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指导型课后服务的实践探索

2020-12-21 03:46陈亚军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三全教育途径教育方式

陈亚军

[摘要]小学课后服务不应只是为解决家长上下班烦忧而设立的看管服务,而应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作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和自主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基于此,福建泉州实验中学丰泽附属小学以陶行知和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开展小学生活指导型课后服务的实践和研究,对其教育途径、管理和指导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三全”教育途径;“课程一生活一活动”三位一体;四章四十节教育内容;“四性一化”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 G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6-0090-01

生活指导型课后服务是指我校减轻家长负担、烦忧,为学生提供午、晚餐服务和午休服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用餐、就寝进行服务、管理,对学生用餐规范礼仪和就寝起居习惯进行指导,使学生立足细微,学习实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泉州实验中学丰泽附属小学自2015年建校起,就开始这方面的教育尝试,2018年8月,该课题经福建省教科所立项后,课题组在原有基础上,基于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对教育实践进行科学的规范和系统的完善。

一、形成“三全”生活指导型课后服务教育途径

“三全”即全面发展,全员参与,面向全体。

课题组成员从“行为习惯与人格培养、习惯养成与智力培养、文明礼仪与个性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分课题研究,达成了共识:生活指导型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教育途径。

教师纷纷主动参与学生的午餐、午休管理,本学期,参与管理的教师达到100%。

面向全体,从一点一滴抓起,才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民族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构建“课程一生活一活动”三位一体化小学生活指导模式

我们把课后服务纳入课程,午(晚)餐为文明用餐生活指导课程,午休为午休卫生及生活自理课程。每节课实施过程中,我们有固定的时间,有学校德育助理进食堂、寝室的教学指导,有班主任等老师的实践指导和个别辅导,有学生志愿者的检查记录。这种全员参与学生生活指导、让学生每日学习实践融生活于课程的模式,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养成教育。

生活指导有习惯的养成,也有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校园生活自理和礼仪,也有家庭、社会礼仪的拓展和渗透,需要生活和学习的延伸,才能多元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扎实的教育指导。活动有主题明确、时间灵活、教育面广的特点,因此,我们考虑通过活动来弥补。这样,融活动于教育,真正做到陶行知所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

三、形成小学生生活化文明礼仪的“四章四十节”生活指导教育内容

1.教育内容立足校内,勾连家庭和社会

教材中有基于学校午(晚)餐和午休的教育内容,还有延伸家庭的家庭自理小常识技能和拓展社会的社会交往指导。

2.图文结合,立足细节,突出生活实践

教材以本校学生为拍摄对象,图片为主,文字简洁,重点体现良好行为的步骤和细节指导。教材指导细致,简单易学。

四、初步提炼了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四性一化”教育方式

1.科学性

从教育方式来看,根据学生的养成教育规律、学生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立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从教育内容来看,生活指导型课后服务是基于人们生活的经验事实和礼仪文化传统积淀下来的科学事实的结合,是在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2.自主性

每天的广播小贴士,校本教材等成为学生重要的自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3.反复性

我们在教育实践研究中,既重视突出循環往复、不断强化的教育特征,又重视个案研究的积累。

4.时代性

我们做了实践尝试:第一,顺应时代提升全民素养的呼声,根据时代需要,挖掘教育内容,如,垃圾分类,为人扶门等。第二,采用信息化教育手段,通过微信公众号、教育平台、App等进行问卷调查,推送教育信息,拓宽交流渠道。

5.生活化

本课题基于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化是本课题突出的教育特征,从理论基础和实施途径都充分体现这点。

(责编 韦淑红)

[基金项目]本文是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小学生活指导型课后服务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JJKXB18-356)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三全教育途径教育方式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应对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