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查

2020-12-22 08:52李成仁魏嘉丽张佳敏梁家源
现代园艺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观水泡水质

冯 霞,李成仁,魏嘉丽,张佳敏,梁家源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佛山 528206)

1 大观湿地概况

大观湿地(N 23°17′;E 113°42′)位于广州市天河智慧城,地处火炉山森林公园以东,天麓南路、新塘公墓中华墓园以西,21 号地铁线与科学大道之间,占地总面积约46.8hm2,水域面积20hm2,隶属于广州市天河区。2010 年左右大观湿地公园出现杂草丛生、淤泥黑水交加的臭水沟,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进入,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的要求,民众对美好环境的向往,2013 年广州市大力响应国家生态文明的号召,在9 月开始对大观湿地进行生态系统修复。在湿地公园采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结合湿地本身的自然条件,根据水文、地势、植物群落进行净化水质、土壤,回补地下水,修复动物栖息地,进行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进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项目已经竣工6 年,现对其生态系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内容与分析

2.1 调查内容

2019 年3 月~2019 年10 月期间,对广州大观湿地进行本地生态调查,对生态系统结构、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和分析。

2.2 调查方法

植被调查,参考《植物群落实验手册》(王伯荪,1996),沿着湿地公园从地势最高处到地势最低处设置样方,共设置14 个10m×10m 的大样方,共计1400m2。总共7 组学生跟进,每组负责2 个大样方,记录样方中各种植被的盖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态系统多样性

3.1.1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大观湿地的重要角色,是该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主要分布面积为10hm2,主要分布于7 个“水泡”周围,每2 个“水泡”溪流部位也有大量的水生植物,以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Fraser)、灯芯草(Juncus effusus)为主,约有2hm2,群落组成比较简单,整体长势良好,叶片、主干整齐,平均高度约1m,沼泽地边缘有其他的水生植物,主要有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马缨丹(Lantana camara)、美人蕉(Canna indica)、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水葱(Scirpus validus Vahl)、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菖蒲(Acorus calamus)、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棕竹(Rhapis excelsa)、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12 种水生类植物,7 个“水泡”的沼泽地被这些植物长满。

3.1.2 环“水泡”陆岸植被。7 个“水泡”陆岸分布着大量人工种植植物,大约4km 的沿岸几乎被芭蕉(Musa basjoo)、朱缨花(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芦竹(Arundo donax)、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翠芦莉(Ruellia simplex C.Wright)、灰莉(Fagraea ceilanica)、葱莲(Zephyranthes candida)、一把伞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芋(Colocasia esculenta)等12 种植物。局部分布有入侵植物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含羞草(Mimosa pudica Linn)、粉单竹(Bambusa chungii Mc-Clure)、钻叶紫菀(Aster subulatus)、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美洲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等8 种,陆地上种植了大型乔木,有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大约40 株,芒果树(Mangifera indica)约60株,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2 株;高山榕(Ficus altissima)20 株,垂叶榕(Ficus benjamina)约120 株,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约400 株;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约400 株;齿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约500 株,大花五桠果(Dillenia turbinata)2 株等,这些乔木区域是鸟类的栖息繁殖地。

3.1.3 沼泽沿岸。2 个“水泡”之间零星有沼泽,面积约400m2,雨季后这里可以变成沼泽,有小块积水区,发现有福寿螺等一些浮游动物,是鸟类觅食休息的地方。

3.1.4 芦苇丛湿地。近岸边缘,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草丛、面积约为500m2,长势良好,高度平均可以达到2m,是广州大观湿地的特色景色。

3.2 生物多样性

3.2.1 湿地植物多样性。广州大观湿地共有植物38 科66 属69 种,以禾木科最丰富,有9 种,豆科也较多,有7 种;千屈菜科、桑科、棕榈科、天南星科都有4 种,还有莎草科、石蒜科、无患子科、鸢尾科、无患子科、苋科、铁角蕨科等植物。

3.2.2 乡土植物多样性。广州湿地公园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含羞草(Mimosa pudica)、马缨丹(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等。

3.2.3 入侵种。入侵分布面积大、危害性较强的有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钻叶紫菀(Aster subulatus),大约占地20m2,由于广州湿地公园平时维护比较频繁,所以入侵的范围在控制范围内。

4 保护措施及对策

经过对广州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及分析,建议之后可以采取如下策略。①对湿地7 个“水泡”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最上游“水泡”的水质情况尤为重要,直接影响下游“水泡”水质情况。②增加生物多样性,广州湿地公园是“海绵城市”的示范公园,也是广州市民的一个“肺”,保持生态环境良好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园区可以设置公益标牌,让市民们都变成维护生态环境的一员,建成一个可持续生态文明的湿地公园。

猜你喜欢
大观水泡水质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
大观的艺术 艺术的大观——小记横空出世的横山大观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水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抽掉梯子
水质的年轮——读《时光的年轮》
人与事/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