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复述能力的发展及其与言语工作记忆的关系

2020-12-21 08:59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复句工作记忆宏观

王 嵩 李 甦

(1 中国科学院行 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 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 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49)

1 引言

叙事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口头描述,通常被称为“讲故事”。它是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儿童的阅读发展密切相关(Griffin, Hemphill,Camp, & Wolf, 2004; Oakhill & Cain, 2007; Paris & Paris,2003; Reese, Suggate, Long, & Schaughency, 2010)。儿童的叙事能力在其学会阅读之前就已开始发展(李甦, 李文馥, 杨玉芳, 2006; Haden, Haine, & Fivush,1997; Reese, Macfarlane, McAnally, Robertson, &Taumoepeau, 2020),并影响着儿童后期的读写发展及学业成就(Silva & Cain, 2019)。

儿童的叙事能力可以从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来衡量(Gillam, Fargo, Petersen, & Clark, 2012;Justice et al., 2006; Squires et al., 2014)。宏观结构指叙事内容的整体组织,通常由故事语法要素构成(Stein & Glenn, 1979),包括背景、起始事件、情节、尝试以及结果。微观结构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包括词句产生和语义两个方面。词句产生主要涉及产生力(productivity, 如T 单元长度、词的数量等)和句法复杂性(complexity, 如T 单元的平均长度,复句占T 单元的比率等)(Justice et al., 2006)。语义方面主要指叙事的衔接(cohesion)手段(Halliday &Hasan, 1976),连词(conjunction)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

复述(story retelling)是研究年幼儿童叙事能力的重要方式(Gazella & Stockman, 2003)。从宏观结构上看,儿童的复述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发展,在学前阶段的发展尤为迅速。Price,Roberts和Jackson(2006)的研究发现,5 岁幼儿故事复述中包含的宏观结构要素数量显著多于4 岁幼儿。洪宜芳和张鉴如(2017)的研究发现5~6 岁幼儿复述的故事结构比3~4 岁幼儿更趋于完整,内部反应要素在5 岁出现萌芽;幼儿对故事中因果关系的理解越来越清晰和完整,对目标导向行为的理解和社会认知水平不断提升。从微观结构上看,T 单元长度在学前阶段发展迅速。Geva 和Olson(1983)的研究发现,一年级儿童更关心用合适的顺序来表示故事事件,在复述中以使用并列关系连词“和”和“然后”为主。尽管学前阶段是叙事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李甦等, 2006; Berman, 1988),但鲜有研究探查汉语学前儿童复述能力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将从宏观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探查汉语学前儿童复述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叙事质量会受到接受性词汇(Gabig,2008)、年龄和性别(Price et al., 2006)以及认知能力,特别是记忆能力的影响(Adams & Gathercole,1995; Gabig, 2008)。Gabig 在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对比研究中发现,记忆水平高的孤独症儿童在复述中说出了更多的宏观结构要素,最长话语长度显著高于记忆水平较低的儿童。但是,该研究并未发现记忆与正常儿童复述的关系,这一结果很可能与测查记忆的任务有关。有研究指出,理解与简单的被动存储(短时记忆)任务无关(Leather & Henry, 1994),而Gabig 的研究中恰恰测量的是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复述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它不要求儿童把故事完整背诵下来,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重构和个性化的加工,这就需要具有并行处理和主动保持信息的工作记忆的参与(Conway,Kane, & Engle, 2003)。有研究发现,工作记忆能够更好地预测理解能力(Cain, Oakhill, & Bryant, 2004;Daneman & Merikle,1996),特别是儿童的听力理解(Kim, 2016)。那么,儿童的工作记忆能力是否与其复述能力有关?这是本研究关注的第二个问题。

语音呈现的、无图片辅助的复述任务既能保证一定的记忆负荷,又相对简单,是适合年幼儿童完成的复述方式(Lever & Sénéchal, 2011;Schneider & Dubé, 2005)。因此,本研究选择先听故事再复述的方式来探查以上研究问题。基于以往研究的结果,本研究预期,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叙事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得分都会表现出显著增长;工作记忆与幼儿叙事能力的发展显著相关,并表现在宏观和微观结构的不同指标上。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选取北京城区60 名5~6 岁儿童,其中5 岁组30 名(M月龄=63.60,SD=4.26, 男孩15 名),6 岁组30 名(M月龄=72.50,SD=4.64, 男孩15 名)。本次实验任务均取得家长及幼儿园许可。所有参加实验的儿童智力正常,均无听力障碍及其他行为问题。

2.2 实验程序

由一名有经验的主试在幼儿园的一间安静的教室中进行个别施测。主试给幼儿播放故事录音,播放结束后请幼儿复述。而后进行工作记忆测试。总时长约15 分钟。

2.3 任务与材料

2.3.1 故事复述

研究人员使用专业设备录制了以无字图画书《青蛙,你在哪里?》(Mayer, 1969)的内容为基础的音频故事。幼儿听完故事后立即开始复述。复述过程中主试不做过多提示。复述全程录音,实验后逐字转写复述内容。

2.3.2 工作记忆任务

采用Woodcock“词语-数字”听觉工作记忆测试(Lan, Legare, Ponitz, Li, & Morrison, 2011)。由主试读出一个由2~8 个词语和数字混合组成的字符串。请幼儿听完每一道题后按照先说词语再说数字的顺序说一遍。每题完全答对得1 分,满分21 分。

2.4 复述内容编码

编码按照宏观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进行。

2.4.1 宏观结构编码

宏观结构编码包括七个要素:

(1)角色(character):指故事中实施行为的角色名称(不包括人称代词),如“青蛙”。

(2)背景(setting):包括时间和地点信息,如“一天晚上”、“悬崖”。

(3)起始事件(initiating event):指能引发后续故事结果的问题或事件,如“小男孩和小狗在睡觉”引发了小青蛙逃走后的一系列事件。

(4)行动(actions):指对故事中的角色主动施加的行动表述,如“罐子摔碎了”。

(5)结果(consequence):指针对起始事件成功与失败结果的陈述。与起始事件一一对应。比如起始事件“小男孩朝地上的洞里喊”的结果是“地鼠把小男孩的鼻子咬了一口”。

(6)内部反应(internal response):指角色内心的感觉,如“蜜蜂很生气。”

(7)计划(plan):指故事中针对角色想法的表述,如“小青蛙想要成为他的新宠物”。

以上七个要素每出现一次计1 分。由于每名儿童的叙事长度不同,本研究采用幼儿实际得分占宏观结构要素总分的比率作为宏观结构的指标。

2.4.2 微观结构编码

微观结构主要从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来编码。句法方面包括:

(1)T 单元数量(total number of T-units):指句子能够被分割的最小单元。

(2)叙事总词汇数(total number of words):指复述中出现的所有词的总数。本研究中词的统计遵循朱德熙(1982)的定义,即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活动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

(3)平均叙事长度:计算方法为叙事总词汇数/T 单元数量。

(4)复句数量(total number of complex sentences):指复句的总数量。

(5)复句占T 单元比率:复句数量/T 单元数量。

语义方面针对复述中出现的连词编码,主要包括:

(1)连词使用总数:每位儿童在复述中使用的连词总数量。

(2)连词类型:按连词的连接关系将连词归类为并列、承接、转折、因果和递进五种连词类型。

(3)连词种类数:每名幼儿使用连词种类的总数,如一名幼儿复述中使用了并列和转折两种类型的连词,则其连词种类数为2。

(4)正确使用连词数:统计恰当使用连词表达句子之间关系的连词数量。每名幼儿正确使用连词的数量占该名幼儿使用连词总数量的比率为连词使用正确率。

2.4.3 编码信度

首先随机挑选20%的语料,由两位编码者按编码系统独立进行编码。基于编码结果进行信度计算。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编码总体信度分别为0.90(p<0.001)和0.91(p<0.001)。之后,一位编码者对剩余的数据进行编码。最终的统计分析基于一位编码者对完整数据材料的编码结果来完成。

3 结果

3.1 复述的发展特点

3.1.1 宏观结构的发展特点

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宏观结构的得分见表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结构总分的年龄主效应显著,F(1, 56)=9.76,p=0.003,η=0.15。6 岁幼儿的总分显著高于5 岁幼儿。性别主效应显著,F(1, 56)=9.25,p=0.004,η=0.14,女孩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孩。宏观结构各要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角色、行动、结果要素的年龄主效应显著,F角色(1, 56)=10.73,p=0.002,η=0.16,F行动(1, 56)=8.16,p=0.006,η=0.13,F结果(1, 56)=6.07,p=0.02,η=0.10。角色、行动、起始事件和内部反应要素的性别主效应显著,F角色(1, 56)=8.01,p=0.006,η=0.13,F行动(1, 56)=4.54,p=0.04,η=0.08,F起始事件(1, 56)=7.70,p=0.008,η=0.12,F内部反应(1, 56)=15.54,p<0.001,η=0.22。结果说明,女孩复述中的诸多宏观结构要素数量都显著多于男孩。

3.1.2 微观结构的发展特点

微观结构各要素的结果见表2。从句法方面来看,叙事总词汇数的年龄主效应显著,F(1, 56)=5.62,p=0.02,η=0.09,复句占T 单元比率的年龄主效应显著,F(1, 56)=4.26,p=0.04,η=0.07,6 岁幼儿复述中的词汇数量及T 单元中复句所占比例均显著多于5 岁幼儿,且句子更复杂。T 单元数量的年龄主效应边缘显著(p=0.05),6 岁幼儿的T 单元数量多于5 岁幼儿。此外,T 单元数量(p=0.002)、叙事总词汇数(p=0.001)、复句数量(p=0.04)的性别主效应显著。女孩在复述时说出的词汇数量更多,叙述的长度更长,叙述中包含的T 单元和复句数量也更多。复句占T 单元比率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p=0.02)。简单效应分析的结果显示,6 岁男孩的复句占T 单元比率显著高于5 岁男孩(p=0.003),同时也(边缘)显著高于6 岁女孩(p=0.058)。

语义方面的结果显示,连词使用正确率的年龄主效应显著,F(1, 56)=4.61,p=0.036,ηp2=0.08,6 岁幼儿连词使用正确率显著高于5 岁幼儿。无论是6 岁还是5 岁幼儿,转折连词和因果连词的平均使用比率都是最高的。转折连词比率(p=0.002)和连词种类数量(p=0.04)的性别主效应显著,女孩使用转折连词的比率与使用连词种类的数量均显著高于男孩。

3.2 工作记忆与复述能力的关系

工作记忆得分不是正态分布,对工作记忆得分进行对数转换,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表明,工作记忆得分的年龄主效应显著,F(1, 56)=15.50,p<0.001,η=0.22,性别主效应显著,F(1, 56)=6.70,p=0.012,η=0.11,说明6 岁幼儿工作记忆的表现显著好于5 岁幼儿,女孩工作记忆的表现显著好于男孩。

表3 对数转换后的工作记忆成绩

从表4 可以看出,工作记忆与宏观结构总分显著相关(p<0.01)。宏观结构要素中的角色(p<0.001)、背景(p<0.001)、起始事件(p=0.004)、行动(p<0.001)、结果(p=0.002)均与工作记忆显著相关。控制月龄后,以上各要素之间的相关依然显著。

表4 工作记忆与复述能力之间的关系

工作记忆与微观结构的句法和语义各项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工作记忆与平均叙事长度、复句占T 单元比率之间相关不显著。工作记忆与连词使用总数(p<0.05)和连词使用正确率(p<0.05)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采用分层回归模型考察工作记忆对宏观结构总分比和微观结构中相应指标的独立贡献。表5 的结果显示,工作记忆对宏观结构总分比的预测效应显著,能够独立解释宏观结构得分中13%的变异。工作记忆对微观结构中的词句产生力的预测效应显著,能分别独立解释T 单元数量、叙事总词汇数和复句数量中11%、12%和10%的变异。

表5 工作记忆对宏观和微观结构指标贡献的层次回归统计结果

4 讨论

本研究从叙事的宏观结果和微观结果两个层面考察5~6 岁幼儿复述能力的发展特点,并探查工作记忆在其中的作用。下面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对结果进行讨论。

4.1 幼儿复述的发展特点

本研究的结果发现,学前期幼儿的复述能力在宏观和微观结构两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年龄差异,并主要体现在角色、行动和结果这三个要素上。6 岁幼儿的叙事总词汇数、复句占T 单元比率及T 单元数量均显著高于5 岁幼儿。以往英语母语幼儿的研究结果表明,叙事总词汇数和T 单元长度在5~7 岁间保持快速增长(Justice et al., 2006)。汉语叙事研究(范义贞, 2018; 洪宜芳, 张鉴如, 2017)也表明,5~6 岁幼儿叙述的故事结构比3~5 岁幼儿更为完整,特别表现在起始事件、结果和尝试要素上。这些结果一致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复述中所包含的故事结构要素和复句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平均叙事长度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年龄差异,这说明句法的复杂性在幼儿阶段还处在发展之中。

本研究还发现幼儿复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第一,女孩的宏观结构总分显著高于男孩,这与英语母语幼儿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Price et al., 2006),说明与男孩相比,女孩的故事复述中包括了更多的故事结构要素。第二,在宏观结构中,女孩在内部反应要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孩。Haden 等人(1997)的研究也表明,在3 岁时,与男孩相比,女孩的叙事中包含了更多的人物的身份信息以及感情和愿望等内部状态信息。第三,女孩复述出的句子和词汇更多,而男孩则在句子复杂性的发展上显著好于女孩。第四,6 岁男孩的连词使用正确率高于女孩,这可能与女孩在连词的使用上进行了更多尝试有关。本研究发现女孩连词使用总数、连词种类数量远远大于男孩,说明6 岁女孩在复述时可能以牺牲连词使用正确率为代价进行了更多新的探索。这些结果说明男孩和女孩在复述中可能采用了不同的策略,也从复述的角度为幼儿语言发展中存在的性别差异提供了重要证据。

儿童在不同方面复述能力所表现出的性别特点可能也与其工作记忆有关。情绪理解能力发展中的性别差异往往并不显著(但菲, 徐桂娟, 索长清, 赵琳, 孙倩倩, 2011; Pons, Harris, & de Rosnay, 2004),但内部反应要素却表现出性别差异。这很可能是由于男孩虽然理解情绪信息,但受到工作记忆的约束而影响了表达。本研究发现的工作记忆成绩与内部反应要素得分存在边缘显著相关也可以印证这一结果。

4.2 复述能力发展与工作记忆的关系

幼儿复述能力与其工作记忆能力之间显著相关,且这种相关在宏观和微观结构的指标上都有体现。工作记忆对幼儿叙事的宏观和微观结构中词句产生力的相关指标具有独立贡献。这些结果说明,工作记忆在幼儿复述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将一个完整故事中的要素形成叙事的宏观结构,会更有助于儿童对故事的快速理解(Haberlandt, Berian, & Sandson, 1980),同时,也能产生出结构良好的故事。本研究中6 岁儿童较好的工作记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把当前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的经验进行连接,能够拥有更多与从语音回路获取的内容相匹配的长时记忆资源来支持理解和加工语义(Baddeley, 1996)。最近的一项研究证实了工作记忆中语音回路对5~6 岁儿童把握故事宏观结构的重要性(Veraksa,Bukhalenkova, Kartushina, & Oshchepkova, 2020)。

本研究发现工作记忆的得分虽然与叙事产生力显著相关,但与句法复杂性指标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这可能与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模块的作用机制有关。工作记忆的语音回路可以理解为一个短时语音存储系统,需要通过出声重述或默读重述的方式来保持信息(Baddeley, 2012)。如果不重述,语音回路中的信息会在1.5~2 秒内衰减(Baddeley,Gathercole, & Papagno,1998)。这可能是本研究并未发现工作记忆与句法复杂性之间相关的一个原因。以往研究表明,相比连续听两遍故事再复述,幼儿在句子模仿后复述产生了更加复杂的句子(Blank &Sheldon, 1971)。这说明重述过程增加了信息在语音回路中的保持时间,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此外,对于4~6 岁的幼儿来说,构建故事宏观结构和句法完善都需要占用工作记忆资源(Kintsch & van Dijk,1978; Veraksa et al., 2020),幼儿可能不得不在二者之间做出权衡而表现出叙事宏观和微观结构在早期发展中的不同步。

本研究发现了工作记忆是影响儿童复述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其可能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工作记忆与复述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与语音加工相关的调节变量,以及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是否会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值得深入探讨。

5 结论

(1)5~6 岁幼儿的复述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发展变化,宏观结构要素得分和叙事产生力随年龄显著提高;(2)5~6 岁幼儿的复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3)工作记忆与幼儿复述能力显著相关,并对其发展具有独立贡献。

猜你喜欢
复句工作记忆宏观
语篇类型对日语复句关联标记选择的影响机制
明清史宏观研究的问题意识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工作记忆负荷对反馈加工过程的影响:来自脑电研究的证据*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无关工作记忆表征的负性情绪信息能否捕获视觉注意?一项眼动研究*
哈汉复合句对比
工作记忆容量对理工类院校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组成与构成 含义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