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西河流域环境优化管理及整治

2020-12-22 02:24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年18期
关键词:西河排污口清淤

张 玉

(抚顺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抚顺 113006)

1 控制抚西河流域污染物排放

1.1 工业污染源防治

按照《水十条》要求,制定“十小”企业取缔清单;结合“十大”重点行业专项治理方案,制定详细的整治清单。制定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集中治理清单,明确工业聚集区名称、地理位置、集聚区类型、预处理设施规模、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垃圾处理设施规模、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及以上环保基础设施建成年限和责任单位。

1.2 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2.1 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

根据控制单元环境承载能力和总量控制要求,优化畜禽养殖业发展布局。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列出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清理清单和禁养区外规模养殖场整治清单。

1.2.2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结合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编制情况,对化肥农药使用、病虫害防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等提出明确的环保要求[1],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

处于敏感区域和大中型灌区的控制单元,要开展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净化工程[2],利用现有的沟、塘、窖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

1.2.3 农村污水及垃圾污染防治

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河道垃圾清理、河道生物防护、绿化村庄、卫生改厕、路面硬化、村容村貌综合治理等工作,消除河流、沟塘的黑臭以及堵塞等问题[3]。

2 抚西河东西支流污水截流工程

2.1 会元河(西支流)污水截流方案

会元河污水截流干管的起点设置在马金,将D700 管道布置在河道西岸,将马金至铁路段的所有排污口截流,位于河东岸的污水排放口设置截流井,在河底倒虹接入西岸截流干管,终点接入现有抚顺农药厂处的污水截流管线,总长4 km。会元河截流工程沿线可截流沿岸21 家企业排污口污水量279 t/d,沿岸4 个村庄排污口污水量1 121 t/d。会无河截流工程量见表1。

表1 会元河截流工程量

2.2 黄旗河(东支流)污水截流方案

黄旗河污水截流干管的起点设置在新旗村北侧700 m,沿岸布置污水截流干管,黄旗垃圾场与主干管之间设一条渗滤液排水管,将黄旗垃圾场到铁路段的所有排污口截流,位于河西岸的污水排放口设置截流井,在河底倒虹接入东岸截流干管,终点接入原有黄旗河截流管,总长3.6 km。黄旗河截流工程截流沿岸20 家企业排污口,除龚家地板城及黄旗垃圾场外污水量37.6 t/d,龚家地板城150 多家企业排污口污水量195 t/d,沿岸3 个村庄排污口污水量981 t/d。黄旗河污水截流工程量见表2。

表2 黄旗河污水截流工程量

3 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

3.1 开展污染河道综合整治

由于抚西河长年未进行清淤,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导致大量污泥沉积渠底,底泥中的污染物仍会重新释放进入水体,造成河水二次污染。此外,河底淤泥和泥沙蓄积也大大降低了河道的蓄洪能力,因此进行河床清淤工程是抚西河综合治理的必要措施之一。通过对河底疏挖,为河道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并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

清淤范围为抚西河东、西支线及主河道至浑河入口处,需要清淤的河道全长8.79 km,河底宽25 m~80 m,淤泥厚度0.5 m~0.7 m。在2015 年实现抚西河主河道污水截流工程实施后,河水水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抚西河东西支流汇合处为为沈吉铁路,由于抚西河的季节较强,河床大部分暴露,平时的水面不能充满整个河道。因此,抚西河的河道清淤应将重点放在长期流水的“主河道”内。河道清淤工程方案遵循环保和安全的原则,具体方案如下:河道围堰⇨排干河水⇨底泥自然干化⇨底泥清挖⇨汽车外运⇨填埋。抚西河清淤量见表3。

表3 抚西河清淤工程量计算表

根据现场条件,河道清淤以机械挖掘为主,人工疏挖为辅。为了便于淤泥和泥沙的运输和后续处理,需要外运的淤泥首先应在现场进行脱水。由于清淤后淤泥中的大部分是泥沙,含水率不是太高,因此采用自然干化方法。考虑通过围堰、排水,将河底淤泥干化后清除。施工期应选在枯水期,淤泥经干化后(沙质含水量≤25%,黏土≤25%~30%)。上述21.43 万m3的淤泥经过脱水干化后,体积约为18.37 万m3,外运淤泥由密封罐车运输到该次河道治理工程统一指定的场所填埋。

3.2 河堤防护及生态恢复工程

3.2.1 传统护岸

传统的修复和整治是在河、渠清理后,用嵌草砖、浆砌石或混凝土材料护砌明沟,注重的是结构设计,虽然可以达到排水、防洪等功能要求,但是隔离了土壤与水体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降低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3.2.2 生态护岸

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湖、渠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它拥有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丰富的河流地貌,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利用植物或透水性材料来保持岸坡稳定,并创造出具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优美景观效果的水边环境。生态护岸主要有以下2 种方式。

3.2.2.1 自然原型护岸

自然原型护岸的做法是通过植物来保护河堤和边坡。植物的作用是保持土壤、稳定边坡,同时满足生态环境和造景的需要。植物物种的选择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非常重要,不同植物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于水位和底土土质的适应性。结合当地情况,根据淹没区和非淹没区的要求,优先选用优良、强健、适应性强的本地物种,同时注重不同种类植物的合理搭配,使之协调地融入当地景观中,实现一定的景观效果。

3.2.2.2 人工自然型护岸

人工自然型护岸做法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如在坡脚设置各种种植包、采用石笼或木桩等护岸,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结合,固堤护岸。这种方式使岸边更加稳定,更易与城市环境结合。

3.2.3 工程方案

河堤整治之前应对渠道线位及断面形状进行整治,基本沿原河道线位为准,贴近自然,适当使其线性流畅。抚西河按照防洪规划应按百年一遇洪水设防,必须考虑河堤一定水位下部的雨水冲刷问题,同时考虑融入植物护岸的思路,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随着沿岸土地的开发建设,根据周围区域环境规划要求,适当增加人工自然型护岸,并融入亲水空间(台阶、缆绳、绿地、亭台等)的设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水岸环境。

4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加强水环境管理

4.1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提出当地政府应采取的环境监管措施及要求,制定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设施排污情况抽查计划,提出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实行“黄牌”警示和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实行“红牌”处罚的有关要求,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4.2 完善监测网络

根据汇水区分布特征,列出未达标水体主要污染通量监控方案,明确监控断面、监测指标、监测频率、责任主体等内容,加强水体长期监控制度建设。

结合区域环保监管能力现状和水环境监管需求,从人员、设施、财政保障等方面提出监管能力建设计划,列出环境监测及监察能力建设要求,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提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计划,提高排污口自动化监控水平。

4.3 加强水环境管理

结合水质目标要求和环境允许排放量,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评估汇水区内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和健康风险,提出相应防控措施。提出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制定或完善要求,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落实责任主体。

5 结语

通过对抚西河流域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建成抚西河东西支流的污水截流工程,建立适合抚西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及环保工程。同时完善环境执法,加强水环境管理,以期对抚西河流域进行有效整治。

猜你喜欢
西河排污口清淤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直击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十四五”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牛鼻子”
烟雨蒙蒙青西河
西河水云间
西河的秋天
河南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布设研究
河南省2014年入河湖排污口数量
板集煤矿主井井筒快速清淤施工技术
海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布强度分析
城市排水系统沉积物特性及清淤方式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