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中的应用

2020-12-23 02:00潘天录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2期
关键词:遥感技术灾害变形

潘天录

摘 要 近年来,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区域地质灾害及其发育环境宏观调查中不可缺少的先进技术,在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和研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灾害调查及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中,遥感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就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应用过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遥感技术;地质灾害;应用

1遥感技术概述

遥感技术应用的地学物理基础是地物具有不同的波普特性。地面物体对不同波长电磁波反射、吸收、透射和发射电磁辐射的能力不同。对于不同种类地面物体,颜色、物质成分、结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不同,反(发)射电磁波波长、能量则不同。对于同类地面物体,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因入射波波长、能量不同,反(发)射电磁波的本领也可能不同。地质灾害发生时其变形区域地物及地貌形态与周围区域地物、地貌形态产生了明显或者细微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被遥感电磁波捕捉并反映出来,这就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及解译提供了可能。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应用遥感技术可有效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灾害体变形数据信息精确,可以有效提高灾害体监测的精度,监测人员可及时分析出地质灾害成因以及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波动影响,以此分析灾害的变形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者处置灾害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最终消除或者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2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2.1 监测范围大

遥感平台能够在高空中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工作,实现对指定区域地质环境的实时监测,且监测范围广泛。在监测过程中,由于技术和监测设备的不同,采集的数据信息准确性也会有所不同。常用的数据采集设备有飞机、卫星等。其中,卫星采集的数据精度较高,监测范围较大。

2.2 数据采集实时性高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任务的实施中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可以实现对同一区域的多次信息采集,为数据的实时采集提供了保障。地质灾害处于动态变化状态,需要对其进行连续監测。通过对实测监测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可以预判地质灾害的变形发展趋势。

2.3 应用灵活性高

相对于其他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技术而言,遥感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人力无法到达的区域如环境恶劣的沙漠地区、高山林立的山区,也能够使用遥感技术实现对指定区域数据信息的采集,有效降低人工调查和监测难度,提高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有效性。在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中应用遥感技术,还需要根据监测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功能的遥感设备、科学的选择测量波段,来实现对地面情况的全面监测。

3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地质灾害信息采集,将空间结构进行正确定位,获取地质灾害体的发育特征及变形特征信息。通过遥感技术对致灾体地质环境调查,可推断出地质灾害成因,通过数据参数的核定,可将其与当前地质环境各因素所产生的耦合参数进行分析,将灾害体灾害产生因素所造成的关联影响进行数据采集与整合。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时间间隔的遥感监测,获取地质灾害体不同时间段的数据特征信息,通过信息比对,确定灾害等级,然后通过计算机设备交互界面对信息结构进行映射,对当前地质环境所面临的灾害问题进行数据呈现,使得工作人员及时依据灾害等级以及灾害发生情况制定出较为完整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措施。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中的信息采集过程可分为下列几方面:

3.1 地质灾害信息采集

地质灾害成因具有多元性特点,其大多是以自身地质因素以及外部影响因素为主[1]。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地质环境信息,通过遥感解译获取地质灾害体及周边地质环境信息。同时,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软件,遥感数据可进行三维立体化成像,可对边坡表面进行参数分析,例如地质结构、地层岩性、植被覆盖度等进行外部成像分析,通过数据信息的核定,对整个映射出的三维图像进行特征解译,获取地质灾害信息,为后续灾害特征提取及变形趋势预测提供基础数据信息。

3.2 地质灾害信息处理

在遥感信息获取及数据处理过程中,一般是和GPS、GIS技术结合使用的,这就是所谓的“3S”技术。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3S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成熟。通过遥感技术(RS)远距离获取数据源或灾害体信息,通过GPS进行定位和精准变形监测,通过GIS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已经形成一个有效的模式。而在现阶段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的实际应运中,一般是以遥感技术(RS)为核心,通过GPS、GIS技术的支持,将遥感数据处理以及信息采集过程形成一个智能化体系,有效保障地质灾害调查及监测过程数据的呈现。同时通过GIS系统内专家模块的支持,对影像分辨率增强、信息特征索取、识别信息分类、数据压缩以及事物光谱校正,提供较为精准的参数,以此来保证地理信息系统通过遥感技术对采集的地质灾害及地质环境信息形成框架式的资源整合[1],然后通过对各类数据信息分析,研判灾害变形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灾害处置措施。

4结束语

近几年来,遥感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地质灾害防治更加重视,对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时效性、准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发挥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提高灾害预测、灾害响应等工作的有效性,则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实现遥感技术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升升,吴军超.遥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应用,2020(7):100-101.

猜你喜欢
遥感技术灾害变形
利用遥感技术解析地理试题的研究
变形记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不会变形的云
灾害肆虐
会变形的饼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测绘工作中测绘遥感的应用
地理检测中测绘遥感技术的应用分析
未来COOL