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茶道文化折射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0-12-22 06:37李勇梅
福建茶叶 2020年2期
关键词:品茶茶道道家

李勇梅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 5410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总目标,它是国家层面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中国国家、社会、民族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生动地描述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高度凝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基本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既是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也是公民需要遵守的基本社会道德规范。

中国人日常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然茶排在最后一位,并不影响它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而言,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我国的茶道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那时人们将树叶和开水混合就称为“茶”。迄今为止,人们仍然还在不断地挖掘茶道文化中的精神和内涵,让人们可以看到它更加全面的本质。从字面上说,茶道是指茶的方式。“道”是中国哲学中的至高无上的概念,是指自然界背后的本质、原则或秩序。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对中国人来说,喝茶不仅仅是把茶叶泡在热水里,而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或许有人会说中国的茶道文化并没有完整的体系,但实际上茶道的核心理念却对我国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深远。比如“和、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等茶文化蕴涵的理念对社会风气影响非常巨大,可以说茶文化精神对构建和谐人文环境作用巨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 茶道文化中的“和”、“天人合一”与“普度众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

中国茶道文化源远流长,茶道文化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传承,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融会贯通,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哲学思想,向后人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文化财富,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道德、思想以及精神。在中国茶道文化中,儒家的“中庸和谐”思想备受推崇,“中庸和谐”思想是儒家弟子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更是他们行走于世间的指导思想,其实也是普通老百姓行走江湖的基本准则。

儒家推崇“中庸之道”,崇尚“以和为贵”。事实上,儒家的这种“和”的思想不仅指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同时还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要和谐共处。人类依赖大自然才得以生存,我们除了要主动亲近自然,还要学会尊重大自然,顺应大自然发展的规律,切切实实做到保护自然环境,这一点在中国的茶道中就有很好的体现。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茶文化从种茶、采茶、制茶、泡茶到品茶,每一个环节都透露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非任何人、任何地方都可以种茶。茶叶种植需要适宜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含气温、光照、雨量和湿度)、土壤条件(保水性,通水性良好,PH值4.5—5.5)和地形条件(坡度小于30度,海拔1500米以下),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是天然的,按照季节的发展规律,顺应季节种植养护即可,但是要想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土壤条件需要农民后天进行保护和养护,才能一直达到适合茶叶种植的条件。茶叶种植后需要种茶人恰当的护理,茶叶长成时需要及时采摘,使用适宜的方式制茶,可以说,要想收获品质良好的茶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任何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茶品的质量,因此,从种茶、采茶到制茶都体现出了“和”的重要性。

可以说,“和谐”思想已经植根于儒家弟子内心深处,在茶道精神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历代文人都对茶道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茶圣陆羽提倡“中道之和”,裴汶倡导“其功致和”,宋徽宗推崇“致清导和”,无论是哪一位,都强调“和”,都认为儒家的“和”就是中国茶道的指导精神。在儒家弟子心中:和谐是适中、合宜、得当,是一切事物的发展准则,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离不开和谐思想。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无论是对中国的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风俗和行为准则都影响深远。在不断的发展中,道家发现了茶叶的药理功能及其平和的特性,他们认为茶道中的“致和”与“导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其实道家的“天人合一”与儒家的“和”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可以触类旁通,相为补充和促进。道家与儒家的思想都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有效促进了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健康发展。

因此,除了儒家的“和”,我们可以说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在茶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道家的“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茶人无比热爱大自然,中国茶人都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和亲近自然的诉求。道家弟子认为人与自然紧密联系,两者绝非完全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整体,他们认为人与世间万物一样,都与自然互相依存,然后通过不断的磨合、协调和发展,最终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这就意味着人们应该尊重大自然,顺应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真正做到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恩惠。“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成分。道家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同样也是告诉我们他们非常重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稳定。这一点在陆羽的《茶经》中得到很好的体现,陆羽吸收了很多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他在《茶经》中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当成了中国茶道的灵魂。

此外,佛家思想对茶道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普度众生”是佛家弟子需要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茶道的重要哲学思想。佛家一直以“普度众生”的思想作为开宗立派的根本,他们认为茶道可以让人们不忘初心,以佛系平和的态度看待人和事,不卑不亢。佛家思想中的“茶禅一味”指的就是茶道精神与禅学精神的高度融合。佛家思想倡导的“有即无,无即有”是佛家弟子日常生活修行的指挥棒,茶与禅的统一让人们心胸豁达。佛教思想追求的是无欲无求的境界,所谓禅宗就是抛开一切身外之物,不被外界所干扰,保持心灵的平静和安详,最终顿悟成佛。茶朴素、淡雅、清香和高贵的品质,符合佛家弟子思想追求的目标,容易被佛家弟子接纳。纵观中国传统历史,佛家思想在茶道文化传播和茶道思想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和为贵,是儒家弟子需遵守的道德准则,“天人合一”是道家弟子需遵守的道德准则,“普度众生”是佛家弟子需要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无论是“和”,“天人合一”还是“普度众生”都在中国茶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们强调的都是和谐,这其实也是每一个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每个人都遵守“和谐”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我们可以说茶道文化中的“和”,“天人合一”与“普度众生”折射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

2 茶文化中的“众生平等”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人们常说茶在成长的过程中吸收了天地灵气,是大自然赋予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甚至很多人将茶当成了宇宙中的精灵。众所周知,茶是靠人工种植,依赖于土壤的品质,当年的气候条件而长成的,茶的收成和品质一部分依靠老天爷,另一部分茶则是依靠种茶人在整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与种茶人的地位高低贵贱绝对无关,可以说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依托着老天爷的青睐,精心的付出是良好收成的保证,无关其他。从这可以看出,茶具有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情操,蕴含道家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返璞归真的神韵。

众所周知,茶有较好的药理价值。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成分,对人体的脂肪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能起到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合理饮茶,既可延缓人体内脏器官衰老,也可延缓皮肤老化,从而起到由内至外的防衰效果。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能将人体内含有的黑色素吸附后再排出体外。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有消炎、止泻的疗效。茶叶中含有较高的茶多酚、咖啡碱和维生素C,都有防辐射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多种疾病起到预防作用。

然而,茶对于中国人而言,远不仅如此。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为美,朴实为美,一切发自自然,任由心性,毫不造作。因此中国人喝茶,更在意的是泡茶和品茶的过程,泡茶的时候要考虑:茶的选择、水的选择、茶艺的选择、茶壶的选择和环境的精制。不同的茶叶选不同的茶壶,用不同的水温和不同的冲泡时间。每一次泡好的茶水都倒入公道杯,然后再斟给所有参与品茶的人,真真正正做到众生平等,每人都得到平等的待遇,绝对不会去考虑每个品茶人的地位高低。

道家思想里的“自然化的人”是指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人性化,把自然的万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并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的生命体,所以在中国茶人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在中国茶道中,自然人化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对茶境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这一点在中国人品茶过程中得到很好地体现。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不仅要品尝每一种不同茶叶的味道和清香味,更可以品味到茶蕴涵的清纯、淡雅和质朴的神韵,同时还能让坐在一起品茶的人体会到了与人为善,与人为伴的祥和氛围,每一个喝到的茶都是一样的味道,一样的温度,甚至一样的量,在这过程中,不会有人因为拥有更多的财富或居于更高的地位而沾沾自喜,也不会有人因为比较落魄而感到卑微,在品茶过程中,人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平等、祥和的人文氛围,暂时摆脱了社会的噪音和灵魂的焦虑,在此茶性与人性的静、清、虚等实现高度统一。喝茶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它能让喝茶的人平静下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可以让人从容不迫、无忧无虑地,不受功名利禄等世俗追求的影响,平静地,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茶道真正做到了众生平等。这一点的确真真切切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理念。

3 茶道文化中的敬茶环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

我国从两晋、南北朝起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唐代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中谈到的“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句”,宋代杜耒《寒夜》诗中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水初红”,清代高鹗《茶》诗中的“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晋代王濛的“茶汤敬客”、陆纳的“茶果待客”、桓温的“茶果宴客”,至今仍传为我国人民用茶敬客的佳句。由此可见,客来敬茶是中国人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常见礼仪。沏茶是一项重要的待客之礼,既体现了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中国人对以茶待客这一礼仪非常讲究,因为我们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而且对喝茶的环境要求也很高,人们认为喝茶的环境应该安静、幽雅、干净、舒适,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给客人敬茶看似简单,其中包含学问和内涵则非常深刻。

“客来敬茶”的传统习俗在中国已践行多年。客人登门,一杯热茶,表达了对客人的尊敬,也表示了主人热情待客的决心,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此时主人要做的,就是选择适宜的茶具和拿出家中上等的茶叶,招呼客人喝茶。泡茶时不宜将水冲得过满,可分两次冲水。中国人讲究“浅茶满酒”,因此主人给客人倒茶或冲茶时,至茶具的2/3或3/4左右即可,切忌太满,且须双手奉上。如有两位以上访客,需用茶盘同时端出两杯茶,且两杯茶的茶色要均匀,左手捧着茶盘,右手扶盘缘。如有茶点心,一并奉上,放在客人的右前方,方便客人食用。主人陪客饮茶,可边饮边畅聊,但需注意,当客人所饮茶汤只剩三分之一左右时,主人应及时为客人续茶。

喝茶的客人也要注意礼节,一般需双手接茶,同时道谢。品茶时,小口品饮,慢啜细饮,边谈边饮,可以同时称赞茶叶上胜的品质和主人非凡的茶艺。敬茶的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以茶会友的重情好客的美德和传统礼节,表达了对客人的问候和敬意。试想一下,客人来了,主任寒暄问候,邀请入座,敬上一杯香茶,一道茶后,寒暄叙话,是何等和谐的画面。

除了以茶敬友外,中国很多地区的婚礼习俗上都有敬茶环节,一对新人给长辈、亲人们敬茶,表达了他们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也传达了他们对长辈和亲人的尊敬、友善之情。总之,中国茶道的敬茶过程是一个人们传达尊敬和友爱的过程,这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之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相通。

结语

儒家倡导利用茶道精神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利用茶道精神促进互尊、互爱、互祝的理想社会,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过程中,人类要将以和为贵思想付诸于实践,学会换位思考,遵守行为底线,同时强调以茶为媒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由此可见,中国茶道以“和”为贵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品茶者对儒家中“和”哲学的准确把握。道家思想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强调人化自然,这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道”的体认,可见道家思想强调以饮茶自修,保持身心合一。佛教徒则以喝茶来加深对禅宗的了解,他们认为饮茶强调客观环境和内心的感受,饮茶可以提高个人道德,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饮茶者通常喜欢通过喝茶来结交朋友和展示自己的个性。因此在他们看来喝茶也能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和道德水平。

已故的庄万芳教授认为,认为茶可以养廉,因为茶帮助品茶者培养平静和平和的气质,净化灵魂和抵御干扰;茶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因为茶可以带来感官上和精神上美的享受;茶可以促进和谐,因为品茶过程常常伴随着朋友之间愉快的谈话;茶可以表敬意,因为给客人或老人端茶是一种礼貌的姿态。茶的方式与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品茶也就是品味人生的精髓。

茶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思想与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融会贯通。茶道思想和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具有高度的契合点,所以我们可以以茶道哲学为媒介,利用茶道哲学带动大众学习、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在人民大众中的影响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茶道哲学的魅力。进而用茶道哲学影响和教化大众,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
品茶茶道道家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寻迹万里茶道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
冬品茶梅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