,水作为冷液,结合电子电路,制成可调节的降温系统,将降温系统附加在特制的工作服上[2]。在背心中运用正弦分步的方式放置水管,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给水降温,使含冷气的水流循环降温身体。整件降温服装可被看作一个热交换设备,通过水在降温服装内部水管的不断循环、往复流动来带走人体表面的一部分热量,最终达到制冷降温的效果。供电方式包括两类:一类是可充电锂电池供电,一类是将柔性太阳能板缝制在服装上进行太阳能供电(图4)。

图4 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降温服装

降温的核心元件是半导体制冷片,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分别吸收和放出热量,这种现象是可变的,即改变通过的电流方向就可以决定电偶的两端是制冷还是制热,进而实现制冷的目的。半导体制冷技术已经用到了冰箱、空调等其他电子冷却端。半导体制冷片的优点包括无需制冷剂也可不间断地工作;没有污染源和旋转部件;不会产生回转效应;没有滑动部件,是一种固体片件,在工作时无噪音、震动,且使用寿命长,安装容易。半导体制冷片可以通过控制输入电流的大小来控制制冷温度,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再加上温度检测和控制的手段,可以实现程控、遥控、计算机控制,便于形成自动控制系统。半导体制冷片热惯性小,无论是制冷还是制热的时间都很短,在热端散热条件良好且冷端空载的情况下,若通电时间不超过1 min,制冷片就能达到最大温差。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制热温差范围大,从-130~90 ℃都可以实现。一般制冷片的温度控制范围为-55~83 ℃,而夏季时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气温为19~24 ℃。

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降温服装能让冷液保持恒温,温度可调节,避免降温服装过冷或达不到降温效果[3]。使用合适的半导体制冷片、锂电池可以有效地延长降温服装的续航时间,达到使用者所需要的工作时间。此外,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降温服装的制作工艺复杂,整体的质量、体积都较大,使用不方便,若半导体制冷片热端散热不及时,便容易损坏半导体制冷片。

2 结语

将以上5种制冷方式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表1)。

表1 5种制冷方式对比

将降温效果、舒适度、使用便捷性和续航时间四大因素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表1可知,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降温服装在5种降温服装中制冷效果最佳。

猜你喜欢
马甲背心续航
充电5min 续航200km 试驾小鹏G9
蓝马甲
售价14.9万元,2022款欧拉好猫GT 401km续航版上市
毛线背心
吊带背心
发力“摘帽后的续航”
天使的续航难题
旧背心的蜕变
脱不掉的“大马甲”
脱不掉的“大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