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民宿开发思路
——以重庆南山乡村民宿为例

2020-12-21 04:05
甘肃农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南山民宿重庆

罗 君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重庆 400065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庆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较多,2017年,重庆农村人口2 171.22万人,农村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71%,乡村振兴的任务重。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2018年重庆市乡村休闲旅游业接待突破2.05亿人(次),综合旅游收入677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30万人,带动100万农民就业,33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1]。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庆市政府出台的《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培育200个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由此可见,民宿资源开发已成为促进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推手。面对目前乡村民宿的快速发展,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是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中较为现实的问题。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重庆南岸区南山民宿为例,分析南山民宿开发条件,提出南山民宿开发思路,促进重庆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民宿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民宿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以家庭式的招待方式接待二战后支援英国的美军。亚洲地区民宿则起源于日本,称之为“民宿”(Minshuku),它是由一些登山、滑雪、游泳等爱好者租借民居而衍生并发展起来的,利用个人住房所经营的住宿设施。台湾是我国最早开发民宿的地区,2001年,台湾《民宿管理办法》将民宿定义为“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我国其他地方也相继出现了民宿接待形式。由于乡村旅游形式各地不同,因此对乡村旅游接待主体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有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牧家乐等。2017年8月,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065-2017)行业标准明确了民宿概念,民宿是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根据所在地的不同,划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2]。地处乡村及城市郊区,以乡村风光为吸引物的民宿称之为乡村民宿。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乡村民宿在全国遍地开花,2017年乡村民宿消费规模达200亿元。

(二)特征

与传统酒店相比,乡村民宿更加注重文化、生活、情感的体验,具有乡村性、情感性、传承性、聚集性等特征。

1.乡村性。乡村性是乡村生态资源、经济生产、聚落生活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特征表现。民宿作为生活容器的同时,与乡村之间存在与生俱来的内在联系,是融合乡村产业与乡村空间的载体,具有乡村性[3]。

2.情感性。民宿强调主人参与,与酒店标准化服务相比,增强了民宿的情感与家庭氛围。乡村民宿主各具不同的人生阅历,本身就是民宿产品的一部分,朴实真诚的主人带给客人最真实的生活,亲民般的家庭氛围促进主客之间的融合,更易于满足客人的“乡愁”。

3.传承性。乡村民宿利用空闲资源接待客人,能较好地保存乡村房屋的建筑风格,同时,为了丰富客人的体验,对当地的民风民俗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因此,乡村民宿的发展有利于所在地文化的传承。

4.聚集性。乡村民宿主要分布于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周围、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周边以及交通主干道,在空间地位上表现出区域汇集的特点。政府主导政策的驱动以及旅游消费的升级驱动,推动了区域乡村民宿聚集发展,而地域聚集性也成为了民宿产业空间分布的重要特点。

二、重庆南山乡村民宿发展条件

(一)区位优势明显

南山属于重庆南岸区,南岸区是全国文明城区和全国卫生城区,是重庆市对外贸易的南部咽喉要道,东部、南部接巴南区,西濒九龙坡区、渝中区,北临江北区、渝北区,长江绕区而过,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主次干道便捷通达,渝黔线穿过本区。南山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距渝中区仅5km,距龙头寺火车站11km,距江北机场25km,正在修建的重庆东站毗邻南山,相距仅6km。

(二)旅游资源丰富

南山为华蓥山余脉铜锣山的一部分,北起铜锣峡,南至金竹沟,面积约2 500hm2。南山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5.8℃,动植物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0%,是主城的绿色生态屏障,被称为重庆的“肺叶”,生态环境优越,休闲气质明显。南山植物园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公园,为我国亚热带低山植物种群资源的重要基因库,收集并栽植植物1 600多种,蜡梅、桂花、樱花、海棠、玉兰等名花异卉,被誉为“山城花冠”“盆景世界”。其中南山蜡梅种植可追溯到明清时期,2013年,被原国家农业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重庆加勒比海水世界位于南山旅游核心地,集游乐、购物、美食、异域景观于一体,是西南地区享誉盛名的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的水主题公园。南山一棵树、大金鹰、壹华里夜景公园是重庆夜景最佳观赏点,也是热门网红打卡地。南山历史悠久,从古代到当代,都赋予了大南山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山上聚集了体现禹涂文化的遗迹,有涂山寺、禹王涂后像、禹王治水碑、呼归石等;南山宋代涂山窑遗址;巴渝文化有黄葛茶马古道;宗教文化的慈云寺、老君洞道观、慈母山修道院等;抗战文化有抗战遗址博物馆、“飞虎队”空军坟和各国大使馆遗址;古建筑与摩崖石刻有文峰塔、报恩塔、老君洞石刻等;饮食文化有泉水鸡一条街、“陆派”老火锅一条街、中华美食一条街等;传统风貌街有黄桷垭老街、壹华里非遗集市等,形成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

(三)政策扶持力度大

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为推动乡村民宿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快产品及业态创新,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展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庄、乡村营地、乡村民宿、乡村博物馆、旅游创客基地等新兴业态。《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要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30个、国家“美丽乡村”示范单位300个和一批国家(乡村型)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乡村型)旅游度假区,把重庆市乡村地区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巴渝乡村旅游目的地。在规划用地上也给予大力支持,《关于支持旅游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渝国土房管规发〔2017〕6号)中提出,合理安排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用地在内的各类用地;鼓励区(县)结合农村传统风貌、民族特色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优先使用存量用地布局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设施;按照尊重历史、分类处置的原则,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促进农家乐可持续发展。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支持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经济发展。为了加强乡村民宿管理,重庆市将民宿发展纳入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的指导中,截至目前,全市已评定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共计1 734家,并相继出台了促进重庆市农家乐(乡村酒店)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举办重庆市农家乐与乡村民宿创新发展论坛等专业学术交流活动,开展最美乡村民宿评选活动,提升公众对乡村民宿的认知。[4]

(四)旅游业持续发展

重庆旅游产业呈现良好态势,旅游市场火爆,带动乡村民宿发展。随着“重庆非去不可”旅游品牌推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旅游品牌形象的深入,央视和美国ABC电视台重庆旅游形象片的播放,重庆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加之,抖音等短视频的宣传,重庆荣登各大新媒体旅游头条,成为网红打卡城市。2019年,重庆共接待境内外游客6.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 7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2%。在此带动下,重庆民宿快速发展,据重庆市旅店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17年底重庆民宿只有5 000左右,到2018年底猛涨到3.3万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陆民宿业发展数据报告》中显示,2019年重庆民宿位居全国民宿数量之首。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南山民宿开发思路

(一)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布局

南山是重庆的“肺叶”,严格保护南山生态环境是开发的前提。近年来,南山民宿野蛮生长,一些民宿为了扩大规模,违规侵占林地,超高超面积的违建乱象频频曝光。据经济参考报2019年7月2日报道,重庆南山一些乡村民宿不仅仅是拥有客房、餐厅等基础产品,还在竹林中搭建木屋、凉亭、观景台和其他观景区域;开设会议室、咖啡厅、茶座等高档场所等。违规侵占周边林地,高调装修,极尽奢靡。还有些民宿主将目标农房拆除重建后,以其超大规模的建筑形象博人眼球,如石牛村山鬼民宿,由原来的1栋三层砖结构的老房子,扩建为五层;南山里民宿由1栋农房扩建为4栋建筑,占地面积达到20多亩。疯狂的扩张,最终带来的不是富裕之路,而是南山甚至整个重庆生态的破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在严格的生态保护之下,南山才称其为“金山银山”。因此,作为重庆主城氧吧的南山,在乡村民宿发展中,要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严守生态红线,将乡村民宿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并与城乡建设规划、南山街道总体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

(二)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加强引导和扶持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农村是农民安身之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农民为主体振兴乡村。乡村民宿的建设和发展要以农民为中心,体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目标。目前,南山民宿有农户自营和租赁方式。农户自营多受制于自身知识能力的不足;租赁方式往往又不能让农户分享到民宿的红利,同时也不利于农民能力素质的提升。因此,南山乡村民宿开发可以探索“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创客+农户”“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形式,始终围绕农民,通过帮扶带,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民经营管理能力,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稳定[5]。

(三)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根据旅游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065 —2019),对民宿卫生安全、消防、水电气网络及环境作出明确要求,这就要求民宿所在地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重庆南山大多处于山地,受地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交通状况还不够理想,部分山区还没有公共交通,民宿的可进入性受到限制。如放牛坪不通公交车,民宿客只能锁定有车族,家家通柏油路,村与村铺路,成为这里民宿经营者的心愿。南山因离主城近,城市里的一些生活垃圾运往南山,随意倾倒,湿地公园外堆放垃圾,长达几个月不清理,山体综合环境卫生脏乱。整洁干净、雅致匠心的环境,既是民宿行业的要求,也是民宿客的心灵祈盼。乡村民宿作为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对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南山要加快完善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发展乡村民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四)加大产业融合,丰富产品体系

随着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的演进,人们对旅游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民宿不仅要做好吃、住、行、游、购、娱,还要着力满足游客对商、养、学、闲、情、奇的需要。“民宿+文化”“民宿+康养”“民宿+农业”相互融合,民宿中纳入一二三产业。结合南山资源,可以开发“民宿+历史”“民宿+宋窑”“民宿+花卉”“民宿+养身”等不同类型的特色民宿,将行、游、娱、商、养、学、闲、情、奇元素纳入民宿中,通过场景化、主题化、舞台化,将民宿产品与客人体验融于一体[6]。如利用民宿自家的果园、菜园、鱼塘接待游客,通过采摘、品尝、制作、销售相结合,将农业、手工业、商业一二三产业相融合,淡化旅游淡旺季的鸿沟,形成全时空全产业休闲产品。

(五)强化主人元素,坚持个性特色

民宿与传统酒店最大的区别,在于民宿主人参与服务接待。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文件中指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精准地概况了民宿产品的精神内核。民宿的吸引物既包括旅游吸引物、吸引物所在的环境,又包括吸引物所处环境中的居民。民宿主人作为原乡人参与服务接待,最直接地传播了在地居民生活习惯、风貌习俗、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突破了住宿产品的单一功能,赋予民宿独特灵魂。南山鉴宽山房主人王文亮夫妻以前是艺术工作者,山房的设计、布局、接待都是自己操作,他们的艺术特质及用心服务往往留给客人最深的记忆;南山别院主人罗焱是杂志社编辑,返乡创客,坚守初心,用心于别院的陈设和接待,客人也常因其才华和用心而感动。作为承载诗和远方的民宿,是一种有温度的住宿产品,但目前,南山民宿仍然存在为了追求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以民宿为噱头,多了商业,少了温情。因此,南山民宿的开发,要体现民宿主人特质,防止民宿酒店化趋势。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民宿开发要以“三农”为核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农民为主体,在政府企业扶持下,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分享乡村民宿红利;以乡村民宿为入口,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强调民宿主人的参与,塑造有温度有灵魂的生活。

猜你喜欢
南山民宿重庆
重庆客APP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梦回南山(外四章)
在深秋,共南山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你是民宿达人吗
悠然方能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