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安徒生童话》的那些年

2020-12-21 03:55王霞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0年16期
关键词:安徒生童话小女孩

王霞

那年,我九岁。

初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正值年少,随着识字量的逐日增加,慢慢地便开始对一些课外读物起了兴趣。于是,《安徒生童话》这本家喻户晓的故事书便进入了我的视野,成了我的第一本“启蒙”书。之所以称它为“启蒙”,是因为我常常会被这本书中那些曲折离奇、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所牵引着,从而明白了什么叫作善良,什么叫作邪恶……在懵懂新奇的年纪,读着安徒生笔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我时常会忍不住地将自己代入到故事的角色中,仿佛自己就是那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和身边的花草为伴,与周围的动物互诉思绪,听它们的细语,品它们的姿态。那时的我简单纯粹,享受着童话故事书给我带来的快乐和对生活的美好想象。

那年,我二十三岁。

再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正值桃李年华,刚踏上教师岗位。《安徒生童话》是低年级学段的必读书目,在班级每周的课外阅读课上,我和学生一起畅读,分享着安徒生给我们带来的童话魅力。这种将自己十多年前讀过的书拿出来和学生一起分享与品读的事情,使我乐在其中。像是传承般,学生们在《丑小鸭》的故事中同样品得了生活中不要轻易小看任何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在《皇帝的新衣》的故事中,明白了要在生活中做一个诚实的人,不弄虚作假,不虚伪狡猾;在《野天鹅》的故事中懂得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放弃,终究可以获得成功的真谛……

那年,我二十六岁。

回顾《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已是我踏上教师岗位的第3个年头。努力充实自身学识素养的同时,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校际联谊活动,需要教授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毫不犹豫地,我再次捧起了那本《安徒生童话》。这次,我将故事书中最为经典和动人的一则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入了课堂。长大后,再以现实的眼光看待这则故事,才发现安徒生想要表达的内容,远没有那么简单。面对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我该如何在精神层面上让他们读懂安徒生的内心想法呢?

在简单介绍了安徒生的事迹以及作品内容后,我出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封面,以“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切入话题,由浅入深,让学生们用心去理解故事。记得我曾询问课堂中的学生:“你们觉得这则故事中,有什么地方是你不能理解的吗?”当时有个戴着眼镜的小男孩问道:“老师,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人可以在火炉边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烤鸭一边烤火,跳着舞唱着歌那么开心,而小女孩却只能在寒冷的夜里被冻死了呢?”小男孩的提问让我觉着由衷惊喜。这只是个二年级的学生,但是他所疑惑的问题,却正是安徒生希望读者可以从他的文字中所明白的。那一刻,这个小男孩让我看到了他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也让我看到了安徒生给予学生的无限可能……

今年,我二十九岁。

传承《安徒生童话》这本书,我已接近而立之年,依旧在教师的岗位上不断摸索前进着。我看到很多像安徒生那样富有想象力和才华的作者,将一篇篇富有生命力的童话故事或儿童故事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例如,《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这3篇课文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而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正是创作童话的前提。课堂上,通过教师适宜的引导和启发,学生们大都能够从课文中的情境内容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几篇课文都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从“展开想象”到“想象画面”再到“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这些无疑是在为学生的想象力增添着光彩。

而《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这4个童话故事,主题都涉及“改变”两字。学生们大多能够在课堂提示的作用下明白:因为改变,人可以变得越来越自信;因为改变,我们会不断地成长;因为改变,生活变得更加妙趣横生……而这些,正是童话故事的魅力所在。

从九岁到二十九岁,二十年的光阴,二十年的情怀,《安徒生童话》是一本值得我用更长久的时间去读透的书,也是一本激励我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继续做好引路者身份的书。它如同一双充满能量的桨,协助我一起指引着学生们共同通往童话的殿堂。以童之心,谱彩之话,相信童话创编的未来可期,也坚信童话故事中那些饱含真善美的故事将会打动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猜你喜欢
安徒生童话小女孩
大扫除
安徒生的世界
可爱的小女孩
跳高者
童话镇
小女孩的三、六、九
午夜童话镇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
安徒生红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