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李家咀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的商榷

2020-12-21 04:05赵晓花
甘肃农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庄浪县宅基地规划

赵晓花

庄浪县阳川镇人民政府,甘肃 庄浪 744600

庄浪县良邑镇李家咀新农村建设于1973年,融合了当时的新思想,新内容,新风尚,村落整体呈“田”字形排列,具有村容整洁、交通便利、节约宅基地、共享资源易布网、居住环境易改善的特点,代表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生产力的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然而,随着农村劳动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和原住户二次翻新的实践,出现了许多不适之处。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设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突出村庄整洁、环境美化、乡风文明、和谐平安四大重点,结合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易出现的问题,提出笔者看法与建议进行探讨。

一、 历史与现状

李家咀村位于庄浪县城东北部,距离县城5km,秦(安)隆(德)公路沿线,随着县城规模化发展,属于北洛河流域城郊融合类村庄[1]。1973年“4·27水灾”后,原良邑人民公社根据甘肃省委、省革委会规划,对宅基地进行了统一整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村庄整体呈“田”字形排列,主巷道3条,宽6m,支巷道7条,宽3m;主巷道间横向安排5户,2户纵向相邻共用围墙,每10户为一个单元格,每户宅基地面积196m2,长14m,宽14m,房屋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出行门户东向或西向,规划总户数280户,其中,当年建设152户,后续建设128户;建设村部一处,面积1 300m2,办公房屋3间,45m2,文化广场一处,面积3 000m2,修建戏台1座,农村合作医疗点一处,房屋2间,30m2,农村小卖部点一处,房屋2间,30m2,六年制小学1所,占地面积2 000m2,教室5幢,教职工宿舍3间,建筑面积195m2。

二、经验与教训

(一)示范带动效果明显

李家咀村新农村后续建设中,以“村容整洁、易居”为向导,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融入了城市的发展模式,做到规划先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特别是在后续新建、翻新、维修中,坚持宅基地面积不扩大,道路宽度不减小;2003年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统一排布了供电和通信线路,统一铺设了供水管道,统一硬化了主(支)巷道,统一整修了排水渠道;整治了抢建扩占巷道公有用地,保证了出行道路的畅通,在川区和同类地区中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此,邻近的滴水崖村一、二、五社,水洛镇李碾村新农村发展,近几年庄浪县“移民搬迁,新农村规划”等项目建设中,都参照了李家咀新农村设计思想。

(二)坚持生态环境建设

李家咀村川区4个社,耕地2 850亩,其中,川地900亩,山地1 950亩,占总耕地的68.4%,由于地理与自然的因素,基本农田立地在千沟万壑,河谷丘陵相间,山川交错的“烂塌山”之中,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低,雨水冲刷作用明显,植被覆盖稀少,保持水土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农田活土层浅,结构性差,肥力低,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改善生存条件,他们从1964年开始,坚持不懈地平田整地,锲而不舍地建设梯田,1998年终于将全部耕地建成水平梯田,有效拦蓄了降雨,显著增强了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实现了水不出田,土不下山,“李咀沟”流域绿树成荫,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遏止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为大自然“自我修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应用先进农业技术

曾以自然条件严酷,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匮乏,人多地少,靠国家救济闻名省内外,如今“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李家咀村,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技术[2],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将化肥、农膜、农药、机械等现代农业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主要粮食作物中,冬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50kg,比改革开放前亩产增加275kg,增长2.7倍,玉米平均亩产达到800kg,比改革开放前亩产增加650kg,增长3.3倍,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3 500kg(鲜薯),比改革开放前亩产增加2 500kg,增长1.5倍,摆脱了以往不能解决温饱的贫困面貌;二是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3],改过去单纯种粮食作物为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并举,全村发展塑料大棚蔬菜120亩,苹果园400亩,百头以上规模化养猪大户18家,2 000只以上规模化养鸡大户2家,专业机耕户8户,全自动面粉加工个体企业1家,油料加工个体企业1家,马铃薯粉条加工个体企业1家,工商个体户16户,小工队5个,有效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四)发展中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用车、私家车增多,原规划的新农村出现通行巷道狭窄,房屋拥挤,没有统一的排污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村民二次翻新时建筑与原标准不统一的独立二层小院,或改变坐向,或建全封闭式独户结构,遮挡北户和左邻右舍采光面,甚至部分农户在二次翻新时抢占公共巷道,酿成邻里矛盾;在新村扩建中,村社组织没有坚持统一规划,甚至出现管理不到位,农户选择宅基地和修建房屋的随意性大,宅基地的面积想占多大就占多大,想朝什么方向就朝什么方向,个别农户在自家的承包土地上未批先建,形成“小、散、乱”的村落,导致道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难以配套,造成有限的宅基地资源浪费严重。

三、思路与对策

新农村既是农民群众的生活居住地,也是当地村民政治文化和生产中心。因此,要结合区位优势和立地条件,在政府的主导下,提高村民的规划意识,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规划的重点,以确保合理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留足产业用地

塑料大棚蔬菜、苹果、养猪(鸡)是当地比较优势产业,在“洛河沿岸”川水地和秦(安)隆(德)公路沿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规划塑料大棚蔬、苹果、养猪(鸡)三大用地版块。留足留够土地,配套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做大做强产业,既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为县城居民供应了新鲜蔬菜和肉蛋产品。

(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该村多数耕地分布在山区,经过30多年的人工修复已变为优质梯田,为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划定本村保护区,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合理利用土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鼓励农民开展中低产田改造,用地与养地结合,按照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原则,维护进城落户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机械化生产水平,把成片集中的土地经营权流向产业化业主,使农民享受土地带来的增值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红线

为了促进该村与庄浪县城、良邑镇经济融合发展,满足村民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用地,在庄浪县洛河流域农业产业经济开发规划框架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按照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一户一宅”要求,编制旧村改造和新村扩容方案,张榜公布,提高公众参与意识,让村民自觉遵守。对新持有《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的人,由村社组织按规划的宅基地方案放线,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农用承包土地上乱修乱建。村民出卖、出租、赠予住宅后,再不能二次申请宅基地,允许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对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

(四)统筹规划村庄

乡(镇)级人民政府和村委会是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实施的主体,为了有效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一是要依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重点抓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田、水、路、林、电、房、厕、圈等统筹规划,利用国家项目资金组织村民分项目、分年度进行综合治理;二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步伐,帮助村民通电视、通电话、通互联网;三是要鼓励村民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建新房或翻修旧房,不用或少用木质材料,保护林木资源;四是要在村头巷尾栽植风景树木、种花种草,倡导村民在庭院栽植花草、经济树木,逐步亮化、美化、绿化居住环境;五是要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设立农用车和私家车停车场,禁止乱停乱放;六是要引导村民自觉维护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不在村内乱倒污水和生活垃圾,不向河流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妥善处理粪堆、柴草堆、废旧农膜、塑料包装物、建筑垃圾。

猜你喜欢
庄浪县宅基地规划
境由心造
兰抒蔚瑛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庄浪县南坪学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这些情况下,不得流转农村宅基地
规划·样本
农村宅基地改革“春雷乍响”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