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说艺市 上海力量势不可挡

2020-12-21 03:23陈曦
中国收藏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创艺术品上海

陈曦

一场“对话”,让文化艺术界、拍卖界、收藏界、金融界、互联网等高手齐聚申城。11月9日,备受瞩目的“2020第六届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上海市有关部门领导及国内外知名拍卖行负责人、文博机构、艺术机构、收藏家和媒体代表等近500人汇聚于此,共赴这场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

作为上海自贸区的重要文化品牌,“上海对话”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今年的“上海对话”也是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期间的重头戏,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由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共同主办,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为期一天的论坛,与会嘉宾纷纷就疫情之后文化产业热点及艺术市场发展趋势展开研讨。

“面对全球艺术品产业格局变化的重大机遇和疫情常态化环境下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上海艺术品交易市场给不确定的全球艺术品市场一个开放且坚定的承诺。”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环中指出,从自贸区文化名片到市级文化品牌活动的“上海对话”,需要有更大的创新度、更高的聚合度和更广阔的平台性,来服务区域发展、国家战略,为把上海打造成干亿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贡献自贸区力量。

亮数据 权威机构研判行情

本届“上海对话”继续专注艺术市场前沿动态,发布了《2019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统计年报》《疫情下的中国艺术品艺术市场》《2020上海自贸区文化艺术蓝皮书》等指数报告。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数据的发布也是对中国乃至全球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解读,有利于把脉市场前沿动态,研判2021年行业发展趋势。

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秘书长余锦生介绍,2019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全球范围内拍卖成交额达396.9亿元,同比下降10%。过去一年全球共有15件中国文物艺术品成交价超过1亿元,其中中国内地8件、海外地区7件。需要注意的是,去年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表现突出,中国内地成交均价增长了23%,全年共有79件拍品成交过千万元,达到2012年以来最高。

中国收藏杂志记者注意到,伴随着艺术品消费的逐步扩大和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推进,2019年共有1589场拍卖会是通过网拍实现的,共成交了6.1万件,成交额达7.6亿元。拍卖市场重心继续向低价位拍品下沉,10万元以下成交的拍品占87.7%。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黄小坚在会上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外拍卖企业、画廊、博览会纷纷开始从线下转到线上,推动了艺术品市场全面数字化升级。但就目前来看,线上交易呈现各自为战、规制各异的局面,缺乏聚合的发展理念、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有力的市场配套。因此,如何构建一个统一规范、资源集合、配套完善的数字化艺术品市场生态是我们当前要思考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经营主体、网络平台以及金融、物流、保险等多方共同努力构建。

建平台 保税服务中心将开启

“在这里,我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上海文化艺术新地标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全面投入运营了!”据胡环中介绍,投资逾10亿元的保税服务中心不仅是世界面积最大的艺术品保税服务仓库,更在功能、服务、配套上,能有效提升上海专业艺术品存储水平和存储量级,推动国际艺术品市场向上海集聚。

论坛期间还发布了两项重磅内容。一是《艺术品及贵重物品存储安全防范技术规范》的发布,此规范是基于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安全防范认证标准及技术要求,由公安部检测中心、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编制完成,并于2020年起在上海自贸区先试先行。据了解,该规范的出台将有效填补国内艺术品及贵重物品存储领域的标准空白,为今后国内艺术品仓储建筑物的建设标准提供制度基础和行业标杆。

二是,由上海自贸文投与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自贸区文化艺术品及特殊商品一站式服务平台也同时发布,将为文化艺术企业提供“先进区,后报关”的通关条件,极大地减少艺术品及贵重物品在转运及操作过程中的损坏风险,帮助文化艺术企业节省时间成本及资金成本,扩大文化贸易及贵重物品交易量。

说创新 各路精英互递高招

本届论坛,各路嘉宾还紧紧围绕“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新机遇”“产业链+创新链——艺术品在线交易发展的新模式”“艺术IP的活化运营与版权保护”三大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新时代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推动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是本次论坛的一大议题。而如何依托上海自贸区针对文化产业在制度、政策与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推动中国艺术市场迅速复苏与超越;以及艺术市场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新型交易模式,营造开放、多元、创新的市场氛围,与会嘉宾纷纷建言献策。

苏富比、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知名拍卖企业的负责人纷纷道出疫情下艺术品拍卖行業发生的新变化,并向与会嘉宾分享了经验与成果。ART021艺博会、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木木美术馆、里森画廊等艺术机构的代表也在圆桌讨论中对艺术品在线交易发展的新模式发表了各自看法。文创IP领域将如何在创新创造的有力驱动下发展出新的文化体验,版权保护将如何促进创造良好的艺术生态环境,为艺术市场发展带来新动力,来自上海博物馆、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的专家学者就此展开了讨论。

高手论道

后疫情时代的艺术市场到底如何走?传统模式的线下拍卖如何被“逼”到线上?艺术IP又该如何运营……博物馆负责人、拍卖行当家人、艺术机构掌门人、金融人士等嘉宾,纷纷就当下业界关注的热点献言献策。

胡伟燨(佳士得中国区总经理)

全球拍卖业呈现三大变化

今年全球拍卖行业有三个非常明显的变化:一是创新,它分为三个层次,即拍卖渠道数字化、形式上的多样化以及策展方面的创新;二是勇气,在今年这样的环境下,大家不惧疫情的影响,坚持做艺术品拍卖,这种勇气是值得称赞的;三是合作,今年拍卖行与拍卖行之间的合作,拍卖行与画廊之间的合作,包括拍卖行和展销会的合作都在积极地推进,而且都是很创新的模式。

佳士得的上海首拍是在2013年,上海其实是一个独特的市场,这边的藏家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藏品?把这些藏品拿到上海来,我们需要政府和各级单位提供哪些硬件支持?在两方面都齐备的情况下,我们怎样做市场的教育,把价格给打出来?我们当时没有任何头绪。经过7年的磨炼,我们去年最高成交价拍品超过了5000万元,这在2013年时是想都不敢想的。可以说,这不仅是佳士得自己的努力,还有上海政府的努力。所以我觉得的确有“上海价格”,但需要对上海要有熟悉度。

王蔚(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海价格”令人期待

“上海价格”可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由打造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所形成的交易价格,其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上的上海价格。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说“上海价格”。10月份刚刚结束的保利拍卖,有一件拍品以5.129亿元成交,这个价格的创造就与上海自贸区有关。这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上海向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迈进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价格,因为这件藏品就是通过自贸区从海外征集回来进入国内市场的。保利拍卖这几年取得的成绩和上海自贸区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2018年以后,我们90%以上海外征集的拍品都是从自贸区进来的,境外委托付费也是由自贸区进行支付的,我们是真正实际的受益者。

打造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与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领密不可分,好的政策自然就会吸引大批企业过来,这就相当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我相信,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市政府、上海自贸区对艺术品市场全球化的重视下,今后肯定会在上海、在中国诞生更多更高的价格!

沈菲琳(苏富比亚洲区董事、中国区副主席)

数字化带给拍卖业更多惊喜

如果说今年7月的春拍是压抑已久的爆发性消费,但同时也给我们拍卖行奠定了一个非常清楚的战略调整和数字革新的信心基石。有关数据显示,三大拍卖行在线艺术品销售在2020年的近八个月飙升了240%。这些增长再次证明在疫情之下,传统模式已经无法保持拍卖行的运作,线上拍卖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让我们不仅可以接触到新的藏家,也可以完成让现有客户投身线上交易模式的转型。

今年疫情下,香港苏富比取得了骄人战绩,两场春秋拍卖会成功转型,有超过30%的新买家来自线上,50%买家为40岁以下,现当代艺术新买家的比例也比上一季增加了一倍多,香港秋拍也成为全球联动的新模式。这些成绩背后却是前期巨大工作量的付出——我们增加了很多数字多媒体的项目,如专家网上导览、虚拟AI展览、全球网上图录、微信小程序,这些项目都是今年8个月之内一并完成的。对于老牌传统拍卖行来说,这样的运营是巨大的挑戰,但挑战也是机遇,这些尝试正在逐渐地被市场接受,帮助市场拓展,更有助于建立日益丰富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王辉(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拍品品质是核心

从2015年开展网络业务以来,我们一共进行了340多场实时网络竞投,200多场网拍专场,网络业务已经实现了5亿元成交额,应该说今年疫情之下,我们的网络业务是发展最快的一年。前面虽然走了那么多年,其实基本处于开发推广阶段,而今年一年内的网络业务就达到了4.2亿元。网络业务占据了我们今年总成交额的21%,并且在线下拍卖会中,线上渠道办理号牌的数量超过了线下,达到60%以上。

我们这些年做网络拍卖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拍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拍品质量、拍品价格和流程服务。拍卖公司要通过知识和信用搭建买家、卖家和艺术品之间的桥梁,所以品质是核心。我们发展网络业务有几点体会:一是我们建立了开发团队不断地优化网络系统、优化客户的体验;二是目前线上线下业务都是同一团队,所以上拍标准是统一的;三是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目前网络注册系统线上线下一体化,为客人参拍提供了便利。

李峰(上海博物馆副馆长)

文创消费是一种冲动消费

最近几年大家对文创工作都非常重视,但是也同时出现一些现象,比如说品质雷同化。如何做好博物馆文创,怎么吸引观众,一定要注重个性化和地域特色。上海博物馆立足于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除了IP授权出去,还有一条腿就是利用好自己的馆藏,将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行元素再提炼。我们近几年成功地推出了好几个展览,并利用这些馆藏文物和地域特色来开发文创,很受欢迎。

博物馆进入IP运营时代的核心,还在于博物馆藏品内涵文化资源的深入解读,并将这些成果以生活化和日常使用化的粉饰进行转换和再利用。上博调研结果显示,40岁以下观众占70%,而且年轻女性和带孩子的家长成为文创消费的主力,所以开发文创产品的针对性非常重要。我们将博物馆文创消费称为场景消费,这是一种冲动消费。因此,每个馆开发文创要有地域特色和馆藏特色,抓住这两个元素再进行受众群体的调研,才能开发出受欢迎的文创产品。

甘学军(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

疫情把我们都“逼”上线啦

很多年前,我们讲线上拍卖可能是一个愿景,但是现在我们已是切身的实践者了。特别是疫情,把我们所有人都“逼”上线了,所以从传统的业态来讲,我们已经没有一个传统的纯粹的线下艺术品拍卖公司或者画廊等机构了。

线上交易带给我们的不光是比传统交易更加便利的方式,其本身就是比传统交易视野或领域更加宽广的新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线上交易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不光是传统观念上的艺术品市场主体的变化,模式上的变化和思考以及服务方式的改进,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的观念上的变化,还有新领域的跨入。

另外,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高端投资概念里面讨论市场,其实在国内国际机构发布的高端数据后面,有着比这些数据大很多倍的消费市场,而这才是我们线上交易所要涉及的深海或者云端。因此,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做更多的探讨,除了服务于高端艺术品投资收藏市场以外,还应该为更大众的国际化艺术品消费来服务。

黄书立(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实务校外专家)

版权也是一种资产

其实,版权问题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它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一定是和产业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不能把版权仅看成是一项权利,一定要把它作为一种资产来看待。资产证券化、版权证券化是以资产导入型为机制、信用基础为版权,也就是说版权只要有稳定可预测的收入现金流就可以做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是为了实现版权未来现金流提前变现、未来收益提前变现。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自贸区第六批试点经验推广复制工作》,其中明确提到了知识产权证券化这项工作。可以说,这方面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鼓励与支持。

因此,特别是文创和版权领域有非常大的机会,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有很多收藏、很多IP,如果这些IP对外许可、对外转让有一定的现金流,那么就要实现货币化,实现货币化的目的就是获得多层次的融资渠道,而实现多层次的融资渠道有助于文创产业多样化发展,这也是IP背后的价值,IP的延伸以及长远发展。段勇(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

政策与博物馆共同转变

目前,国內的博物馆文创开发状况可以大致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故宫博物院,它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历史文化IP,在文创开发和IP运营方面,到目前为止既是最受关注也是最成功的。其品牌和平台是得天独厚的,难以复制。第二种是IP资源比较少、市场化却做得比较好的机构。比如北京恭王府,他们的IP资源与故宫博物院相比可能是两个极端,但最早走市场化道路,非常成功。第三种则是有一定资源又通过自己的研究开发做得很成功的博物馆,以上海博物馆为代表,对于绝大多数博物馆来说更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现在我国的博物馆文创开发与IP运营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受制于政策和配套措施跟不上等因素。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是政策方面要松绑,进一步放管;另一方面也需要博物馆适当地转变观念,现在的国际大趋势是博物馆资源尽量公开共享,比如英国很多博物馆就公开了高清影像资料。因此,我们在两个方面都要继续做工作。

(注:本文图片由上海自贸区提供)

玩,有那么难吗?如果给你充足的时间去玩,你最想做什么,怎么做?

在江南,曾有那么一群人,品茗、玩古、赏画、宴饮、旅行……一切的消遣,都被玩出了一套成熟的体系。

当曾经崇尚山林之趣的他们,爱上城市生活后,生活的艺术化,就变得那么日常。

而这个最富有生活情调的江南,或许——

猜你喜欢
文创艺术品上海
刘力萍文创作品
文创雪糕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铧芯文创
食物也是艺术品
欢乐上海迪士尼
艺术品被盗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Dolan Geiman 梦幻环保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