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2020-12-21 03:46张阿利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

张阿利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亮点。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面临无从着手的难题,导致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无法有效深入地开展。在《中医药和我们的健康》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共同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有效实施策略,让学生自己策划、安排、展示,在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和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秀出他们的风采,秀出他们的精彩。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传统文化;开发;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6-0068-04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想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看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做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学学自己想学的东西。”然而,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导致综合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无法有效深入地开展。其实,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多方“宝藏”,通过各种有趣、有效的形式,将它们变为综合“元素”,综合实践活动就会充满活力。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基础,是国家宏观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目前,全国上下都非常重视富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校也借助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成长。

一、课程构建,邂逅主题活动

为了开发、实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学校进行了精心的规划论证,建立了科学可行的运作程序,将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从理念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内容,使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从单纯的概念变成具体的教师可以实施的实体。

1.根据实际,课程缘起

现在的孩子吃穿不愁,但生活习惯并不好,如不吃早饭、晚睡、爱喝饮料、不爱吃蔬菜等。传授孩子一些中医知识和中医健康理念,让孩子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2.立足学生,开发课程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参与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而且可以提高活动的有趣性。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能激起学生好奇心、贴近当地生活实际的内容,吸引他们思考、探索和创造。

《中医药和我们的健康》开发了五个主题的拓展性课程,每个主题下又罗列了若干个小主题进行实践探究。课程的基本框架如下:

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习惯出发,以他们的视角展示、阐述中医的著名观点,为他们提供一些改变坏习惯的方法,使他们逐步形成养生的理念,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懂得如何保持健康的体质,理解调整心理、情志对身体的重要性。同时,这对学生今后拥有健康人生将是获益无穷的。

一本好的教材不仅要给人以知识,更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采用儿童的语言进行引领,通过“一人一事”“一物一叙”“一课一体验”等方式,以生动有趣的漫面结合生活中的相关故事,以图画讲故事、以图释文,这样图与文珠联璧合,全方位、多视角地诠释中医的精湛深邃,化深奥晦涩为浅显易懂,变生硬解释为生动演绎。如“故事坊”“广播台”“充电吧”“文书阁”“资源库”等,为学生捧上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此外,教材还设计了电子读本——微信阅读平台,里面包括视频素材、图片素材、文字素材以及活动环节的参考答案,对教材中的一些知识要点进行了拓展与延伸。

3.提升团队,课程深入

“放”并不就是全放,“放”的前提是“扶”。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持续发展,我校成立了教师团队,并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对教师做好培训工作,以便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当然,教师的指导并不是事无巨细的教导,更不能越俎代庖,应善于发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困难,不放任自流,也不包办代替,而是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实践的空间,充分信任学生,把握好指導的度。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要与学生共同探究,在活动过程中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如在学校的图书馆,教师要教给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并指导他们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类整理;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下一阶段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昆虫的言语。他们想上天空,他们想入蚁穴。”的确,儿童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过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就应该珍视和守护学生好奇的天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确保自己的主导地位,就要把握好“放”与“不放”的度,信任学生,把活动的策划权下放给学生,自己心甘情愿地当一位“参谋”。

二、课程实施,探究中医药和我们的健康

1.一个“趣”字,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以“少年为何生自发”内容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先让他们进行一个小调查:“小孩子有白发吗?有烦恼吗?小朋友们,赶快帮助一下有白发的同学吧!大家可以访问身边的长辈,然后记录下了解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大家可以单独行动,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共同完成考察研究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那么,这项活动就能自然而然地展开。

教师组织学生按各自的兴趣和能力,完成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务。以下是学生开展“少年为何生白发”的调查活动:

小明成绩优良,而且非常喜欢打乒乓球,放学后总要先玩一会儿才回家,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小明的爸爸妈妈经常担心他这样玩会影响学习成绩。最近,爸爸发现小明放学后不再打乒乓球了,一回家就往自己的房间钻,关上房门,貌似很用功学习的样子。爸爸很欣慰,因为自己的孩子终于知道要抓紧时间复习功课了,所以也就不去打扰他了。

但是这次期中考试,小明的成绩下降了很多,爸爸很着急。老师反映,最近小明上课总是心不在焉,而且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像以往那么开朗了,好像有什么心事。一天,小明放学回到家里,爸爸心平气和地问小明:“最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小明摇摇头,然后叹了口气,说:“爸爸,我可能会很快老死!”爸爸听了很惊讶,经进一步了解才得知,原来小明最近莫名其妙地长了一些白头发,有的同学喊他“小老头”,所以这段时间一向注意外表的他非常自卑。小明看过一部电影,主人公得了怪病,出生以后很快衰老死去。小明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长白头发,怀疑自己得了什么大病,所以总是满腹忧虑,不能集中精神学习。

爸爸听完后,心疼地摸着小明的头,说:“傻孩子,哪有那么严重啊!长白头发是很正常的呀,我年轻的时候也长白头发。”小明问:“那为什么别的同学不长啊?”爸爸为难地说:“这个啊,我也说不好,要不我们去找张叔叔吧,他可是中医专家哦!”

到了张叔叔家,说明情况后,张叔叔笑着说:“人体是很复杂和有趣的。我们身体表现在外面的头发、指甲、皮肤、面色等,其实都与内部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一个人的面色、毛发、唇色、指甲的色泽和营养状态等,都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情况。《黄帝内经》中记载‘肾者,精之处也,其华在发,‘肝藏血以及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头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不仅依赖肾中精气之充养,亦有赖于血液的濡养,所以头发又称为‘血之余。一般情况下,人年轻时,由于精血充盈,头发乌黑光泽;老年人则多气血亏虚,外在表现就是头发变白且稀疏。如果年轻人出现头发早白,除了遗传因素外,还可能与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有关。你最近是不是学习太累了?”“嗯。最近作业太多了,双休日爸爸还送我去学习奥数,都没时间玩,每天都困死了!”小明抱怨道。张叔叔接着说:“这就是你长白头发的原因啊!学习任务重,可能还经常熬夜吧?现在本来就是你长身体的时候,再加上精神紧张,导致脏腑功能虚弱,气血亏虚,使头发失于濡养而出现早白。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往往是长白发的重要诱因。你不用太担心,通过合理的调节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在饮食上注意科学配餐,保证五脏精气充盈,不要太过劳累。你还这么年轻,慢慢就会恢复的,所以没有必要忧心忡忡。”张叔叔又进一步叮嘱道:“噢,还要让你妈妈给你吃些黑芝麻、核桃,这类食物有助于你的头发转黑。”

听了张叔叔的话,小明如释重负:“噢,原来是这样啊!头发需要脏腑气血的滋养,那我要好好休息,补充营养。谢谢张叔叔!”

【讨论会】

(1)你了解自己五脏的位置吗?摸一摸,感受一下。

(2)白发爬上你的头了吗?请同桌之间互相看一看。如果你或你的同桌长了白头发,该怎样改变生活习惯?说说你的看法。

2.一个“动”字,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至关重要。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展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都应因生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内容具有开放性。

(1)我的实践采集。

大部分学生在家里都可以上网,学校还有图书馆、电脑房,查找资料比较方便,且有利于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调查、体验。于是,学生纷纷拿起相机和记录本,在家长的帮助下走进中医院药店,将中医有趣的事情用照片、文字以及图画等形式记录下来。如下:

(2)我的行动记录。

在学生初步了解中医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趁势而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做展示准备。

(3)我的成果我来秀。

在“中医药和我们的健康”活动中,有太多精彩瞬间值得学生回味和珍藏。课堂教学时,教师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照片进行分享,让学生分组交流活动中的感悟,收集整理同学的活动剪影并集中展示,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他们细细回味与品悟其中的甜酸苦辣,分享成功的喜悦。

一次实践就是一分收获。在课内外结合的整个活动中,学生兴致盎然,成为活动的主体,为乡土传统校本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评价,延续中医药和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的潜能,发现其闪光点,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评价应该因人而异,不能单纯评价活动的结果,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挖掘活动中的亮点。在评价方式上,应力求多元化,可以是一篇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次口头汇报、一块展板、一次辩论会、一张网页制作,也可以是一次比赛、一场表演等多种质性和量性的评价。

如学生为撰写研究报告进行调查活动,往往会碰到钉子,但他们受挫后没有气馁,反而从中发现了自己与人交往不礼貌等问题,通过及时改进和调整,收到理想的效果。在评价活动时,教师若只看最终的结果和统计数据,而没有看到学生背后思维的历程和所经历的波折,就不能及时肯定他们的努力、智慧和成果,鼓励和强化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发现问题的行为。

此外,學校还应举行各种相关活动,如手抄报比赛、做端午香袋比赛、健康生活知识大比拼等。在以上活动中,学生充分展现才能,而学校、教师的评价激励,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校本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激情澎湃地投入实践活动中。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开设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教育教学观的具体体现,对改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及促进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由文本到实施,从单一到综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展示平台。其间,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在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和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既继承了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又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中,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特约编辑 木清)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