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创新体制机制 助力线上教学

2020-12-21 03:55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金陵全市南京

为确保做好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教学,南京市教育局按照教育部和省、市统一部署,及时行动,研究制订方案,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锻造“名师空中课堂·金陵微校”。全市近7万名教师争当南京教育最美“逆行者”,第一时间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全民参与在线教学,体现出强大的支撑力,在确保各校防疫、教学两不误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有力支撑了全市抗疫决战决胜大局的稳定,彰显了智慧教育建设成果。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多次报道,“学习强国”近20次介绍南京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

总结三个月在线教学取得的初步成绩,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汇报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夯实在线教育基础

围绕南京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从2016年开始,南京全面实施智慧教育,确定了“标准化建设、均衡化推进、特色化发展”的原则,加大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深度应用,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有序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与推广,同时也改善了全市各区、校的硬件设施,更好地服务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2018年和2019年,《中国教育报》先后刊发了《南京:每一个学生都能智慧成长》《听得见的世界看得见的成长——信息化给南京特殊教育赋能》的专题报道,充分肯定了南京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成果。截至2019年底,共建成市级智慧校园454所,其中示范校210所、合格校244所,已建成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5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区、校都能充分利用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金陵微校”和自建的各种平台为学生提供课程直播或点播、辅导、答疑等在线服务,可以说,近几年的智慧教育的建设与实践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实施多元联动,增强在线教育实效

一是省、市、区、校四级联动。协调各区、校作为实施在线教育的主体,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负责为本区、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省、市两级平台提供精品教学资源,作为各区、校资源的重要补充。

精选上线覆盖各学段、全学科“1000+”名特优教师指导课程,邀请100+名特优教师录制“专递课堂”,每天保持100+名特优教师在线答疑,及时解答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推出防疫知识普及、心理健康、体育运动、阅读微课、名师工作室、玩转数字科技与远程教学和办公平台;“金陵微校·先鋒网上作文”,为全市小学生带来“阅读评测”“习作点评”“大疫微言”在线读写活动;及时上线《童心战疫》《疫战到底》《宅家抗疫:金陵娃,一起劳动吧!》等专题平台,以此为契机让学生直面现实,坚定信心,实现全过程、全学科、全方位育人。

二是名区、名校、名企联动。充分利用全市三年来智慧校园建设成果,全市一盘棋,鼓励教学资源丰富的区对部分薄弱的区提供支持,如鼓励“鼓楼E学校”“建邺云课堂”“秦淮e学堂”等将优质教学资源分享给全市学生在线学习。其中:“鼓楼E学校”共有2136位教师开设了2236节课程,日均访问量120万,服务学生42万人(其中区外学生30万),并将优质资源分享给湖北省黄石市325所学校,湖北省的点击量高达211.2万次;“秦淮e学堂”直播总时长810小时,内容涵盖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各门学科共2467节课,直播45天消耗3500TB的CDN流量。阿里钉钉、学习强国、学而思、沪江CCTalk等知名企业也主动利用平台支撑能力和资源优势,为南京教育服务。

三是手机、电视、网络联动。协调“金陵微校”平台、南京有线、南京广电、“牛咔视频”App、江苏电信iTV等五大媒体,同步“名师精品课堂”。将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覆盖全体南京学生,可以让包括农村边远乡村在内的全市中小学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全面实现在线学习。

抗疫期间,“金陵微校”平台累计浏览量近2亿次;“牛咔视频”App、南京有线、电信iTV(面向全省)用户累计点播次数超3500万人次。

三、促进融合发展,培育在线教育品牌

认真落实2020年全国和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实施融合创新战略,拓展融合深度,加强和高校、企业融合,做好跨界合作,培育数字化新生态;提升教育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和平台赋能水平,逐步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格局,探索开展基于线上智能环境的课堂教学、普及“三个课堂”的应用。增强品牌意识,积极探索“金陵微校”的常态化运行机制,进一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陵微校”品牌。

南京将进一步聚焦融合教育新常态,努力构建“更有价值、更有温度、更有层次、更有三感、更有活力、更有品位”的南京特色网络学习空间,为南京全体师生提供持续的、高质量的、更精准的线上教育教学服务。让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在南京成为可能,使南京的学子们能真正享受“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公平和实惠。

猜你喜欢
金陵全市南京
南京大闯关
登金陵凤凰台(节选)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